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朝代的進士最受重視?是唐宋還是另外的朝代?
哪個朝代的進士最受重視?是唐宋還是另外的朝代?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自隋代創(chuàng)建科舉后,打破了以往的察舉和門閥制度,為中下階層的讀書人提供了入仕的機會。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科舉并未形成完善的制度,唐代時的進士大多通過權(quán)勢舉薦,宋代時對科舉逐漸重視。
進士身份真正受到追捧的時期主要是在明代,而且最主要的表現(xiàn)是進士出身的官員能很快進入核心權(quán)力機構(gòu),成為官僚體系的主體。
《明史·選舉一》說:“明制,科目最盛,卿相皆由此出?!笨颇恐杏纫赃M士科為重,明人陳于陛云:“古之選舉專論行,今之進士專論文,似相備馳,然古以行舉者未必便保其終如茲,科目雖以文進,而進士一科,尤為世所崇重?!?/p>
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科殿試上榜進士中,趙志皋、張位、沈一貫、朱賡、陳于陛、王家屏、于慎行七人先后為首輔大臣。另外,還有十八人擔(dān)任尚書,官至“亞卿、中丞、三品京堂則五十二人。而七相中五人一品,二人贈一品,尚書中四人一品,二人贈一品,凡系玉者十三人。此制科以來,未有之盛也?!?/p>
不少地方甚至要求朝廷任命進士出身的讀書人擔(dān)任級別雖然較低但責(zé)任重大的官職。隆慶六年(1572年)六月,貴州巡撫蔡文報告皇帝:“貴陽、普安這些地區(qū)的社會非常復(fù)雜,安順的叛亂剛剛平定,要處理這些地方的事務(wù),請求朝廷選派進士出身的人來擔(dān)任這些地區(qū)的推官、知州?!?/p>
進士成為明代高級官僚體系中的主體,也有不少進士出身者常常為自己居官不高而感到羞愧。進士中以一甲三人和翰林院庶吉士最為顯赫。一甲三人往往能官至宰輔,明人陸楫說:“進士第一甲例取三名,授翰林修撰、編修等官,儲之閣館,以備臺輔,其重?zé)o以加矣?!?/p>
嘉靖壬戌科(1562年)一甲申時行、王錫爵、余有丁,萬歷丁未科(1607年)一甲黃士俊、張瑞圖、施鳳來,萬歷丙辰科(1616年)一甲錢士升、林釬、賀逢圣,都成為宰相。
二甲、三甲進士則參加翰林院庶吉士選拔,稱之為“館選”,被選中的進士入翰林院庶吉館學(xué)習(xí),成為翰林院庶吉士。由于三鼎甲可以直接授官,被稱為“天上神仙”,而二、三甲中被選為庶吉士的則被稱為“半路修行”。
通過館選入翰林院庶吉士者升遷比一般進士快,出現(xiàn)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nèi)閣,南北禮部尚書、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而庶吉士始進之時,已群目為儲相”的局面。
明代的一百六十二名宰相中,翰林出身者占了十分之九,明代“科舉視前代為盛,翰林之盛前代絕無僅有也”。內(nèi)閣中總攬朝政大權(quán)的為首輔或首揆,其地位相當(dāng)于過去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明代著名首輔楊廷和、毛紀(jì)、費宏、嚴(yán)嵩、高拱、張居正、錢錫龍均為翰林出身。
讀書應(yīng)舉是科舉時代絕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希望踏入仕途的必由之路,因而科舉成為當(dāng)時人文活動的首要內(nèi)容。吳敬梓在《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中說:“讀書畢竟中進士是個了局?!钡谑寤刂袆t說:“人生世上,除了這事,就沒有第二件可以出頭。不要說算命、拆字是下等,就是教館、作幕,都不是個了局。只是本事進了學(xué),中了舉人、進士,即刻就光宗耀祖。”
實際上,通過殿試取得進士頭銜的讀書人,即使不做官也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社會上甚至出現(xiàn)了只看是不是進士出身,而不重真才實學(xué)的風(fēng)氣。與進士相比,舉人的地位就低得多,明代高拱在《議處科目人才以興治道疏》中反映社會對進士過分重視的怪現(xiàn)象,希望能改一改這種風(fēng)氣。
其后的清代雖然也重視進士出身,但滿洲統(tǒng)治者對旗人有特殊的照顧,很多八旗子弟都能通過不同的途徑入仕,而且往往地位又高于漢人。如此一來,進士出身也就顯得不那么珍貴了??梢哉f,相比與明代,清代的進士身份是不如明代尊貴的。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