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文化―城防―宋明潮州潮州府城墻
嶺南文化―城防―宋明潮州潮州府城墻,宋―明潮州潮州府城墻潮州城于宋代已成規(guī)模,至和初年再筑土城,紹興年間又砌以石,紹
宋―明 潮州 潮州府城墻 潮州城于宋代已成規(guī)模,至和初年再筑土城,紹興年間又砌以石,紹定、端平年間先后大規(guī)模增修筑建,形成了外廊內(nèi)城并繞以城濠的完備格局。由于朝代的更迭,戰(zhàn)火的破壞,元末明初已是破爛不堪。明洪武三年(1370年)指揮俞良輔重辟城西南,增筑石墻,全面修建府城墻。修建后的府城,城墻周圍1763丈,高2.5丈,基闊2.2丈,頂寬1.5丈,環(huán)城開上水、竹木、廣濟、下水、安定、南、北等7門。于城門外構(gòu)筑月城作為屏障,并于城上造敵樓44座,窩鋪67座,雉堞2932個,雄偉壯觀?,F(xiàn)府城的南、西、北三面城墻,均因城市建設(shè)的需要而拆除,僅存東面臨韓江的古城墻,北起金山南至南門,全長2132米,保存城門4座,即上水門、竹木門、廣濟門、下水門,并建有城樓。
1987年潮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dāng)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嶺南文化―城防―宋清潮州廣濟門城樓
宋―清潮州廣濟門城樓俗稱東門樓,位于潮州古城之東。是潮州府城的首要門戶,建筑巍峨壯觀。清咸豐年間,曾辟為吳公祠、“祀知府、贈太仆寺卿吳均,咸豐六年(1856年)塑像,每年春秋二仲初三,由城紳士致祭”?!肮饩w二十四(1898年),奉旨建立專祠,仍即其地祀之”。民國20年(1931年)二月全面大修,部分構(gòu)架被改用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廣濟門城樓三層,東臨韓江,直對廣濟橋,巍然屹立于高大的城墻上,拱形城門高3.62米、寬2.9米。城樓首層面闊七間31.5米、進深五間19.55米、層高4.25米;二層面闊七間27.9米、進深五間15.4米、層高4米;三層面闊五間25.8、進深三間11.7米、層高6米。城樓高18.85米,總面積1192.72平方米。首層、二層為框架結(jié)構(gòu),三層為抬梁式木結(jié)構(gòu),各層均四面出檐,并有外廊走道,二、三層鋪木地板,四周環(huán)以檻窗。屋面為歇山頂,鋪大青瓦,藍琉璃瓦剪邊。潮州內(nèi)八景中有“...
· 潮州府
歷史明朝海陽縣(今潮安區(qū))、潮陽縣(今潮陽區(qū))、揭陽縣、澄??h(今澄海區(qū))、饒平縣、大埔縣、普寧縣、惠來縣、程鄉(xiāng)縣(今梅縣區(qū))、平遠縣、鎮(zhèn)平縣(今蕉嶺),合共十一縣。明朝崇禎六年(1633年)至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以前,是潮州府管轄縣份最多的時期,時長100年。萬歷三年(1575年),南澳島設(shè)副總兵,從此分屬福建、廣東兩省。南澳島自隋朝大業(yè)十三年(617年)以后歸屬海陽縣(今潮安區(qū)),洪武二年(1369年)以后屬潮州府,但未建縣。清朝海陽縣、潮陽縣(今潮陽區(qū))、揭陽縣、澄海縣(今澄海區(qū))、饒平縣、大埔縣、普寧縣、惠來縣、豐順縣,合共九縣。另外:清雍正十年(1732年),南澳島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管轄部分,和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管轄部分,合置為南澳廳。其中隆澳(即今后宅鎮(zhèn))屬廣東潮州府饒平縣轄地。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劃潮州府的程鄉(xiāng)縣(今梅縣區(qū))、平遠縣、鎮(zhèn)平縣(今蕉嶺),合惠州府興...
· 嶺南文化―城防―明廣州古城墻
明廣州古城墻位于廣州市越秀山上。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把宋代廣州三城合而為一,并向北擴展,跨越到越秀山,史稱舊城。據(jù)明黃佐《廣東通志》載,當(dāng)時廣州城“周長三千七百九十六丈、高二丈”。有城門、城樓、敵樓、警鋪等?!俺绲澥辏?640年)增筑北城,將城墻培高七尺,增厚墻基,并且每隔二十丈置有臺階,以便在城墻上落”。越秀山明代城墻現(xiàn)存總長度為1137米,除鎮(zhèn)海樓段外,只剩下10米高以下,高低不一的殘垣,其他有關(guān)建筑已蕩然無存。1987年,鎮(zhèn)海樓后面連同東、西兩側(cè)的城墻共長180米,已修繕復(fù)原,1989年又接修其東的20米,共200米已雉堞嚴(yán)整,恢復(fù)舊觀。1989年6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 嶺南文化―宅第―明潮州許駙馬府
明潮州許駙馬府位于潮州市中山路葡萄巷東府埕。始建于宋治平年間(1064~1067年),歷代屢有維修,今仍較好地保留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及特色。該府坐北向南,面寬42米、進深47米,建筑面積約1800平方米。主體建筑五間三進。首進及后座均帶插山廳、房,合為9間。中廳東西圍屋帶從厝廳、房及書齋。后座之后有橫貫全宅的后院。主體的三進與插山構(gòu)成“工”字形平面格局,圍屋隱伏于中座兩旁山墻外,形成獨廳、獨院、獨天井之獨特設(shè)置。全宅木屋架概為近于穿斗之穿插屋架并立于條狀連續(xù)石地梁━━地?笊稀G教邐?板筑夯灰和青磚條漿砌,而后座正廳東側(cè)2幅墻壁仍保留桃紅色之竹編灰壁。屋面舉折平緩,出檐深遠,正脊兩端從山尖伸出石質(zhì)鰲尖,垂脊頭開嘴甚長。整座建筑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古樸大方。駙馬許玨,字國墨,是潮州八賢之一、刑部郎中許申之曾孫,尚宋太宗曾孫女德安縣主,初授左班殿直,敕封賓州觀察使,累官廣南西路兵馬都監(jiān)。1996年11月國...
· 嶺南文化―城防―宋肇慶古城墻
宋肇慶古城墻位于肇慶市區(qū)內(nèi)。始建于宋皇?v年間。現(xiàn)古城墻周長2801.2米,其中東段403.4米、西段376.9米、南段992.3米、北段1028.6米。城墻寬8米至18米,兩邊砌磚,中間填土,磚墻厚60厘米至120厘米。城墻外圍有28個突出的敵臺。城磚有9種不同的規(guī)格,是歷史上多次修葺的見證。當(dāng)時為御敵兵,筑土墻,規(guī)?!皟H容廨宇”。城墻歷代有擴大和修整。宋政和三年(1113年),知州鄭敦義將土城擴大,筑為磚城,開4門,東曰宋崇,西曰鎮(zhèn)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4門之外各有半月形子城,稱月城。月城各開一門,稱廓門,月城之上各有小樓一座。城墻四角亦各有角樓一座,北城墻西段有披云樓,南城墻東段有文昌閣。城上有空心炮臺6座,小炮臺17座,兵房13間,城外有濠塹,城內(nèi)有內(nèi)濠。明洪武元年(1368年),由江西行省郎中攝府事黃德明主持了首次修葺。明成化年間,又先后6次修葺,增加了串樓810間,加厚了城墻...
知識互答
關(guān)于我們
關(guān)注族譜網(wǎng)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guān)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