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故宮紫禁城中只有坤寧宮不讓住活人?
坤寧宮作為皇后的正宮,主要的特征,應是一個字——“安”,安寧、安康。但明清五百余年的坤寧宮,卻是 “坤寧不安”、“坤寧不寧”。何以見得?舉明英宗正統(tǒng)帝錢皇后、明世宗嘉靖帝四位皇后和清穆宗同治帝阿魯特氏皇后為例,看坤寧宮是怎樣不安、不寧的。
天命汗努爾哈赤的皇后葉赫那拉氏,29歲死去。葉赫那拉氏在思念母親和疾病中離世。清追謚“太祖孝慈高皇后”的是葉赫那拉氏。
網(wǎng)絡配圖
崇德帝皇太極的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清寧宮四位妃子中,兩位是她的侄女,兩位是敵部林丹汗遺孀,夫君52歲故去,自己寡居。順治帝福臨的皇后博爾濟吉特氏,雖“麗而慧”,卻被廢黜。順治八年(1651年)被冊立為皇后,僅兩年就被廢??滴醯坌罨屎蠛丈崂锸希娓杆髂崾禽o政大臣,父親噶布喇是領侍衛(wèi)內大臣,但她生下兒子當天死去,才22歲。
雍正帝的皇后烏拉那拉氏,雍正元年冊為皇后,雍正九年就死去。乾隆帝弘歷的皇后富察氏,乾隆十三年隨駕南巡歸途中,皇后崩,37歲。
嘉慶帝的皇后喜塔臘氏,冊為皇后第二年就死了。道光帝的皇后鈕祜祿氏,還沒當上皇后就死了,死后才追封皇后的。咸豐帝的皇后薩克達氏,剛被冊為嫡福晉才兩年,還沒做皇后,不到20歲就死了。咸豐帝繼位后,被追封為皇后。同治帝的皇后阿魯特氏,死得很慘,也是不明不白的。
網(wǎng)絡配圖
光緒帝的皇后葉赫那拉氏,自大婚后就夫妻不和,后夫君被幽禁,光緒帝38歲死時,她才41歲,撫養(yǎng)一個三歲的小溥儀,做太后三年,46歲病死。宣統(tǒng)帝溥儀的“皇后”郭布羅氏,實際上溥儀這時不是皇帝,而是平民,他們更是路人皆知的愛情悲劇、政治悲劇。
坤寧宮畢竟是皇后的正宮。這座宮殿的名稱,企望住在坤寧宮里的皇后能夠安寧,但是這個愿望實現(xiàn)了嗎?
縱觀明清二十八位皇帝的第一任皇后,給人一個深刻而鮮明的印象是:坤寧不安,坤寧不寧。任何一位皇帝,任何一位皇后,其人生最起碼的訴求,最基本的企望是兩個字:“安”和“康”——安,主要是安平,安順;康,主要是康寧,康健。沒有平安,沒有健康,雖財富萬貫、權勢至高,又有什么幸福可享!
當然,明清二十八位皇帝第一任皇后的不幸,只是生活中的不幸。其原因有制度的,有宮廷的,有家族的,有夫君的,也有皇后個人的。她們即使被打入冷宮,雖沒有自由,沒有愛情,但大多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我們從上面坤寧宮的歷史鏡子里可看到:明朝16帝、清朝12帝共28位皇帝的第一任皇后,或過早離世,或無過被廢,或沒有子嗣,或年輕寡居,或死于非命,或失意悲愴。她們雖居于天下女性之至高、至尊、至富的地位,但沒有一位是在泰安、泰寧、泰和、泰順中度過一生的。
網(wǎng)絡配圖
明天啟帝懿安皇后的一生,既是榮華富貴的一生,又是悲慘結局的一生。從15歲到38歲,作為皇后和懿安皇后,自然是享盡榮華富貴,卻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懿安皇后幼年凄苦,青年喪夫,盛年遭變,自縊身亡,在悲喜交織的命運中,度過了短暫的一生。
明清五百余年的坤寧宮,多不安寧。有明277年間,無論在南京皇宮坤寧宮,或是在北京皇宮坤寧宮,抑或是在其他宮殿生活過的第一任皇后,有清296年間,無論是在興京(今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赫圖阿拉汗王宮,或是在盛京皇宮清寧宮,抑或是在北京皇宮坤寧宮生活過的第一任皇后,他們的命運并不都是像命理家所預言的那么富貴,也不像老百姓想象的那么幸福。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