一代梟雄!揭秘曹操為何未能統(tǒng)一天下
導讀:亂世時平定天下的帝王有好多,在漢末亂世時期,軍閥割據(jù),曹操手下賢才云集,良將齊全,曹操本人又文韜武略,論才能理應并不輸給那些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帝王們。然而他卻傾盡一生也未得天下,究竟是什么斷送了他的大業(yè)?
曹操的確有平定亂世的才能,起兵于四戰(zhàn)之地,無數(shù)次憑借機智摧破強敵,可這只是作為將領的能力,不是統(tǒng)御天下和匡扶宇宙的才能。統(tǒng)治天下又不單指靠權術和軍事力量,政治強人再厲害也不能夠憑自己能力解決所有問題,曹操就是太能干才沒得天下。
網(wǎng)絡配圖
赤壁之敗不是必然之事,曹操選錯了戰(zhàn)略。得到荊州的曹操已經(jīng)控制了長江上游,他的部隊就是沿著長江進軍,曹操水軍第一個抵達的地點是巴丘,就是現(xiàn)在的巴陵山,如果曹操不進軍赤壁的話,他就已經(jīng)控制了洞庭、湘江,這時候的曹操還需要渡江嗎?怎么會有人把赤壁之敗的原因歸咎到長江天塹。
依照賈詡的戰(zhàn)略,曹操只需要在荊州好好經(jīng)營,不需要主動進攻,孫權受到長江上游威脅,加上曹操挾天子傳號令的壓力,再派人勸說離間孫權內(nèi)部人員,和必然分裂,到時候孫權除了投降真沒有什么辦法。
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荊州,欲順江東下。詡諫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yè),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碧娌粡模娝鞜o利。
然而,曹操為什么要打東吳?他別的可能還不夠一流,自認為在戰(zhàn)場上沒敵手。曹操自從滅了袁尚又輕易得到荊州,已經(jīng)輕飄飄認為自己天下無敵,兵鋒所向攻無不克。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摧毀了曹操這種自信也令江東、關中、蜀地以及朝中還未臣服曹操之人都了解到原來大魔王曹操能夠被打敗,可知赤壁之戰(zhàn)的關鍵多么重要,這場戰(zhàn)爭的成敗直接影響到曹操是統(tǒng)一天下還是三足鼎立。
網(wǎng)絡配圖
這么看來李世民說曹操智略不足是合理的,盡管李世民也有失策的時候,不過戰(zhàn)略、外交等手段的確比曹操強太多。曹操平定河北花了八年時間,大多數(shù)都不是用強攻之法就是用謀略詐之,搞思想征服的手段太少。早年起兵時也是一味攻伐,事跡過多。不過說來曹操很成功從軍閥首領轉型為真正的政治家,這令他有別于袁術、孫策、董卓、公孫瓚等人。
盡管曹操算得上真正的政治家,但是用武力征服的核心思想并沒有改變,這是曹操最優(yōu)秀也是最大障礙一點,他親自帶兵比一般將領強,可是已經(jīng)成為天下之主的曹操應該去下大棋,不應該一直在前線作戰(zhàn)。曹操一手組建出自己的精銳部隊,但沒能盡快發(fā)展好適應征服天下的軍事制度,曹操執(zhí)政時代培養(yǎng)不出韓信、徐達那樣的將領。
晚年被孫權、劉備東西牽制,忙碌奔波,曹操居然都是自己帶著主力一直跑,這樣的勞碌令曹操折減了壽命。你看曹操這么優(yōu)秀,可是你看看曹操麾下的將領真的能夠跟韓信、徐達、常十萬、徐茂公、李靖、鄧禹、岑彭那些怪物相比嗎?李世民、劉秀、劉邦、朱重八都不是自己勢力最強將領,偏生曹操陣營里還真找不出一個比曹操更強的將領。
曹操一方面唯才是舉,一方面把兵權抓得太牢,因為他要把控朝政就不會放心把最強硬的力量交付外人,這種思路令曹操晚年過于被動。后來曹丕正式確立下都督制度,培養(yǎng)出司馬懿、郭淮、陳泰、鄧艾這些與夏侯淵、于禁、張遼等截然不同將領,優(yōu)勢遠遠大于曹操時期。曹操多活幾年的話都督制度也會成型,不過那已經(jīng)是曹操累垮后才意識到的改變。
網(wǎng)絡配圖
曹操人生最后一場親臨戰(zhàn)場的戰(zhàn)爭是與劉備的漢中之戰(zhàn),當時曹操還興致勃勃招來曹彰對付劉封,分明就是為了斗一口氣。如果換做早年的曹操必然跟劉備在漢中死斗一年半載,結果卻是交戰(zhàn)兩個月匆匆撤退,第二年春天曹操就病逝了,英雄暮年,心有余而力不足。
亂世時期,要向稱為一代君王,除了個人較強的能力外,還要把行政、教育、軍事、外交、經(jīng)濟等等,整個江山一切事情都要結合起來思考,曹操的本質還是軍事家那一套,這一點他跟拿破侖很相似。當勢力擴大以后思路沒法跟著領土擴張,最終反而變得縛手縛腳。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