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文化—碑碣藝術—明肇慶肇慶城隍廟記碑
嶺南文化—碑碣藝術—明肇慶肇慶城隍廟記碑,明肇慶肇慶城隍廟記碑位于肇慶市七星巖水月宮。此碑原在肇慶城隍廟,抗日戰(zhàn)爭中移至
明 肇慶 肇慶城隍廟記碑 位于肇慶市七星巖水月宮。此碑原在肇慶城隍廟,抗日戰(zhàn)爭中移至龍頂崗,1962年移至七星巖南華亭,現收回今址。明弘治七年(1494年)刻。碑名《肇慶城隍廟記》,陳獻章撰并書,碑高1.5米、寬0.9米、厚0.15米,端硯石質,暈首,行楷,“茅龍”字體,自右至左豎寫14行。碑左下角缺一大塊,原文共371字,現見328字。
陳獻章束茅為筆,世稱“茅龍字”。弘治七年應學生陳冕之請到肇慶,寫有《大水浮舟至七星巖題其上》、《雙鳳石》等詩。該碑亦作于此時,清宣統(tǒng)《高要縣志》有載。碑文介紹了肇慶城隍廟的地理位置,贊揚郡守黃琥的政績,闡述為官者心正,則天地之心亦正的觀點,認為人神一理,神的存在有利于統(tǒng)治者政權的鞏固。此碑是陳獻章晚年書法佳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相關資料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嶺南文化―碑碣藝術―明肇慶肇慶城隍廟記碑
明肇慶肇慶城隍廟記碑位于肇慶市七星巖水月宮。此碑原在肇慶城隍廟,抗日戰(zhàn)爭中移至龍頂崗,1962年移至七星巖南華亭,現收回今址。明弘治七年(1494年)刻。碑名《肇慶城隍廟記》,陳獻章撰并書,碑高1.5米、寬0.9米、厚0.15米,端硯石質,暈首,行楷,“茅龍”字體,自右至左豎寫14行。碑左下角缺一大塊,原文共371字,現見328字。陳獻章束茅為筆,世稱“茅龍字”。弘治七年應學生陳冕之請到肇慶,寫有《大水浮舟至七星巖題其上》、《雙鳳石》等詩。該碑亦作于此時,清宣統(tǒng)《高要縣志》有載。碑文介紹了肇慶城隍廟的地理位置,贊揚郡守黃琥的政績,闡述為官者心正,則天地之心亦正的觀點,認為人神一理,神的存在有利于統(tǒng)治者政權的鞏固。此碑是陳獻章晚年書法佳作。
· 嶺南文化—碑碣藝術—明封開肇慶府封川縣修城碑
明封開肇慶府封川縣修城碑現立于封開縣封川南城門,明成化九年(1473年)刻。碑高1.75米、寬1.02米、厚0.15米。端石質,暈首,楷書陰刻,碑額篆書,碑文27行,每行41字,共957字,左右兩角飾有云雷紋。碑文記述修城的原因、經過及城垣規(guī)模。丘浚撰文。丘浚,瓊山(今屬海南?。┤耍疤┪迥辏?454年)進士,成化元年,曾作為幕僚幫助韓雍壯族人民起義,寫有《平蠻遺跡記》。清道光《肇慶府志》卷五輯錄了此碑全文。1985年封開縣人民政府公布開建古城為文物保護單位。
· 嶺南文化―碑碣藝術―明封開肇慶府封川縣修城碑
明封開肇慶府封川縣修城碑現立于封開縣封川南城門,明成化九年(1473年)刻。碑高1.75米、寬1.02米、厚0.15米。端石質,暈首,楷書陰刻,碑額篆書,碑文27行,每行41字,共957字,左右兩角飾有云雷紋。碑文記述修城的原因、經過及城垣規(guī)模。丘浚撰文。丘浚,瓊山(今屬海南?。┤耍疤┪迥辏?454年)進士,成化元年,曾作為幕僚幫助韓雍壯族人民起義,寫有《平蠻遺跡記》。清道光《肇慶府志》卷五輯錄了此碑全文。1985年封開縣人民政府公布開建古城為文物保護單位。
· 嶺南文化—碑碣藝術—清肇慶康熙御書碑
清肇慶康熙御書碑立于肇慶市閱江樓(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內,原有6方,現存5方,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刻。其時兩廣總督郭世隆,在閱江樓西側嵩臺驛建御書碑,把他父子所得康熙手跡摹勒石上。據現存于閱江樓的郭世隆述御書來歷碑載:“曩在直隸之清苑,閩之廬宮,曾特建御書亭樓,勒之貞珉,以志盛遇于不朽。今移駐嶺表,道里悠長,依戀徒切。特于嵩臺勝地,將前后御書,并摹諸石”。5方碑刻都是雙龍頂額,云紋鑲邊,下有雕龍碑座,均高2.22米、寬1.10米,端石質??滴跤鶗?,“端方”二字為大字楷書,《凈名齋記》為小字行書。碑中提到的凈名齋,在閶門山??滴跞辏勐方涢嬮T山,賜“端方”綾匾及臨董字詩扇給郭世隆,當時郭在此督修水利??滴跤鶗?,詩兩篇,行書,第一首是康熙于四十二年賜給郭第三子郭朝禎,第二首是康熙于四十四年賜給郭第四子郭朝祚??滴跤鶗?,為扇面詩,行書,是康熙于三十五年賜給時任閩浙...
· 嶺南文化―碑碣藝術―清肇慶康熙御書碑
清肇慶康熙御書碑立于肇慶市閱江樓(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內,原有6方,現存5方,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刻。其時兩廣總督郭世隆,在閱江樓西側嵩臺驛建御書碑,把他父子所得康熙手跡摹勒石上。據現存于閱江樓的郭世隆述御書來歷碑載:“曩在直隸之清苑,閩之廬宮,曾特建御書亭樓,勒之貞珉,以志盛遇于不朽。今移駐嶺表,道里悠長,依戀徒切。特于嵩臺勝地,將前后御書,并摹諸石”。5方碑刻都是雙龍頂額,云紋鑲邊,下有雕龍碑座,均高2.22米、寬1.10米,端石質??滴跤鶗?,“端方”二字為大字楷書,《凈名齋記》為小字行書。碑中提到的凈名齋,在閶門山。康熙三十三年,帝路經閶門山,賜“端方”綾匾及臨董字詩扇給郭世隆,當時郭在此督修水利??滴跤鶗?,詩兩篇,行書,第一首是康熙于四十二年賜給郭第三子郭朝禎,第二首是康熙于四十四年賜給郭第四子郭朝祚??滴跤鶗?,為扇面詩,行書,是康熙于三十五年賜給時任閩浙...
關于我們
關注族譜網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