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五四時期的“問題與主義”之爭
如何看待五四時期的“問題與主義”之爭,作者:于興衛(wèi)1919年7月,胡適在《每周評論》三十一號上發(fā)表了《多研究些問題,少
作者:于興衛(wèi)
1919年7月, 胡適在《每周評論》三十一號上發(fā)表了《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挑起著名的“問題與主義”之爭。長期以來,這場爭論被史學界視為胡適向馬克思主義發(fā)動的“猖狂進攻”,其實質(zhì)是以李大釗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和以胡適為代表的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兩大敵對思想體系間的斗爭。而近年來,有的學者卻又否認它是一場“政治論戰(zhàn)”,認為只是一場“平等的學術討論”。然而,究竟哪一種說法更符合歷史呢?我們應該從歷史的事實中去尋求答案。
應該講,單純將這場爭論看作是以李大釗為首的馬克思主義與以胡適為首的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兩大敵對思想體系間的斗爭,的確對歷史有許多夸張之處。但若否定它“政治論戰(zhàn)”的性質(zhì),轉(zhuǎn)而認為這是一場“學術討論”,也是失之偏頗的。這場爭論其他方面暫且不講,它本身作為一場政治論戰(zhàn)卻是一個毋庸質(zhì)疑的事實。
首先,聯(lián)系當時的時代大背景,從論戰(zhàn)雙方代表人物胡適和李大釗的情況看,很難推出這是一場學術討論的結果。其次,從胡適與李大釗所爭論的焦點和內(nèi)容看,顯然并非是無關緊要的學術問題,而是事關“中國改造”這一當時最大的社會政治問題。再次,從這場爭論的后果看,在學術界并沒有引起什么反響。但它卻對以后社會政治生活的發(fā)展及兩人政治道路的選擇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
一場對現(xiàn)代中國政治進程的發(fā)展曾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政治論戰(zhàn),卻被一些人認為是平等的學術討論。這不可能僅僅是偶然的緣故,因為這種說法并非無憑無據(jù):一是胡適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中只談了“研究問題”,并尋找人們不愿研究問題的原因,其落腳點在“研究”二字。二是論戰(zhàn)雙方都表現(xiàn)出寬容的態(tài)度,并不見后來政治論戰(zhàn)中那種十足的火藥味兒和你死我活的激烈交鋒。這次論戰(zhàn)為什么會出現(xiàn)如此撲朔迷離的情況呢?應該講,這背后有著深刻而復雜的歷史原因。
第一,源于他們的個人身份及介入政治的方式不同。自近代以來,站立在時代前面的知識領袖們,面對日益深重的國家和民族危機,除極少數(shù)能超然學術之中外,絕大多數(shù)都情愿或不情愿以各種方式介入了政治。其介入的方式歸納起來不外乎有三種:學術救國、干政、直接參與。胡適和李大釗介入政治的方式以此劃分顯然是不同的:胡適和李大釗介入政治的方式以此劃分顯然是不同的:胡適學術救國和干政兩者兼而有之;李大釗所選擇的則是直接參與。
第二,以李大釗為首的馬克思主義者和以胡適為代表的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者之間當時并不是處在完全敵對的位置上,而且還存在某種程度上的聯(lián)合。
第三,當時社會上各種“思想自由”空氣的感染,也使這場論戰(zhàn)少了許多火藥味兒。對待胡適這樣一個經(jīng)歷極其復雜的歷史人物,其歷史,尤其是這一段的歷史更不能簡單地否定了事,而應予以實事求是的分析。首先,胡適指出的“空談主義”問題的確是當時思想界一大頑癥,并非無的放矢;而且“談主義”本身也避不開“研究問題”。從這一點講,胡適應該予以一定的肯定。其次,胡適在當時大力宣傳和提倡實驗主義對反封建斗爭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對這一點作為一個歷史工作者應具有清醒的認識,不能全盤否定。^
1919年7月, 胡適在《每周評論》三十一號上發(fā)表了《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挑起著名的“問題與主義”之爭。長期以來,這場爭論被史學界視為胡適向馬克思主義發(fā)動的“猖狂進攻”,其實質(zhì)是以李大釗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和以胡適為代表的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兩大敵對思想體系間的斗爭。而近年來,有的學者卻又否認它是一場“政治論戰(zhàn)”,認為只是一場“平等的學術討論”。然而,究竟哪一種說法更符合歷史呢?我們應該從歷史的事實中去尋求答案。
應該講,單純將這場爭論看作是以李大釗為首的馬克思主義與以胡適為首的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兩大敵對思想體系間的斗爭,的確對歷史有許多夸張之處。但若否定它“政治論戰(zhàn)”的性質(zhì),轉(zhuǎn)而認為這是一場“學術討論”,也是失之偏頗的。這場爭論其他方面暫且不講,它本身作為一場政治論戰(zhàn)卻是一個毋庸質(zhì)疑的事實。
首先,聯(lián)系當時的時代大背景,從論戰(zhàn)雙方代表人物胡適和李大釗的情況看,很難推出這是一場學術討論的結果。其次,從胡適與李大釗所爭論的焦點和內(nèi)容看,顯然并非是無關緊要的學術問題,而是事關“中國改造”這一當時最大的社會政治問題。再次,從這場爭論的后果看,在學術界并沒有引起什么反響。但它卻對以后社會政治生活的發(fā)展及兩人政治道路的選擇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
一場對現(xiàn)代中國政治進程的發(fā)展曾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政治論戰(zhàn),卻被一些人認為是平等的學術討論。這不可能僅僅是偶然的緣故,因為這種說法并非無憑無據(jù):一是胡適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中只談了“研究問題”,并尋找人們不愿研究問題的原因,其落腳點在“研究”二字。二是論戰(zhàn)雙方都表現(xiàn)出寬容的態(tài)度,并不見后來政治論戰(zhàn)中那種十足的火藥味兒和你死我活的激烈交鋒。這次論戰(zhàn)為什么會出現(xiàn)如此撲朔迷離的情況呢?應該講,這背后有著深刻而復雜的歷史原因。
第一,源于他們的個人身份及介入政治的方式不同。自近代以來,站立在時代前面的知識領袖們,面對日益深重的國家和民族危機,除極少數(shù)能超然學術之中外,絕大多數(shù)都情愿或不情愿以各種方式介入了政治。其介入的方式歸納起來不外乎有三種:學術救國、干政、直接參與。胡適和李大釗介入政治的方式以此劃分顯然是不同的:胡適和李大釗介入政治的方式以此劃分顯然是不同的:胡適學術救國和干政兩者兼而有之;李大釗所選擇的則是直接參與。
第二,以李大釗為首的馬克思主義者和以胡適為代表的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者之間當時并不是處在完全敵對的位置上,而且還存在某種程度上的聯(lián)合。
第三,當時社會上各種“思想自由”空氣的感染,也使這場論戰(zhàn)少了許多火藥味兒。對待胡適這樣一個經(jīng)歷極其復雜的歷史人物,其歷史,尤其是這一段的歷史更不能簡單地否定了事,而應予以實事求是的分析。首先,胡適指出的“空談主義”問題的確是當時思想界一大頑癥,并非無的放矢;而且“談主義”本身也避不開“研究問題”。從這一點講,胡適應該予以一定的肯定。其次,胡適在當時大力宣傳和提倡實驗主義對反封建斗爭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對這一點作為一個歷史工作者應具有清醒的認識,不能全盤否定。^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相關資料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也論五四時期的“全盤化反傳統(tǒng)”與“過激主義”
作者:畢春麗五四新文化運動由前期的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真理、以民主與科學為口號的思想啟蒙運動發(fā)展到后期對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的探索,一直被目為“過激主義”、“全盤化反傳統(tǒng)”。今天,我們有必要對“全盤化反傳統(tǒng)”和“過激主義”的論調(diào)予以評析廓清。(一)任何一種代表社會進步方向的新思想,總是作為傳統(tǒng)文化中阻礙社會前進的舊思想的對立物而出現(xiàn)的,總是被舊勢力視為異端邪說,從歐洲的宗教革命、文藝復興,到中國的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莫不如此。(二)“我們?yōu)槭裁匆锩??”也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扇〖みM的方式去改造社會?陳獨秀對此回答說:“是因為現(xiàn)社會底制度和分子不良,用和平的方法改革不了,才取革命的手段。革命不過是手段,不是目的,除舊布新才是目的?!保ā峨S感錄——革命與作亂》,《新青年》第8卷第4號,1920年9月)當年,中國人民面對的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勾結起來的強權統(tǒng)治,軟弱的中國資產(chǎn)階級雖有改造社會的本能要求,...
· 五四時期進化論的變遷與文化保守主義
作者:劉黎紅【本文摘自】《天津社會科學》2002年04期第137~140頁【作者簡介】劉黎紅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一進化論是19世紀人類自然科學領域的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它“放出烈日一般的強光,照著思想界,登時改變了顏色,許多觀念,都換了樣式了”(注:周建人:《達爾文主義》,《新青年》第8卷第5號。)。以赫胥黎為代表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者,在不同程度上把“物競天擇”的有機界進化規(guī)律應用于解釋人類社會現(xiàn)象,帶來了人類歷史觀的大變革。在近代中國面臨“瓜分豆剖”的形勢下,嚴復為“物競天擇、優(yōu)勝劣汰”的法則所震撼,遂將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擇要翻譯,并與1898年2月結集為《天演論》出版。但在以下兩個方面,嚴復并不同意赫胥黎的觀點。第一,赫胥黎把競爭看做的根源,認為太平盛世是不存在的,“天下之生”的生存狀態(tài)是“一治而一亂”,“周而復始,循若無端”,而且人天生有“欲”有“私”,所以“以天演言之,則善固演也...
· 五四時期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潮
作者:元青實用主義教育學說在中國的傳播并非自“五四”開始,也非杜威來華和杜門第子的鼓吹發(fā)其端。但杜威實用主義作為一股有重大影響的教育思潮的興起,則是在五四前后,其標志如下:第一,杜威來華前后,知識界集中涌現(xiàn)了一批介紹宣傳杜威教育學說的文章。第二,杜威來華后的巡回講學以教育作為主要內(nèi)容,把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傳播推向高潮。第三,杜威的教育著作在五四后的幾年中有多種被譯成中文,廣為流行。第四,杜威教育學說在五四前后開始進入中國學校講壇,為更多的青年學子所熟悉。杜威教育思想的廣泛傳播,不是一種偶然的社會現(xiàn)象,有其復雜的社會歷史背景。首先,杜威教育思想的傳播,滿足了當時經(jīng)濟發(fā)展與教育改革的實際需要。其次,中國當時存在著實用主義教育學說得以流傳的思想基礎。再次,這一時期中美文化交流,特別是教育交流的繁榮為杜威思想的傳播鋪平了道路。最后,中國教育界于五四前后逐步形成的數(shù)量可觀、結構較合理的教育理論與實踐...
· 歷史的平衡與選擇——對五四文化保守主義的反思
作者:賈振勇【本文摘自】《《淄博學院學報》:社科版》2001年01期第48~53頁【英文標題】TheBalanceandSelectionofHistory——PonderingovertheCulturalConservatisminMay4thPeriodJIAZhen-yong(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DepartmentofShandongNormalUniversity,Jinan250014,China)【作者簡介】賈振勇(1970-),男,山東濱州人,山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和齊魯文化研究。山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山東濟南250014【內(nèi)容提要】文化保守主義者和新文化主流派,同屬掌握了現(xiàn)代知識話語權力的現(xiàn)代知識分子。他們的論爭基本奠定了新文化運動得以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歷史場景,構成了五四文化思想系統(tǒng)最重要的對立互補兩極。其最主要分歧在...
· 啟蒙者與愛國者:五四知識分子的認同問題
作者:高力克【本文摘自】《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02期第103~107頁【英文標題】EnlightenerandPatriot:ApprovaloftheIntelligentsiaintheMay4thMovementGAOLi-ke(InternationalCultureSchool,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China)【作者簡介】高力克,浙江大學國際文化學院教授。(浙江杭州310027)【內(nèi)容提要】五四知識分子在啟蒙思想的框架中處理自我認同和民族認同問題,他們所信奉的公民愛國主義,以民主主義詮釋民族主義,以民族的政治認同代替民族的前政治的族裔和文化認同。這種建基于民主公民國家的公民愛國主義,表達了民國初年啟蒙知識分子的一種新型的民族主義理念。同時,五四知識分子都是世界主義的信奉者,他們追求人道主義和世界大同的啟蒙理想。五四后,陳獨...
關于我們
關注族譜網(wǎng)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