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潮汕掌故—半塊龍銀畫半只鵪鶉
潮汕文化—潮汕掌故—半塊龍銀畫半只鵪鶉,澄海上窖有位畫家高振之,畫的鵪鶉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素有“鵪鶉王”之譽。他一生
澄海上窖有位畫家高振之,畫的鵪鶉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素有“鵪鶉王”之譽。他一生留下許多寶貴的丹青墨寶,不少被選人國內(nèi)外博物館珍藏。
高氏是清末秀才,生性澹泊,擅于丹青。他不僅畫活鵪鶉鳥,而且練出一手古樸道勁的行書字。其畫卷一向書畫雙佳,相得益彰。
高氏平生酷愛花鳥蟲魚,尤愛那翠羽花翎、矯捷好斗的鵪鶉鳥。為此,他飼養(yǎng)了許多籠鵪鶉,天天和鳥兒廝磨在一起,日日揮毫為鳥兒“造像”,他苦心揣摩,刻意求工。日久,在他筆下,一只只騰躍跳架、爭春勇斗的鵪鶉,便活靈活現(xiàn)于紙上。因此,求畫者日益增多。但他雖出身書香門第,卻不畏權(quán)貴。對求畫者,若權(quán)貴豪紳,每求畫鵪鶉一只,鐵定潤金龍銀(即銀圓)一個,而對平民求畫的,則慷慨贈與。
有一次,隔村的村長為要巴結(jié)頂頭上司,便來求畫,但此人凡事總想占便宜。他央求高氏畫鳥三只,卻只送龍銀二個半。村長把畫取回,展開一觀,只見畫的是二只半鳥,一時不禁臉上黯然失色。須臾又鋪開畫卷,不情愿重新細看,不禁拍案叫絕。原來,畫卷上,山澗邊萋萋的蘆葦上空,兩只鵪鶉翱翔盤旋著,英姿矯健,而另一只則將后半身隱藏于蘆葦叢中,探頭探腦,呼之欲出,簡直妙不可言,村長歡喜若狂。
從此高氏振之半個龍銀畫半只鵪鶉的故事不勝而走,成了民間美談,也演繹成了一句口頭撣,凡是等值的代價,都說是高振之“畫半只鵪鷂(舅龜)半個龍銀”了。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相關(guān)資料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dāng)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潮汕文化―潮汕掌故―半塊龍銀畫半只鵪鶉
澄海上窖有位畫家高振之,畫的鵪鶉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素有“鵪鶉王”之譽。他一生留下許多寶貴的丹青墨寶,不少被選人國內(nèi)外博物館珍藏。高氏是清末秀才,生性澹泊,擅于丹青。他不僅畫活鵪鶉鳥,而且練出一手古樸道勁的行書字。其畫卷一向書畫雙佳,相得益彰。高氏平生酷愛花鳥蟲魚,尤愛那翠羽花翎、矯捷好斗的鵪鶉鳥。為此,他飼養(yǎng)了許多籠鵪鶉,天天和鳥兒廝磨在一起,日日揮毫為鳥兒“造像”,他苦心揣摩,刻意求工。日久,在他筆下,一只只騰躍跳架、爭春勇斗的鵪鶉,便活靈活現(xiàn)于紙上。因此,求畫者日益增多。但他雖出身書香門第,卻不畏權(quán)貴。對求畫者,若權(quán)貴豪紳,每求畫鵪鶉一只,鐵定潤金龍銀(即銀圓)一個,而對平民求畫的,則慷慨贈與。有一次,隔村的村長為要巴結(jié)頂頭上司,便來求畫,但此人凡事總想占便宜。他央求高氏畫鳥三只,卻只送龍銀二個半。村長把畫取回,展開一觀,只見畫的是二只半鳥,一時不禁臉上黯然失色。須臾又鋪開畫卷,不情...
· 潮汕文化—潮汕掌故—三只半雛雞
潮陽仙城鄉(xiāng)人趙鳳,四十年代嶺南頗具知名度國畫家,擅長水墨雛雞。曾任教于元都中學(xué),那時當(dāng)?shù)赜幸涣蛹?,自詡風(fēng)雅,喜收集書畫名幅,巧取豪奪,卻又一毛不拔。有一次,劣紳遣一仆人呈書趙鳳,求索一幅水墨雛雞。畫家也已早聞其“大名”,深知他的為人,因存心想整他一頓,乃令仆人口傳曰:“我個雛雞一幅只能畫四只.每只二塊白銀,分文不減?!蹦橇蛹潓w鳳頗有崇拜之心,因此只得破天荒第一次忍痛,把錢如數(shù)交給了仆人,教他登門索畫。誰料這仆人半途起了盜心,偷匿了一塊銀元。而后,告于趙畫家曰,主人求減一元。趙鳳也不言語,欣然鋪紙作畫,一揮而就,三只雛雞已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又略思片刻,繼而畫了一剛破蛋欲出的雛雞,意欲懲劣紳之慳吝。豈料寥寥幾筆,那只半出殼的雛雞,神態(tài)幼稚可愛,尤勝先畫之三雞,劣紳喜不自勝,將其掛于中堂,觀者無不拍手叫絕。于是,趙鳳別出心裁畫了三只半雛雞而便宜了劣紳之事,便成了畫壇佳話。
· 潮汕文化—潮汕掌故—勿乞人畫落燈櫥
潮汕地區(qū)流傳的民俗樣式中,有不少是勸人行善積德以及對不良現(xiàn)象進行批評教育的。這種民俗樣式生動有趣,寓教于樂。潮汕俗語“勿乞(給)人畫落燈櫥”就是從這種民俗演繹出來的一句俗語,意思是告誡人們不要做壞事,否則,難免要被人家抖出來公諸于眾。燈櫥是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燈式,它的形狀像是橫置的長櫥,長約1.3米,高約0.4米,用方形小木條制作成一個立體長方形木架,底部和頂部各安上一塊薄木板,頂上的薄木板挖三個圓孔,用來通風(fēng)透氣。木板的前后兩面,再用木條分為三格,用白竹紙蒙上,白竹紙上描繪各種各樣的彩圖,然后用三盞玻璃燈放置在木架子里面,燈光映照在畫面上,一幅幅生動的圖畫引得行人駐足觀看。燈櫥上的畫面內(nèi)容和描繪的手法,有規(guī)范畫法和漫畫畫法兩種。規(guī)范畫法以工筆淡彩為主,內(nèi)容多以章回小說、潮劇故事、山水、人物為主。如《水滸傳》、《三國演義》、《蘆林會》、《柴房會》、一個燈櫥,前三幅后三幅描繪一個故事,就好像...
· 潮汕文化―潮汕掌故―勿乞人畫落燈櫥
潮汕地區(qū)流傳的民俗樣式中,有不少是勸人行善積德以及對不良現(xiàn)象進行批評教育的。這種民俗樣式生動有趣,寓教于樂。潮汕俗語“勿乞(給)人畫落燈櫥”就是從這種民俗演繹出來的一句俗語,意思是告誡人們不要做壞事,否則,難免要被人家抖出來公諸于眾。燈櫥是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燈式,它的形狀像是橫置的長櫥,長約1.3米,高約0.4米,用方形小木條制作成一個立體長方形木架,底部和頂部各安上一塊薄木板,頂上的薄木板挖三個圓孔,用來通風(fēng)透氣。木板的前后兩面,再用木條分為三格,用白竹紙蒙上,白竹紙上描繪各種各樣的彩圖,然后用三盞玻璃燈放置在木架子里面,燈光映照在畫面上,一幅幅生動的圖畫引得行人駐足觀看。燈櫥上的畫面內(nèi)容和描繪的手法,有規(guī)范畫法和漫畫畫法兩種。規(guī)范畫法以工筆淡彩為主,內(nèi)容多以章回小說、潮劇故事、山水、人物為主。如《水滸傳》、《三國演義》、《蘆林會》、《柴房會》、一個燈櫥,前三幅后三幅描繪一個故事,就好像...
· 潮汕文化―姓氏趣談―從“技工翦馬”到“畫活鵪鶉”
潮汕高氏來自渤海高氏其源有七,而和潮汕高氏有源流關(guān)系者則有二:1、黃帝臣高元作宮室,為高氏之始。2、齊太公之后食采于高(今山東濰縣西北),以邑為氏。明代以前,高姓的遷徙與擴散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1)從春秋到西漢時期,主要表現(xiàn)為緩慢流動,高洪就是在此時期之初作為渤海高氏始祖的。(2)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表現(xiàn)為以渤海高氏為代表的各支高氏的大規(guī)模擴散,這過程的關(guān)鍵人是高歡,他是高洪的16世孫。高蹲畛醺?菖榮為親信都督,后來又給爾朱榮馴悍馬老老實實,不踢不咬。因此,高氏的“渤海堂”上聯(lián)便為“技工翦馬”,聯(lián)語“技工”指專門馴馬的劣性。此后,他縱橫捭閹,靈活應(yīng)變,升為手握重兵的權(quán)臣,大亂之世成帝業(yè),建立北齊政權(quán)與高歡家庭??3)隋唐五代時期,總體上相對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唐朝時高固、高榮文都被封為渤??ね?。(4)宋元時期,主要為大規(guī)模南遷。宋室南渡,渤海高氏后代高瓊的后裔成為浙江地區(qū)高姓群體的主體?!吨腥A...
關(guān)于我們
關(guān)注族譜網(wǎng)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guān)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