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為什么會殺白起 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亂紛紛。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那個動蕩的年代里,還真的出現(xiàn)了許多名將,而最為出名的當屬秦國的白起了,他一生戰(zhàn)功無數(shù),指揮大小戰(zhàn)役70余場,從無敗績,死在他手上的人數(shù)更是超過100多萬。最為典型的戰(zhàn)役就是“長平之戰(zhàn)”,此戰(zhàn)役共斬殺趙軍40多萬人,為秦國的統(tǒng)一立下汗馬功勞。被后人譽為“戰(zhàn)神”殺神“,還被秦昭襄王封為武安君。那么就是這么一位戰(zhàn)功顯赫的人,賢明的秦昭王,為何還要將他處死呢?
公元前258年,秦國再次發(fā)兵攻打趙國邯鄲。秦昭王本來想派白起為統(tǒng)帥,但是這時,白起卻裝病推辭了。無奈之下,秦昭王便派王陵去攻打邯鄲,結果秦軍非但沒有攻下邯鄲,還損兵折將5個營。這時候,秦昭王又想讓白起去統(tǒng)率部隊。而白起卻進言說:“邯鄲現(xiàn)在不好打,而且各國援軍馬上就到,秦國雖然殲滅了長平的趙軍,但秦軍的傷亡也過半,這時候遠山涉水去攻打趙國國都,趙軍在城中抵御,各國援軍從外攻擊,內外夾擊,秦軍必敗”秦昭王攻城心切,沒有聽取白起的建議,繼續(xù)命令白起去指揮戰(zhàn)斗,但是白起還是依病為理由,沒有赴任。于是秦昭王又派王龁代替王陵,繼續(xù)攻打邯鄲,結果秦軍在各國聯(lián)軍的對抗下,大敗。
白起得知戰(zhàn)況后說道:“當初秦王不聽我的意見,結果現(xiàn)在怎么樣?”這話被傳到秦王耳朵里,大怒,強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稱病重,經(jīng)宰相應侯請求,白起仍稱病不起。秦王一氣之下,便免去武安君的官爵貶為士兵,并發(fā)配邊遠的陰密.但這時候,白起并沒有動身,直到3個月后,秦軍失利的戰(zhàn)況不斷傳來,秦王又派人強行遣發(fā)白起,一刻也不能在咸陽逗留。
正當白起走到咸陽西門城外的杜郵時,秦王派出的一隊官兵追了上來,賜給他一把寶劍,讓他自裁。白起持劍在手中癡癡的看著天空,似乎在思索著什么,過了許久,突然感嘆道:“我做了什么得罪了上天,今天卻落到這個結局”隨后大笑一聲,將寶劍往脖子上一抹,一代戰(zhàn)神就這樣結束他傳奇的一生。
對于秦王為何一定要殺掉白起,眾說紛云。有人說是白起功高蓋主,他的戰(zhàn)功顯赫,在秦國軍隊中的威望很高,甚至高過秦昭王。秦王害怕有一天,軍隊將士只聽白起的號令而不聽從他的號令,擔心自己的霸主地位和至高無上的尊嚴受到威脅。
而小編今天帶來的結論是,這都不是主要原因。首先分析的是白起為何不去攻打邯鄲呢?白起之所以不攻打邯鄲,其一,他分析的戰(zhàn)況沒有問題,這場戰(zhàn)役他也打不贏。其二,他過分看重名分,可以從他參加的戰(zhàn)役中看出,凡是他參加的戰(zhàn)役都沒有敗績,既然已經(jīng)知道打不贏,為何還要去打呢?其三,白起與宰相應侯兩人不和,互相拆臺,誰也不服誰也,白起為了斗氣,所以堅持不戰(zhàn)。在長平之戰(zhàn)后,白起就主張乘勝滅趙,而應侯主張趙國割地停戰(zhàn),最后秦昭王還是聽取了應侯的建議。后來,秦國再次攻打趙國,白起建議此戰(zhàn)打不贏,不要打,而應侯卻和他唱反調,極力支持打趙國。
白起是一位心高氣傲的人,在他看來秦國的大片江山都是他打下來的,只要他堅持不戰(zhàn),在其他將領打不贏的情況下,秦王必定服軟,會聽取他的意見.但是秦王不是這樣想的,秦王認為白起屢屢裝病不戰(zhàn),害怕他有叛變謀反之心,再加上宰相應侯的各種讒言,最終認定這一結論。
其實秦王剛開始也并不想殺白起,更不相信他會叛變,只是想去嚇唬一下他,讓他反省一下。直到3月后,白起真的要離開咸陽的那一刻,秦王徹底失望了,他想,要是白起真的叛變成為別國的將軍,后果不堪設想。既然你不能為我所用,也不能為他國所用,所以秦王最終忍痛愛也要賜死白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