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隴文化—民間文化—藏族(玉樹地區(qū)):玉樹馬馱牛騎牛商馱牛皮筏吊橋握橋等
玉樹地區(qū)山巒重疊,川流交錯,交通十分不便,以馬和牦牛為主要交通工具。
玉樹馬:玉樹馬是略別于環(huán)海型藏馬的小型馬種,善走山路、沼澤,多為對角運步。玉樹藏胞愛馬如命,喜馬、識馬、善騎。過去,負騎落日前行 30-40 公里,算一天的路程,從無道路計程的概念。飼養(yǎng)以單匹放牧為主,半農(nóng)半牧區(qū)夜間入圈,略加補飼,純牧區(qū)打腳絆露宿帳房附近。馬不僅是藏胞的主要交通工具,而且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遇到迷路的情況時,只要主人放松韁繩,隨其運步,保證送到自己的家門口。真正是“老馬識途 ”。
馱牛: 玉樹型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牛種,實屬稀有家畜。 牦牛四肢短粗,極有耐力,善登山路,如履平地,尤其在陡峭的山路和高海拔的雪山上仍能行走自如。牧民搬家時,將折疊起來的帳房、裝有糧食和什物的皮口袋和裝有餐具灶具的皮包木箱等全部家當馱在牛背上。
騎牛: 藏語叫“娜洛”,多從無犄角健壯的小牛犢中挑選,牛鼻中隔穿通,套一鼻圈,系牛毛韁繩,自小進行調(diào)教馴化。馱小孩時,將四周圍有皮襖的木箱,左右各一,牢牢地捆在牛鞍上,將小孩放進箱內(nèi),只露頭部。牛鞍前掛 1-2 個盛有酸奶的小圓形木桶或野牛毛牛角,以便隨時喂小孩。
商馱:歷史上玉樹結(jié)古地區(qū)是青、康、藏三邊民族貿(mào)易集散地,有錢人家和資金雄厚的寺院、千百戶,常利用牛毛牛馱物,形成上百至幾百頭、上千頭牦牛組成的龐大馱隊,雇人配槍,常年往返于西寧、康定、拉薩之間進行貿(mào)易。由于沒有公路,結(jié)古至西寧或拉薩之間往返一次均在一年以上,足見行程之艱難。
牛皮筏:藏胞渡江主要靠皮筏。大的皮筏船可載客七八至十人。船體木桿搭架,裹以防濕處理后的牛皮,船頭稍向前凸出,略呈椎形,船尾平直。在水流和緩地段,設(shè)有渡口,配有船工,專司濟渡。還有一種獨筏,供單人游渡,船工讓渡河者鉆進牛皮筏袋,充氣后扎緊口部,船工爬騎于上,一手緊挽主運役,一手用力劃纜。因不夠安全,早已不復(fù)存在。
吊橋:選山勢不險,岸石不峭,岸間較窄的峽谷地段修建。一種是 4-5 根粗鐵絲固定于兩岸,上緊縛圓木;一種是粗鐵絲或以幾股厚實的牛皮條和牛毛繩扭成手腕粗的大索,覆以約 0.3 米的木質(zhì)溜板,橫拉于江河上面,兩岸固定。溜索時將溜板系于身上,攀爬兼用,滑向?qū)Π?。后者因滑行困難,危險性大,本世紀初已絕跡。
握橋:村落之間較小的河西多建有村民自己設(shè)計建造的藏式“握橋”,藏語稱之為“邦鄂桑巴”,簡稱“邦?!薄P藿〞r,兩岸先用石板壘起厚實的正方形橋基,沿河西橋基中間,由下而上,由短及長,依次加排質(zhì)地結(jié)實的木頭,上輔以橋面,兩頭再壘以中間留人行道的長方形石墩。握橋露于水上的橋面不長,人畜行走震動很小,堅固耐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