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河洛姓氏—程姓
程姓人口排在百家大姓的第33位,分布很廣,以河南、湖北、四川、安徽、山東較多。其來源有四。
一、出自風(fēng)姓,為顓頊之后。程部落出自伏羲之后風(fēng)氏族,故稱風(fēng)姓。《姓解》記載:“廣平程氏,重黎之后。周宣王時,程伯休父入為大司馬,封于程,遂生伯休,乃以封為氏?!薄豆沤裥帐蠒孀C》記載:“顓頊生稱。稱生老童。老童生重黎,世為掌天地之官。裔孫封于程,是為程伯。周宣王時,程伯休父失其官守,以諸侯入為司馬,故以邑為程氏?!鄙瞎艜r期,由于火種不容易得到,帝嚳便派已故的顓頊帝的曾孫重黎專門管理火種。當(dāng)時這一官名是火正,也稱祝融。重黎的子孫后代繼承了這一職位。至商朝時,重黎的裔孫被封于程(今洛陽市東、偃師西),建立程國,為伯爵。傳至程伯休父,周宣王時入朝任大司馬。他的封地距周朝國都很遠(yuǎn),來往多有不便,宣王便把他移封于今陜西省咸陽市東,仍稱程,伯爵。休父的子孫后代便都姓了程。因為顓頊?zhǔn)屈S帝嫡孫,所以這一支程姓是黃帝后裔,系程姓正宗,影響最大。
二、出自姬姓?!缎帐峡悸浴穭t引《左傳》曰:“春秋時,‘晉荀氏支子(非正妻長子或妾生子)食采于程,以邑為氏’,稱程姓,是為山西程姓。荀氏乃晉之公族?!睍x國系姬姓諸侯國,為周文王姬昌的后裔?!顿葞熜帐显戳鳌穭t云:“周文王第十子(一說第十七子),受封于郇(今山西臨猗縣),史稱郇侯,后為晉兼并,其子孫以國為氏,后去“邑”加“草”成荀氏。春秋時,其后裔荀驩(一說歡),在晉國為大夫,食采于程,即古程國地(今偃師西),其后裔以邑為氏,為程氏?!?
三、出自商、周之際的伯符之后。據(jù)有關(guān)史料所載,程姓的始祖是伯符,他曾向周王獻(xiàn)“三異之端”,即“泰山之車、井中之玉和雙穗之禾”,于是被封在廣平的程地,后世子孫以邑為氏,稱程氏。伯符乃重黎之后。是為河北程氏。
四、其他來源。1、《中國古今姓氏大辭典》云:“黎族之程姓,分布在海南之保亭。由王姓所改。蓋由抽簽所得?!?、滿洲八旗中成佳氏一族清朝時全部改為程姓。
程姓大舉南遷始于魏晉之際,特別是連年戰(zhàn)亂的晉末。唐宋時期,程姓人士已散居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北宋年間,河南又形成了一支影響巨大的伊洛程姓。北宋時任成都知府等職的程羽,受賜第宅于京師,至曾孫程珦,官至太中大夫,封永年縣伯,1056年,他將祖父程希振、父親程遹遷葬于伊川,把家從開封搬到洛陽。這就是伊洛程姓之始。程顥、程頤便是程珦的兒子。此后,其后裔分別遷往南方,河南魯山、蘭考、太康,山東菏澤、單縣。程頤9世孫程德用復(fù)遷回洛陽。
程姓郡望:河南郡(今洛陽)、安定郡(今甘肅、寧夏交界處)、廣平郡(今河北雞澤縣、永年縣)。其堂號:明道堂、伊川堂、立雪堂(都是根據(jù)宋時程頤、程顥的事典而來)。
程姓常用楹聯(lián):安定家聲;河洛淵源。重黎聰哲休父疏支;玉色金聲祥云瑞日。存孤全義;傾蓋論交。姓啟程國源流遠(yuǎn);望出安定派系長。家紹真儒襟度光風(fēng)霽月;才夸人杰文章瑞日祥云(指北宋哲學(xué)家程顥、程頤兄弟二人)。玉色金聲祥云瑞日(北宋哲學(xué)家程顥中進(jìn)士后,調(diào)陜西戶縣任主簿,此處有玉石佛像,謠傳佛首要放光,聚遠(yuǎn)近人很多,呈顥對僧人說:“我有公事,不能前往觀看,你把佛首取來?!睆拇瞬辉賯鞔酥{言,只有天上偶見祥云瑞日);重黎聰哲休父疏支(指程姓祖先顓頊孫重黎為堯之南正、火正等官,世封程伯,周有休父,晉有程嬰)。愛物為心一命于人亦有濟(jì);得民以道千秋斯統(tǒng)不虛傳(清代林則徐南京程顥祠聯(lián))。首創(chuàng)隸書苦十載(秦代名人程邈);善釀美酒傳千秋(秦代佳釀發(fā)明者程林,以善釀美酒聞名)。揉春為酒;剪雪成詩(當(dāng)代詩人、書法家程頌萬自題聯(lián))。桐云影淡;梧月光清(程家廳堂聯(lián))。但愿人皆??;何妨我獨貧(近代醫(yī)師程道周自題聯(lián))。洛水溯淵源誠意正心一代師宗推北宋;涪江匯藪澤承先啟后千秋俎豆煥西川(北宋哲學(xué)家程頤涪州北巖點易洞聯(lián))。始于徽遷于黃仕于洛寄籍嵩偃永登異地源流有志;宗乎永紹乎孟師乎周傳心游揚(yáng)張尹普天道法無窮(程氏家廟楹聯(lián))。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錄程姓名人287名,如:春秋時晉有程嬰;戰(zhàn)國時秦有隸書發(fā)明家程邈;漢朝有名將程不識,大商人程鄭,著作家程曾。三國時吳名將程普,曹魏有將軍程昱,蜀漢太常程柬。唐朝山東東阿人、名將程知節(jié)(咬金),侍郎程杉,大學(xué)士程戡,代州刺史程德玄,國子博士、詩人程歸則,畫家程修已,權(quán)臣程元振。北宋時,有著名的哲學(xué)家、教育家、思想家、河南伊川人程頤、程顥兩兄弟。程顥,被學(xué)者稱明道先生,神宗時為太子中允監(jiān)察御史里行,反對王安石新政,在洛陽講學(xué)10余年,弟子有“如坐春風(fēng)”之喻,提出“天者理也”等命題,認(rèn)為知識、真理的來源只是在于人的心中;程頤,被學(xué)者稱“伊川先生”,官至崇政殿說書,反對王安石新政,講學(xué)達(dá)30余年,其學(xué)以“窮理為主”。二人同為宋朝唯心主義理學(xué)的奠基人,世稱“二程”,自南宋始,受到歷代最高統(tǒng)治者的褒獎,獲得許多殊榮。學(xué)者程大昌,名臣程公許,理學(xué)家程時登。元朝學(xué)者程文。明朝兵部尚書程徐、詩人程嘉燧、著作家程敏政。清朝篆刻家程邃,畫家程偉元、程恩澤、程功、程章,詩人程可則、程夢星,文學(xué)家程文、程南云,經(jīng)學(xué)家程瑤田,醫(yī)學(xué)家程國彭等等。
從大槐樹遷民之程姓后裔分布于陜、甘、寧、冀、魯、豫等地。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