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三國文化—三國兵制
公元一九二年,士夫官僚集團成員曹操帶兵青州黃巾軍,收得降兵三十余萬,他從中挑選精銳,擴充自己的隊伍,組成新軍“青州兵”。一九六年,曹操借口洛陽殘破,把漢獻帝接到由他控制的許縣,暫定許為漢都。同年,鑒于長期兵荒馬亂,人民流亡,土地荒蕪,各地糧食和兵源都發(fā)生危機,曹操又在許下募民屯田,以后更在其勢力范圍內的“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積谷,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注引《魏書》)。這樣,曹操在軍事上有了精銳強盛的部隊,在政治上“挾天子以令諸侯”,在經濟上也有了雄厚的基礎,再加上他能夠籠絡豪強大族和士夫官僚,善于招賢用將,終于統(tǒng)一了北方。這時能夠在軍事上和他進行較量的,只有劉備和孫權兩股割據勢力。二零八年,曹操用漢獻帝的名義任命自己為相國,以后又封為魏公,進爵魏王,國家大權一手獨攬,使東漢帝國名存實亡。公元二二零年,曹操病故,其子曹丕代漢稱帝,國號魏。次年,劉備在成都稱漢皇帝;又過一年,孫權在江東自稱吳王,以后又進稱吳皇帝。三國分立對全國來說,似是分裂,對各自地區(qū)來說,卻是一片較廣大地區(qū)的統(tǒng)一。這種局面維持了四十多年。二六三年,魏軍伐蜀,直逼成都,蜀漢后主劉禪投降,蜀漢亡。二六五年,魏丞相、晉王司馬炎廢魏元帝曹奐,自立為帝,國號晉。二八零年,晉滅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使中國得到暫時的表面的統(tǒng) 一。
魏、蜀、吳三國,魏最強大,我們先來談魏兵制。
曹魏時期的中央軍,分為中軍和外軍。關于中、外軍的來歷,何茲全《魏晉的中軍》一文作了明確的闡述:“‘中軍’是對‘外軍’而來的,中外軍的區(qū)別形成于漢建安時代(公元一九六——二二零年),到魏黃初年間(公元二二零——二二六年)都督制成立,中外軍的區(qū)分及中外軍的名稱也就正式成立。建安以前,曹操集團不過是當時割據局面下的群雄之一。曹操迎獻帝都許,挾天子以令諸侯,尤其是在官渡之戰(zhàn),打敗袁紹,取得冀、并、青諸州以后,他的統(tǒng)治區(qū)才漸具國家的規(guī)模。這時局面大了,再不能象過去一樣,帶領一支軍隊(雖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到處征戰(zhàn),因之便產生了留屯的辦法。平定一個地方,即留一部分軍隊在那里駐防,并由一人任統(tǒng)帥,統(tǒng)攝轄區(qū)內諸軍。這種留屯制,實即魏晉以下盛行的軍事上分區(qū)的都督諸軍制的濫觴。這種情形,發(fā)生于曹操打敗袁紹占有冀、并諸州之后,到赤壁戰(zhàn)后,三國鼎峙的局面形成,便漸漸固定為一種制度,而且發(fā)展為后來的都督制。國家的軍隊既在事實上分了內外,內外的名稱自然也跟著形成,留屯在外的將軍及都督所領的兵,就稱為外軍;中央直轄的軍隊,就稱為中軍?!保ā蹲x史集》二五八頁)
魏的中軍略等于漢代的南北軍,擔負著宿衛(wèi)皇宮、拱衛(wèi)京師的任務,所以《歷代兵制》認為“魏制略如東漢,南北軍如故”,依然把魏的中軍稱為南北軍。不過由于漢末三國戰(zhàn)事頻仍,中軍常常四出征伐,與漢代北軍相比,魏中軍的作戰(zhàn)任務重得多。
《歷代兵制》敘述了魏中軍的發(fā)展:“初,曹公自置武衛(wèi)營于相府,以領軍主之。及文帝增置中營,于是有武衛(wèi)、中壘二營,以領軍將軍并五校統(tǒng)之?!蔽湫l(wèi)營是曹魏集團最親近的宿衛(wèi)禁兵,其設置時間,王欣夫《補三國兵志》說在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那時曹操剛做相國,便在相府自置武衛(wèi)營。當時漢帝的禁兵為數已不多,且在曹操控制之下,武衛(wèi)營一成立,相府更是威重漢宮。武衛(wèi)營的統(tǒng)帥最初是許褚,官職為武衛(wèi)中郎將,后遷武衛(wèi)將軍。曹魏王國作武衛(wèi)將軍的,都是皇帝很親近的人。魏文帝置中壘、中堅二營,歸中領軍統(tǒng)帥,魏明帝又置驍騎,游擊二營?!稓v代兵制》只提到武衛(wèi)、中壘二營,有所疏漏?!稓v代兵制》說“武衛(wèi)、中壘二營,以領軍將軍并五校統(tǒng)之”,也是不確的。事實上,曹魏先后置武衛(wèi)、中壘、中堅、驍騎、游擊等新五營,歸中領軍統(tǒng)帥;東漢以來北軍的屯騎、步兵、射聲、越騎、長水五營,曹魏時期依然存在,但兵員已少的可憐,五校地位已不如武衛(wèi)將軍等,已無可能去統(tǒng)帥武衛(wèi)、中壘等新營。
關于魏中軍的組織系統(tǒng),《歷代兵制》說:“有中、左、右、前軍各一師,又有中護、中領軍、領、護軍將軍各一人。其他雜號無常數。”陳傅良認為,漢的南北軍到曹魏時期演變?yōu)橹?、左、右、前軍了。其實,只有中軍相當于漢的南北軍,所謂左、右、前軍等,顯然與中軍相對,可能是對留屯在不同地方的外軍的稱呼?!度龂尽?、《資治通鑒》常有“東兵”、“東軍”一類提法,都是指留屯東方的外軍,左、右、前軍等也是這類提法。中軍的統(tǒng)帥,陳傅良認為有“中護、中領軍、領、護軍將軍各一人”。歷來談曹魏兵制者,多象他一樣,以為魏中軍同時存在中護軍、中領軍與領軍、護軍這樣一批統(tǒng)帥。其實領軍與護軍和中領軍與中護軍是不同時期的職官?!队窈!肪硪蝗撸骸拔何錇橄?,以韓浩為護軍,史渙為領軍,非漢官也。建安十二年,改護軍為中護軍,領軍為中領軍?!边@段話與史實略有出入,但指出中護軍、中領軍的前身就是護軍、領軍,無疑是正確的。改領軍、護軍為中領軍、中護軍,是由于當時中央軍在事實上已分成中軍與外軍,所以要在中軍統(tǒng)帥領軍、護軍前冠以中字。由于領、護軍改名中領、中護軍后還有人沿襲舊稱,載之史書,故后人往往認為領、護軍與中領、中護軍并存。對于中領軍或中護軍中資歷厚重者,可進稱為領軍將軍或護軍將軍,但中軍也不可能同時既有領軍將軍、護軍將軍,又有中領軍、中護軍。中領軍是中軍諸營的統(tǒng)帥,他親領中領營,并兼領中軍諸營;中護軍在中軍的地位僅次于中領軍,他負責武官的選用,并親領中護營。
留屯各地的外軍,開始編制很不一致,統(tǒng)帥往往臨時由中央委派和更換。到魏文帝時,情況發(fā)生了變化?!稓v代兵制》:“黃初三年,特置都督諸州軍事,尋加四征四鎮(zhèn)將軍之號,又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位太尉上。”曹魏的都督諸州軍事,是代表中央分駐各地的軍事長官,所領是不同于州郡兵的中央軍隊。所謂四征四鎮(zhèn),是指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與鎮(zhèn)東將軍、鎮(zhèn)南將軍、鎮(zhèn)西將軍、鎮(zhèn)北將軍等稱號,此外還有所謂四安四平將軍的稱號,這些都不是固定軍職,而是臨時贈封的稱號。從這些稱號也可以知道,那些都督諸州軍事的將軍,是代表中央去行征伐之權。中外諸軍即中軍與外軍,“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則是以大將軍統(tǒng)帥全國中央軍,大將軍成為曹魏最高軍事統(tǒng)帥。曹魏政權是取代東漢王朝而建立的,開始仍以太尉為最高軍政長官,置大將軍后,太尉最重要的權力被分割,所以陳傅良說大將軍“位太尉上”。
綜上所述,曹魏中央軍的系統(tǒng)是:
——中軍-領軍、護軍——諸營將校
中央軍-大將軍——|
——外軍-都督諸州軍事
除了中軍與外軍,曹魏政權還有作為地方兵的州郡兵。東漢光武帝罷兵募士,郡國兵力十分薄弱。到東漢末年,一些州郡守割據稱雄,兵力轉強,多數州郡的軍隊則逐一消滅或兼并。曹操統(tǒng)一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據武裝或被消滅,或被收編,北方各州郡往往只有留屯的中央軍,而沒有地方武裝了。當時丞相主簿司馬朗建議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裝,以“外備四夷,內威不軌”?!稓v代兵制》:“自納司馬朗之言,復令州郡典兵,然未置尉,蓋太守或刺史兼帥?!敝菘け允貍浔局菘槁殻匾獣r也應調出征。州郡兵地位比中軍、外軍低,“州郡都督不與中外軍同......茍在中軍之例,雖下功必侯;如在州郡,雖功高不封”(《晉書.段灼傳》),但地方州郡長官的權力卻借此大大膨脹起來。所以《歷代兵制》認為,曹魏政權的“兵權外聚于州牧,內歸于大將軍及太尉”。因此后來有人上疏魏明帝,要求解除緣邊州郡刺史、太守的領兵權,另外派遣大將去鎮(zhèn)守,以免刺史、太守領了兵則“專心軍功,不勤民事”,而不能“獨修務本之業(yè)”(《三國志.魏志.杜恕傳》)。
曹魏兵制,還有屯田兵值得一提,但陳傅良對此又疏漏了。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兵屯兩種,是漢代官田出租辦法及邊郡屯田的推廣。民屯的管理方式是:由大司農掌管全國的民屯,典農中郎將負責一州郡的民屯,典農都尉負責一縣級單位的民屯,屯司馬負責一生產單位——一屯。每一屯有屯田客五十人。民屯的任務是種植稻、粟、桑、麻,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收獲上繳政府。屯田客不服兵役,但實行軍法部勒式管理,應該納入兵制研究的范圍。建安初年開始的屯田,本是為了束縛流民于土地和為政府提供大量租入以充軍需;到魏末晉初,統(tǒng)治者為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經常分割屯田,瓜分屯田客,屯田制度遭到毀滅性破壞。兵屯的開始晚于民屯,一般是保持原有的軍事編制,設立在與吳蜀兩國對峙的邊境,讓士兵且佃且守。東吳也有與曹魏大體相似的兵屯和民屯。
再談蜀兵制。蜀漢兵制大致和魏相同,但又有其特點。蜀的中央軍,《歷代兵制》說:“蜀置五軍。其左、右將軍、督、護一人,其中師、監(jiān)、護、典、參軍各一人,其前師、將軍、監(jiān)、護、督軍各一人,其后督、將軍、兼一人。其將校略如漢。”五軍即前、后、左、右、中軍。中軍與曹魏一樣同時又是宿衛(wèi)部隊;前、后、左、右四軍略等于曹魏的外軍。蜀漢中央軍置軍師將軍一至二人,為全國最高軍事統(tǒng)帥。五軍的組織系統(tǒng)不完全一樣,中軍有護軍、監(jiān)軍、軍師、都護、領軍、典軍各一人;前、后軍有護軍、監(jiān)軍、軍師、領軍、典軍各一人;左、右軍有護軍、監(jiān)軍、都護各一人。據《三國志.蜀志.關張馬黃趙傳》,前、后、左、右軍的統(tǒng)帥分別是前將軍、后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只有中軍統(tǒng)帥是護軍;而據王平、劉敏、姜維等傳,前、后、左、右四軍又常以護軍或監(jiān)軍為各自的統(tǒng)帥。因此,前將軍等官號,究竟是護軍的另稱還是進稱,或者是不同時候的職官,還有待進一步考查。 蜀的基層軍隊,有許多不同的稱號。《歷代兵制》:“兵有突將、無前、(上宗下貝)叟、青羌、散騎、武騎之別,蓋不全用蜀人也?!薄皠㈣皶r,三輔流人數萬,收以為兵,號東州兵?!边@里所舉的尚不完全,據王欣夫《補三國兵志》統(tǒng)計,蜀有以下稱號的基層軍隊:曲長,漢軍本有部和曲的編制,蜀有曲長,則在部分軍隊尚有曲的編制。屯將,蜀有屯將,則有屯的編制。突將,沖鋒隊的將領,則蜀軍往往有專門的前鋒隊。無前、無當,二者可能同為一支精勇的隊伍。飛軍,以羌族的一支——青羌為主,分為五部。虎步,精勇的步兵隊伍?;ⅡT,精勇的騎兵隊伍,此外還有散騎、武騎等騎兵隊。白(目毛),由以白羽毛為飾的少數民族組成。(上宗下貝)叟,由(上宗下貝)人(湖南、四川一帶的少數民族)組成。此外還有夷兵,由荊州一帶少數民族組成。從這些稱號可以看出,蜀政權不僅讓蜀中漢人當兵,而且大量以外族為兵,組成飛軍、青羌、白(目毛)、(上宗下貝)叟、夷兵等外族軍隊。從東州兵的情況還可看出,蜀漢還把外來流民組建成軍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