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文化—著名商號—榆次常氏
榆次常氏是晉中富商。徐珂《清稗類鈔》稱常氏有資產百數十萬兩。該族原系山西太谷縣人,明朝弘治十三年(1500)常仲林遷居榆次縣車輞村劉家寨,由仲林一世起到八世常威時,家“始?!保爸劣谄鸺?,即率經商”。其經商則在多倫諾爾、張家口、興化鎮(zhèn)及本省大同、繁峙等處。
常氏發(fā)跡之后,氏族分居,添房蓋院,分為“南?!薄ⅰ氨背!薄!澳铣!币匀f已為代表,為“世榮堂”;“北?!币匀f達為代表,為“世和堂”。
北常從乾隆年間始,就以大德玉商號名義在恰克圖經營對俄貿易。隨著業(yè)務的發(fā)展和資本積累的增加,常氏于道光六年(1826)新設大升玉商號,道光二十年(1840)增設大泉玉商號,同治五年(1866)增設大美玉商號,光緒五年(1879)增設獨慎玉商號,形成了常氏的“玉”字連號。此外,獨慎玉商號還在莫斯科設立了分店。汾陽路履仁先生目睹晚清恰克圖商業(yè)狀況,撰文說:“買賣城內有一東西向橫街和三條南北巷子組成,西巷有常家的大泉玉,中巷有常家的大升玉,東巷有常家的獨慎玉?!闭纭渡轿魍赓Q志》所說:“在恰克圖從事對俄貿易的眾多山西商號中,經營歷史最長、規(guī)模最大者,首推榆次車輞常家,常氏一門,從乾隆時從事此項貿易開始,歷經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tǒng)七朝,沿襲一百五十多年,尤其在晚清,在恰克圖十數個較大商號中,常氏一門獨占其四,堪稱為清代本省的外貿世家?!薄氨背!庇惺?guī)А坝瘛弊值纳烫栕钪柗Q“十大玉”。據《漢口山陜會館志》稱,光緒八年(1882)漢口“北?!钡纳烫栍腥缦率遥捍蟛?、大德玉、大泉玉、三德玉、保和玉、慎德玉、大升玉、三和源、大通玉、大順玉、泰和玉、獨慎玉。
“南常”的商號名稱均帶有“昌”字,號稱“十大昌”。其商號遍布蘇州、上海、漢口等地。 在常氏家譜的“壽序”、“墓表”、“墓志銘”中,多有常氏經商的記載。如常氏九世萬達八十“壽序”中稱:“翁為榆邑望族,自少英敏,具干濟才,方弱冠,遂棄制舉,業(yè)掭計,然術事無巨細,便能摒棄區(qū)劃,悉合機宜,為老成輩所器重。中年懋遷有無閱歷而話練益精,一切運籌帷幄,克壯其猷,家業(yè)日隆?!痹偃缇攀莱Hf育八十“壽序”中也贊其經商才能說:“翁未弱冠,讀書家塾,用力甚勤,人皆許其能。既乃失怙而家計甚切,母獨命學陶朱術,翁因順志北上,據先人遺資,經營二十載,家遂豐盈。”另如常萬達之子、常氏十世常懷愉八十“壽序”中稱“今初而課讀,穎異非常,長而經商,辛苦備至。至于奇跡廛市,更有可法者,林風沐雨,以煉精神,握算持籌,以廣智略。其深藏若虛也,有良貿風;其億及屢中也,有端木風。持義如崇山,杖信如介石,雖古之陶朱不讓焉?!庇秩绯Hf達曾孫、常氏十二世常懌“墓志銘”中,也有“隨父服賈張垣,凡籌劃經營實左右之”。常氏十三世常維豐“墓志銘”也寫道:“君性明敏,事宜張馳,一經裁決,立即決焉,每任一人,皆精明強干,以放生理日盛,富甲一鄉(xiāng)。”常氏作為封建性商人,曾積極參于清朝的政治和文化活動。例如捐助地方書院。
道光十七年(1837)因捐助榆次書院,知縣贈匾一塊,上面寫著“崇文尚義”;光緒五年(1879)八月因捐助山西官書局刻書,巡撫曾國荃贈匾一塊,文曰:“義關風雅”。光緒三十三年(1907),因常氏十四世常贊春以藏書捐贈榆次學堂,山西巡撫恩壽贈匾一塊,文曰:“士誦清風”。常氏還賑濟災荒與善后捐輸。光緒三年(1877)山西災荒,捐輸 3萬余金,巡撫曾國荃贈匾一塊,文曰:“好行其德”;庚子后,因助清政府善后經費,山西巡撫趙爾巽奏請于光緒二十九年(19O3)奉皇上旨賜匾一塊,文曰:“樂善好施”。在義和團運動中,常氏十三世立教,由村眾舉充鄉(xiāng)團團長,“與村人趙君成業(yè),劉君秉仁協(xié)議安置拳眾毋擾,并練團丁,以防他匪侵入”。 常氏發(fā)跡后曾積極投資土地,在清代后期還創(chuàng)辦了近代工業(yè)。
榆次車輞土質不好,即使如此,常氏也未放棄對家鄉(xiāng)土地的投資,南北兩常在車輞村占有的土地,為全村土地的三分之一強,約20頃左右。庚子事變,常氏商業(yè)受到損失。常氏轉而熱衷創(chuàng)辦近代家庭工業(yè),據載:“望春兄鑒于吾家人眾,而資有限,恐一旦竭蹶,無以為生,因議立敦義和蠶桑局和敦睦織布工廠,由京津聘教授,購機器歸,率族中子弟不習儒賈者以入,有缺額招生”,“招徒工數十人,結絲物織絡帶,以作試驗。翌年,即栽桑數百株,養(yǎng)蠶數十萬”,“至局內設置,如養(yǎng)蠶架、寒暑表及一切器具無不全備,一時敦義和之絲品織物,銷售平、汾、文、交、祁、太、徐、榆等處,獲利頗厚,而平汾等處人言及榆次敦義和絲物,尤為贊許”,“及民國肇興,吾家各埠商肆頓遭損失,工廠貨款無出,將至停辦”。至十年,以所植成桑,歸村公有經理。
常氏除創(chuàng)辦家庭工業(yè)外,還向山西近代工業(yè)火柴局、保晉礦務公司、晉華紡織公司有過投資。保晉公司第四任總經理就是由常氏十四世常旭春擔任。他在職15年(1923——1937),是各任總經理中任職年限最長者。
常氏商業(yè)于清末民初衰落,常氏十三世常立訓在光緒中葉曾作為常家的股東代表達2O余年。其《墓志銘》記述了他看到常氏商業(yè)“日薄西山”的狀況后感慨萬分:“公蓋不以一時之致富為可矜,而以后日之食貧為可慮,于其酌盈劑虛之際,已足見其持滿戒溢的苦衷?!边@就是說:光緒中葉,常氏丁目既繁,需用日浩,已是開支拮據。庚子事變,歸化城受兵燹之苦,張垣又受到德兵騷擾,常氏商務“遂難復如舊時”。常氏十三世常立教“墓志銘”稱:“壬子吾家驟落,京肆事尤棘手,族眾推公往,癸丑公選駐京,至甲寅秋,自以維持無術,謝歸?!边@就是說:民國初年常氏商業(yè)已徹底衰敗,而且回天無術了。
常氏由商起家,傳至十世時,已有“世兼儒賈為業(yè)”之稱。常氏自經商家境富裕之后,便注意讓子弟讀書學儒。常氏八世常吉為縣貢生,是常氏家族人貢第一人。此后就延綿不斷,到清末,常氏從八世到十五世入邑庠生達78人。特別是清光緒年間,常氏十三、十四兩世,有4人拔貢,5人中舉,一人成為進士,集常氏一時科舉之盛。清末廢科舉立學校,到1921年,從十四世到十六世間,有4人赴日留學學成回國,有10人從省內外大學畢業(yè),在榆次家族中首屈一指。由于常氏重視教育,家族中培育出了許多研究經史和書法繪畫有較深造詣者。據《常氏家乘》載:常氏十二世常炳仿柳少師書,常佶雙鉤字時稱無雙,常懌工畫山水及虎、馬、蝴蝶等小品;常憬尤工歐陽體,常惺善詩;十三世常維梁楷工柳少師書;常立德既富藏書,且研究考訂之學,晚學顏魯公書;常立愛藏書甚多,研讀史學、理學,而且懂數學;常立屏邃于史學,書法則工顏真卿、董華亭諸家;常立方既嗜史籍,為清副榜舉人;常維豐工書善畫。常氏子弟中有幾位在省內外政界、文化界均頗有影響,例如:十三世常立教于光緒十一年(1885)考中第53名舉人,赴京會試,曾參與康梁變法的公車上書,在故宮陳列的黃榜上有名,是常氏家族中第一位科舉成名的人物。十四世常麟書,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考中第51名舉人,由翁同合推薦,入國子監(jiān)南學深造7年,光緒二十九年(19O3)癸卯會試,中第219名貢生,殿試取三甲第87名進土,派往戶部任度支部主事,因丁憂未就。曾任常氏篤初學校教務、榆次鳳鳴學堂堂長,創(chuàng)辦榆次速成師范學校,自任校長兼總教務。民國初年移居省城太原,歷任山西大學、商專、一中等校語文教師。畢生從事教育工作,有《詩經述義》、《禮記易簡錄》等十多種著作。十四世常贊春,光緒二十八年(19O2)考中第三名舉人,后就讀于京師大學堂,獲文學士學位,受聘為清史館征訪員、山西文獻征存局編輯,曾任國會第二屆眾議員。畢生從事文化教育工作,學識淵博,尤通文史,長期在山西大學文、法、教育學院執(zhí)教,深為學生敬重,總纂《榆次縣志》,多有創(chuàng)見,著作甚豐,遺著目錄達50卷左右,尤擅長書畫篆刻。十四世常旭春,自幼聰慧才高,童試第一,光緒二十八年(19O2)中第24名舉人,1912年選任山西國民公會副會長,1922年到1927年出任保晉公司總經理。書法先學魏碑,后宗李北海,所書筆力氣勢磅礴,蒼勁有力,為名書法家。常氏十六世常乃德,北京高等師范史地科畢業(yè),后赴日,歸國后歷任燕京大學、山西大學、四川大學、華西大學教授,學識淵博,著作甚豐,主要有《中國民族小史》、《史國史鳥瞰》、《中國財政制度史》、《社會科學通論》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