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潮汕信仰習俗―潮州人拜城隍
潮州城隍廟分兩大進。踏進大山門,即可見左右立著四位與真人一樣高的泥塑差役,著清代服飾。有的怒目瞪視,右手高舉捉拿人犯的令牌“立拿”,左手緊握鐵鎖鏈;有的白須白臉,安詳斯文;有的板著臉孔,手持打人大棒;有的手握長劍,威風凜凜。天井兩邊的走廊則安坐著十八尊掌管各方的土地,個個慈祥和藹,面孔可親。陰氣森森的二進正殿,中間端坐著威嚴無比的城隍公,左右兩邊是查薄官和手執(zhí)三叉的護衛(wèi)江爺。前者面孔冷峻,后者青面獠牙。大殿一旁是負責通報、傳達的速報爺,一張主大仆大的嘴臉。
這套職能機器的運轉大致是這樣的:“查薄官”查出本府本縣某人壽數已終時,即報請城隍抓人,于是便命令“差役”按地址前往抓拿歸西。民間有求于城隍,就必須先請求“速報爺”替你稟報,得到應允后,方能直陳城隍。城隍權力至高無上,他的部下倒也個個都是實權派。比如:“查薄官”實報或謊報,事關人命?!安钜邸钡穆毷仉m是例行公事,但他們在“抓拿”人犯時,一路既可嚴刑拷打,也可寬容相待;就連小小的傳達也還得尊稱“速報爺”。先通報,慢通報,大事可化小,小事可化無,也是人們意想不到的權力。十八土地這些老先生只能參議不能主決,老實巴巴,有職無權。
舊社會,人們把統(tǒng)治階級腐朽的的許多特點都轉移到對待信仰中的城隍廟來,這就引出了祭祀城隍的許多有趣的習俗。
好事歹事都可以請求城隍庇佑。行船走馬可求風調雨順;做棺材的可求“利水常來變黃金”;患病者求平安;荒唐之至的是賭徒可求發(fā)財,小偷小摸可求順手。
善男有事相求,必須公開行賄諸公。如久雨未晴,堤防告急,祈求城隍消災消難時,帶來的五牲、發(fā)?@,就必須先分出相當部分送“速報爺”。所以,潮州有句俗諺:“速報爺食多城隍公”。又如親人久病臥床,危在旦夕,除帶上供品外,還得備足一長串“元寶”,給“查薄官”掛在脖子上,他自當暗暗涂改親人壽數,延長生命;倘若家中死了人,到城隍報喪,末了,你千萬不可忘記給“差役”們每人抹一嘴鴉片,原來陰間的“差役”也是煙鬼。這樣你就可以指望親人在被解上西天的途中,免遭虐待,少受皮肉之苦。至于那十八尊老先生,雖說他們有職無權,但在城隍議事時,說好說歹也有他們一份,所以你也還得在他們面前磕磕頭,說些好話,燒上一炷香,以示尊敬。
時長日久,這些道貌岸然的大小官員,不是脖子上串串“元寶”遮去了大半個臉,渾身充塞“金銀”、“鈔票”,便是滿臉油烏錚亮,連腳下也淌著一灘鴉片水。管理城隍的廟祝也覺得有礙觀瞻,只得不斷把他們身上的那些紙錢收攏起來悄悄火化。
城隍廟有個儀式就上當各尊菩薩塑成之日,就要請來高明的泥塑師傅,用毛筆蘸上顏色在偶像的每只眼睛瞳孔上點上光點,俗稱“開光”。從此,菩薩才算有了“生命”,可接受頂禮膜拜。廟是百姓所建,神是百姓所塑,連他們的“生命”也是百姓給予的,但他們并不秉公辦事,只謀私利。城隍廟真可謂是舊社會統(tǒng)治階級的一幅縮影。
覺醒的人民在迎來解放的同時,也把城隍廟搗得蕩然無存。其實應該砸爛的是人們心中的神,城隍廟倒應把它當作文物保存下來,以給那腐朽的可悲的歷史留下“立此存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