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在沒有現(xiàn)代機械的情況下 是如何加工糧食的呢
還不知道:先人是如何加工糧食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在當今社會,人們對于糧食的加工,從收割脫粒,到去皮磨面,幾乎都已實現(xiàn)了機械化操作。那您知道在古代,先民們是如何加工糧食等農作物的嗎?其實主要有3種方法,而且第三種方法至今仍然還在流行。到底是什么神奇的方法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話不多說,小編今天就開門見山,從考古專家們發(fā)現(xiàn)的幾件珍貴文物說起……
第一種:最古老的方法——石棒和石磨加工法。
在距今約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已經學會用石塊制造成石棒和石磨。比如在河北省武安磁山遺址中,專家們不僅發(fā)現(xiàn)了數(shù)以十萬計的糧食,而且還出土了100多件不同大小組合的石棒和石磨。
經過后期的測量,石磨為長方形,有的像鞋底,有的有圓弧,雖然形態(tài)不一,但長度一般都在30-50厘米,石棒為圓柱形,和現(xiàn)在常用的小搟面杖類似,長度一般在25-40厘米。
在加工糧食的時候,將谷物在磨上鋪開,然后用石棒來回用力的碾壓,一來可以去除外殼,二來也可以將糧食磨成面粉。后來,隨著糧食產量的不斷提高,這種方式的弊端也日益凸顯,那就是效率太低,于是更高效的糧食加工方式也就隨之產生。
第二種:最快捷的方法——杵和臼。
1951年夏初,河南省的考古專家們,在清理滎(yíng)陽青臺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時候,意外的發(fā)現(xiàn)一處直徑20厘米左右“柱子洞”,雖然只有5厘米深,但是鍋底形的內壁卻異常的堅硬,而且里面還一些谷子。
接下來在進一步的發(fā)掘中,又在“柱子洞”旁找到了一根石杵。于是,專家們將兩者結合,確定了“柱子洞”就是一處“地臼”,即將糧食放入“地臼”內,然后用石杵來回搗,使得糧食去皮或加工成面粉。
隨著考古專家的不斷發(fā)現(xiàn),在距今約5000多年的河南屈家?guī)X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石杵和石臼??梢詳喽ǎ湃司褪怯眠@種更快捷的方式,對糧食進行處理和加工。另外,到商周和秦漢時期,以及后來的唐宋和明清,這種方式不僅得到了延續(xù),而且還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杵和臼除了用來加工糧食,還能搗藥,甚至是加工其他任何需要磨成粉的東西。
第三種:最流行的方法——擂缽加工法。
說到“擂缽”這個名稱,也許很多讀者都在疑惑這是什么,其實它還有個更形象的名稱,叫做刻槽盆(搗罐),顧名思義就是在容器內壁上刻有各種不同凹槽的器具。從考古發(fā)現(xiàn)來看,擂缽種類繁多,起源也較早。
比如在距今約6000多年的湖北雕龍碑遺址中,考古專家們就出土了兩件刻槽盆,并且在盆內的凹槽中,還發(fā)現(xiàn)有殘留的淀粉物質。于是,專家們就確定,這也是古人加工糧食的一種器具。他們將糧食放在擂缽內,并用杵桿反復的搗和磨,最后達到去皮或磨粉的最終目的。
關于盆內凹槽的作用,除了可以增加摩擦力提高研磨效率,還能在淘洗和澄清的時候有利于物質的過濾和沉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擂缽的這些特點和優(yōu)勢,還讓它經久不衰,直到現(xiàn)在也依然十分的實用和流行。
比如在我國西南和西北的一些地區(qū),擂缽幾乎是家家必備的生活器具,而擂缽是制造擂茶的關鍵,即一種起源漢朝的傳統(tǒng)美食,把茶葉,大米,花生和生姜等原料混合倒入擂缽后,用長擂棍(木棍)進行搗練和研磨使之形成粉末,然后把搗練好的粉末投入銅壺,再加水煮開,并放入適量的食鹽,就可以飲用了。
不管石棒和石磨,還是杵臼和擂缽,都反應了我們古代先民們的勤勞和智慧。雖然這些在今天看來都是很不起眼的技術,但您要知道的是:在人類的歷史發(fā)展中,它們可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并促使了華夏民族文明的進步和文化的發(fā)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