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寒食節(jié)的興衰看官方與民間合力對習俗的影響
“寒食春過半,花濃鳥復嬌。從來禁火日,會接清明朝。斗敵雞殊勝,爭球馬絕調。睛空數(shù)云點,香樹百風搖。改木迎新燧,封田表舊燒。皇情愛嘉節(jié),傳曲與簫韶。”(1)這是唐代詩人張說的一首詩。詩所談及的禁火、、斗雞、爭球等活動正是我國古代的一個節(jié)日――寒食節(jié)的節(jié)俗事項。
寒食節(jié),因人們在節(jié)日期間不動煙火、吃冷食而得名。節(jié)期一般在清明前兩日或一日。關于寒食節(jié)的來歷,自古就有許多說法,至今研究者們仍然各抒己見。我們姑且繞過這個問題,只將注意力放到寒食節(jié)形成以后的發(fā)展演變上,透過它的興衰來看一下官方力量和民間力量的互動關系,及其對這一習俗發(fā)展演變的影響。民俗學研究的成果表明,某種民俗事象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強的軌范性,在不斷的重復中,俗民會形成自覺維護習俗慣制的力量。我們在這里所說的民間力量,就是指這種俗民對于約定成俗的事象進行自覺維護的力量。而官方力量則是指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對民俗事象所施加的作用力。
寒食節(jié)最早被明確記載當是兩漢之際桓譚的《新論》,該書卷11《離事》說:“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雖有疾病緩急,猶不敢犯,為介子推故也。”(2)此后一直到北朝時期,從記載來看,寒食的這段歷史其實就是它被官方不時禁斷的歷史?!逗鬂h書?周舉傳》記載“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周舉做了并州刺史后,作吊書,到子推廟中,“言盛冬去火,殘損民命,非賢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還溫食。于是眾惑稍解,風俗頗革”。(3)曹操也因“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后百五日皆絕火寒食”而下令“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4)《晉書?載記第五》提到后趙建平年間,雹起西河介山,中書令徐光將之歸因于“去年禁寒食”引得“群神怨憾”而“怒動上帝”。結果石勒只得“允并州得寒食如初”(5)。《魏書?高祖本紀》記載延興四年二月辛未,也曾禁斷寒食。到了太和二十年二月癸丑,又“詔介山之邑,聽為寒食,自余禁斷”(6)。
從周舉到魏高祖,對于寒食習俗無不加以反對,并在行動上采取禁斷的措施。這主要是他們從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和一般人道主義出發(fā)的結果。一定數(shù)量的人口是社會得以延續(xù)的保障,而在任何社會中,勞動者又都是生產力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在生產工具水平較低的狀況下,人口在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中的作用就更加突出。我國東漢一直到南北朝時期,人口相對較少,尤其東漢末年,由于連年戰(zhàn)爭,一方面人口大幅度減少,另一方面兵源又急須補充,造成了人口不足敷用的狀況十分嚴重,也影響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在統(tǒng)治者們看來,由于禁火寒食而造成人員的減少實在是不應該也是不必要的,周舉和曹操更清楚地指明了在冬天長時間禁火寒食的弊端,周舉說是“歲多死者”,曹操則說“老少羸弱”“有不堪之患”。它“殘損民命,非賢者之意”,不人道,于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有害而無利。我們說,以周舉、曹操、石勒和魏高祖為代表,在東漢到北朝時期就形成了移易禁火寒食習俗的官方力量。
但官方對于寒食習俗的否認態(tài)度和采取的禁斷行動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對于寒食習俗自覺維護的民間力量在官民雙方的對抗中居主導地位,以致于官方也不得不做出些讓步,對這一節(jié)俗活動進行有限的承認。官方所以妥協(xié)的原因,除了當時的統(tǒng)治無力外,從《晉書》的記載來看,更主要的是出于統(tǒng)治者與民眾共同的心理素質,即對于違犯禁忌所帶來的不良后果的恐懼。禁火寒食在性質上講是一種禁忌。當時禁火寒食的民眾視介子推為神靈,這個神靈是“不樂舉火”的,如果人們不禁火,就違背了神靈的意圖,導致冰雹之災,而冰雹的危害甚巨,尤其對農業(yè)生產會帶來重大損失,甚至顆粒無收,這對一個農耕為主的群體自然不是小事,禁火寒食的意義就是希冀用這個手段來防止冰雹災害的發(fā)生,從而保證一年有個好收成。正如郭于華在《民間社會與儀式國家――一種權力實踐的解釋》一文中所說,“民間儀式主要是作為生存的技術而存在的,其遵循的是一種生存的邏輯”(7),禁火寒食對當時這一帶的民眾來說即是如此。一方面它使人們在行動上力圖避免犯忌,虔誠地信仰著他們心中的神明――介子推,嚴格地遵守著禁火寒食的規(guī)矩,不敢馬虎;另一方面則在思想上常將不良后果的產生歸因于!
犯忌。這樣的觀念及其邏輯推理的結果很顯然也已影響到生長在這個社會中的統(tǒng)治者,因而作為其中一員的徐光才會認為冰雹的發(fā)生是“去年禁寒食”造成的,后趙的最高統(tǒng)治者石勒也才會發(fā)出“倘或由之而致斯災乎”的疑問。這里,就出現(xiàn)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xiàn)象:在曹操那里旗幟鮮明地要禁斷的寒食禁火習俗到了石勒那里,是去是留就成了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石勒思考斗爭的結果是部分保留,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民間力量通過其影響下的同樣是“俗民”的統(tǒng)治者取得了對該統(tǒng)治者所代表的官方力量某種程度的勝利。
當然,無庸置疑,官方的“移風易俗”對這一習俗產生了重要影響,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周舉成功地使“眾惑稍解,風俗頗革”。由此我們說,雖然寒食習俗并沒有因為官方的禁斷而銷聲匿跡,也沒有因為有限承認而只局限在特定地域內,反而一步步播布開來,從太原一郡,到并州全境,再到并州以外,甚至南朝時已傳到荊楚一帶,(8)但是如果沒有官方的禁斷,其傳播速度是不是更快一些,一定時間內播布范圍是不是更廣一些呢?按邏輯判斷,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從文獻資料來看,西漢末年到魏晉時期的寒食節(jié)還只是一個單一性、地方性的民間節(jié)日,節(jié)俗活動十分單調,僅有禁火和寒食,流傳區(qū)域集中在晉地。到南北朝時,其節(jié)俗活動從單一的禁火寒食開始向娛樂性方向發(fā)展,(9)但它的游戲娛樂性質只是在唐代才達到鼎盛。這當然與唐代特有的社會風貌有關。這一時期,國家形成了大一統(tǒng)的局面,社會相對安定,政治穩(wěn)定的時間也較長,日漸發(fā)達的生產力帶來了日益富裕的物質生活,人們的精神面貌也大為改觀,人性得到較自由的發(fā)揮與張揚,呈現(xiàn)一種蓬勃向上的盛唐氣象。在這種大背景下,唐代最高統(tǒng)治者與寒食最盛行的太原的特殊關系,使得他們對原本不陌生的這一節(jié)日傾注了大量熱情,從而將一個土生土長的地域性民間節(jié)日改造成全民的節(jié)日,將一個原本與神靈、禁忌有關的節(jié)日改造成娛樂的倫理的節(jié)日。
節(jié)日之稱為節(jié)日,有相對固定的節(jié)期是一個必要條件。唐代官方規(guī)定,寒食節(jié)放假七天,大小官吏及軍隊將士都可休息。假期之長,在唐朝各節(jié)中位居第一。而且官戶、奴婢也都有三天的假期。這種用法律的形式對節(jié)期的規(guī)定,是對這一民間節(jié)日的官方認可。從此寒食節(jié)擺脫了被官方禁斷的命運,在官方的支持和倡導下,在官、民雙重力量的作用下發(fā)展出了一系列特征鮮明、格調突出的節(jié)俗活動,從而成為唐代最引人注目的全民的節(jié)日。時人王冷然有詩《寒食篇》很能說明寒食節(jié)在唐代所有節(jié)日中的突出地位:“天運四時成一年,八節(jié)相迎盡可憐。秋貴重陽冬貴臘,不如寒食在春前?!保?0)
有特定的節(jié)俗活動是一個節(jié)日之稱為節(jié)日的另一個必要條件。唐代的寒食節(jié)節(jié)俗活動之豐富,少有其他節(jié)日可以匹敵。首先,最高統(tǒng)治者吸納了民間禁火寒食的習俗,并將其改造成改新火的新習俗,而且在寒食節(jié)的第三天,即清明那一天總有賜百官新火的活動,這在唐代的作品中多有反映。比如王濯《清明日賜百僚新火》:“御火傳香殿,華光及侍臣。星流中使瀉,燭耀九衢人?!保?1)而謝觀的《清明日恩賜百官新火賦》對皇帝賜百官火的盛大場面描寫最為壯觀細致。寫道:“國有禁火,應當清明……木鐸罷循,乃灼燎于榆柳,桐花始發(fā),賜新火于公卿。則是太史奉期,司不失。平明而鉆燧獻入,匍匐而當軒奏畢……振香爐以朱噴,和曉日而焰翻,出禁署而螢分九陌,入人寰而星落千門。于時宰執(zhí)具瞻,高卑畢賜……群臣乃屈膝辟易,鞠躬。捧煦育之恩惠,受覆載之光澤。各磬謝恩懇,競輪忠赤。拜手稽首,感榮耀之無窮,舞之蹈之,荷鴻私之累百。”(12)除了賜新火以外,皇帝往往大宴群臣,張籍《寒食內宴二首》之一寫道:“朝光瑞氣滿宮樓,彩纛魚龍四面稠。廊下御廚分泠食,殿前香騎逐飛球。千官盡醉猶教坐,百戲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問行由?!保?3)從這里可以? (14)從而形成“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15)、“四海同寒食”(16)的局面。此外,統(tǒng)治者還吸收了民間的郊游、鏤雞子、斗雞卵、斗雞、走馬、蹴、擊球、蕩秋千等活動。上之所好,下必從之,更何況這些活動原本來自民間,所以在唐代十分盛行,以至于頻頻出現(xiàn)于唐人寒食詩中。如“今年寒食好風流,此日一家同出游”(17),“鶯啼正隱時,雞斗始開籠”(18),“紅染桃花雪壓梨,玲瓏雞子斗贏時”(19)。白居易的一首《和春深》,“何處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瓏鏤雞子,宛轉彩球花。碧草追游騎,紅塵拜掃車。秋千細腰女,搖曳逐風斜”(20),更寫出了鏤雞子、走馬、繡彩球、蕩秋千、拜掃等多種節(jié)令習俗。
《和春深》詩中提到的拜掃之禮古已有之,但將拜掃固定于寒食節(jié)期間,所謂“拜掃無過骨肉親,一年唯此兩三辰”(21),卻是唐人的發(fā)明?!短茣肪?3《寒食拜掃》說:“寒食上墓,禮經(jīng)無文,近世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既不廟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許上墓。……仍編入禮典,永為常式。”(22)這段話一方面表明寒食上墓也是來自民間的習俗,另一方面則表明官方出于統(tǒng)治的需要對這一民間習俗加以肯定,并將它納入禮教的范圍,成為法定習俗。官方的這些“因俗制禮”的做法顯然深得人心,并極大地促進了寒食墓祭習俗的盛行,果如柳宗元所說:“近世禮重拜掃……想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上父母丘壟,馬醫(yī)夏畦之鬼,無不受子孫追養(yǎng)者?!背艘话惆傩蘸衬辜劳?,上層人物也“不能免俗”,柳宗元說自己四年沒有拜掃,則“每遇寒食北向長號,以首頓地”(23),自唐憲宗起還做了朝官在寒食節(jié)期間可以回鄉(xiāng)掃墓的規(guī)定(24)。
有趣的是,官方在承認民間寒食墓祭習俗的同時,卻對與墓祭密切相關的娛樂活動采取了禁斷的態(tài)度。民眾在上墓之余,往往還伴有一系列郊游、踏青等娛樂活動,在官方的眼里,上墓是敬終追遠的十分嚴肅的大事,怎么可以“寒食上墓,復為歡樂,坐對松,曾無戚容”呢?所以唐高宗下令“既玷風猷,并宜禁斷”。到玄宗時,在“宜許上墓”的規(guī)定之后,也不忘加上“徹饌泣辭,食余胙,仍于他處,不得作樂”。(25)但是死者畢竟長已矣,個性張揚的唐人更注重現(xiàn)世的享樂,更何況統(tǒng)治者又樹立了享樂的榜樣,如《開元天寶遺事》明確記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jié),競立豎秋千。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相與仿之?!保?6)于是官方的禁令成為一紙空文,人們在拜掃之余,踏青郊游、擊球走馬,倦猶不歸。
宋代統(tǒng)治者繼承了唐的做法,仍舊、寒食、給假期。與唐代不同的是,朝廷也于寒食前后出祭,《東京夢華錄》中對此有較為詳細的記載。由于官方的支持,具有時代特色的宋代寒食節(jié)的習俗活動與唐代相比并不遜色。此從《乾淳歲時記》可見一斑:“清明前三日為寒食節(jié),都城人家皆插柳滿檐,雖小坊幽曲,亦青青可愛。大家則加棗 于柳上,然多取之湖堤,有詩云:‘莫把青青都折盡,明朝更有出城人?!⑶才_臣中使宮人車馬朝餉諸陵原廟,薦獻用麥糕、稠餳,而人家上冢者多用棗 、姜豉,南北兩山之間,車馬紛然,而野祭者尤多。如大昭慶九曲等處,婦人淡裝素衣,提攜兒女,酒壺肴壘,村店山家分,游息至暮,則花柳土儀隨車而歸。若玉津富景御園包家山之桃,關東青門之菜市,東西馬塍尼庵道院,尋芳討勝,極意縱游,隨處各有買賣趕趁等人,野果山花別有幽趣,蓋輦下驕民無日不在春風歌舞中,而游手末技為尤盛也。”(27)
少數(shù)民族建立起來的元朝雖然在很多方面摒棄了漢族的傳統(tǒng),但在歲時節(jié)日方面卻遵循頗多,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對官員的休假日做了如下規(guī)定:“若遇天壽、冬至,各給假二日;元正、寒食,各三日;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立春、重午、立秋、重九、每旬,各給假一日?!保?8)其中寒食仍是各節(jié)中的大節(jié),而且 “清明寒食,宮廷于是節(jié)最為富麗”。大都城內,“上至內苑,中至宰執(zhí),下至士庶,俱立秋千架,日以嬉游為樂”;“起立彩索秋千架,自有戲蹴秋千之服。金繡衣襦,香囊結帶,雙雙對蹴。綺筵雜進,珍饌甲于常筵。中貴之家,其樂不減于宮闥。達官貴人,豪華第宅,悉以此為除祓散懷之樂事”。(29)江淮等地,盛行寒食節(jié)在家門插柳枝。那么禁火和寒食的習俗呢?一方面,它們被作為“遺俗”而存在,可為證:“行裝迢遞轉孤城,一路閑吟緩客程。潑火雨晴餳粥冷,落花風暖筍輿輕。感時已司莊生夢,遺俗空懷介子清。只有啼鵑解人意,平蕪漠漠兩三聲。”(30)另一方面,則是“春寒不禁香篝火,紅蠟青煙憶漢宮。”(31)已不再禁火寒食了。到了清代,中甚至明確說:“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煙節(jié)。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jié)。”(32)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