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在天體測量方面的成就
中國古代在天體測量方面的成就,天體測量是研究怎樣測定天體的位置和天體到達某個位置的時間(包括使用的儀器、工
天體測量是研究怎樣測定天體的位置和天體到達某個位置的時間(包括使用的儀器、工具和方法)來為各種實用的和科學的目的服務(wù)的一門科學。它是天文學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一個分支。恩格斯(1820―1895)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指出,自然科學中最先發(fā)展的天文學起源于游牧民族和農(nóng)業(yè)民族定季節(jié)的需要①。而決定季節(jié)的科學方法,最早就是從觀測天體的位置和到達某個位置的時間開始的。在我國,在很古很古的時候設(shè)有“火正”這樣的專門人員,他的任務(wù)是觀測“大火”星(就是心宿二)的出沒來向人們頒告時令。
我國古代在天體測量方面的成就是極其輝煌的。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之一――石氏星表
星表是把測量出的若干恒星的坐標(常常還連同其他特性)匯編而成的。它是天文學上一種很重要的工具。我國古代曾經(jīng)多次測編過星表。其中最早的一次是在戰(zhàn)國時期。它的觀測者叫石申,是魏國人。他的活動年代大約在公元前四世紀。
石申編過一部書,叫《天文》,共八卷。因為這部書有很高的價值,所以被后人尊稱為《石氏星經(jīng)》。《石氏星經(jīng)》這部書已經(jīng)在宋代以后失傳,今天我們只能從一部唐代的天文學書籍《開元占經(jīng)》里見到《石氏星經(jīng)》的一些片斷摘錄。從這些片斷中我們可以輯錄出一份石氏星表來。其中有二十八宿距星(每一宿中取作定位置的標志星叫做這一宿的距星)和其他一些恒星共一百十五顆的赤道坐標位置①。
石氏星表的赤道坐標有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二十八宿距星的,叫做距度和去極度。距度就是本宿距星和下宿距星之間的赤經(jīng)差;去極度就是距星赤緯的余角。還有一種是二十八宿之外的其他星,叫做入宿度和去極度。所謂入宿度就是這顆星離本宿距星的赤經(jīng)差。不論哪一種方式,它的實質(zhì)和現(xiàn)代天文學上廣泛使用的赤道坐標系是一致的。而在歐洲,赤道坐標系的廣泛使用卻是在十六世紀開始的。
恒星的赤道坐標會作緩慢的變動,這種變動的絕大部分是歲差造成的。因此,按照歲差規(guī)律,比較一顆恒星古今坐標的變化,可以推求出這個古赤道坐標的測定年代。
運用這個方法對石氏星表的數(shù)據(jù)進行推算,結(jié)果表明:其中有一部分的確是公元前四世紀測定的,而另一部分卻是在東漢大約公元二世紀重新測定的。
古希臘最早的星表是希臘天文學家依巴谷(約前190―前125)在公元前二世紀測編的。依巴谷之前還有兩位希臘天文學家也測量過一些恒星的位置,但是那也是在公元前三世紀。他們都比石申的工作要晚。
《開元占經(jīng)》中輯出的石氏星表里,在二十八宿部分還附有二十五個“古度”的數(shù)據(jù)。它們都是距度方面的量。
1977年在安徽阜陽出土了一件漢初的器物,是兩塊中心相通、疊在一起的圓盤。稍小的上盤,邊緣均勻分布三百六十五個小孔。下盤邊緣寫有二十八宿名稱和距度數(shù),彼此間距和距度數(shù)相當。這些距度數(shù)和《開元占經(jīng)》所列古度大體一致。上述圓盤的出土,證實了中國古代確實曾用過古度數(shù)據(jù)。
據(jù)王建民同志研究,古度數(shù)據(jù)和石氏星表距度的不同,是由于兩者所取的距星不相同。古度的距星以亮星為主,這個體系的確定比石氏二十八宿距星體系原始。潘鼐同志認為古度的測定時代下限在公元前六世紀初。
古度數(shù)據(jù)只有赤經(jīng)方面的量。因此,嚴格說來,這還不是一份完整的星表。但是,它的存在說明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發(fā)達,有力地證明了石氏星表的出現(xiàn)并不是偶然的。
石氏星表是后世許多天體測量工作的基礎(chǔ)。諸如測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運動,都要用到其中二十八宿距度的數(shù)據(jù)。這是我國天文歷法中一項重要的基本數(shù)據(jù)。
從這個意義上講,石氏星表也是戰(zhàn)國到秦漢時期天文歷法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基礎(chǔ)。
星圖的繪制
星圖是恒星觀測的一種形象記錄,又是天文學上用來認星和指示位置的一種重要工具。它的意義就好像地理學上的地圖。
在星圖的繪制上,我國古代有悠久的傳統(tǒng)。不算那些示意性的星圖或僅僅畫出個別星組的圖形,作為恒星位置記錄的科學性星圖,大約可以追溯到秦漢以前。
我國的星圖起源于古代蓋天說的一種示范儀器,這個儀器叫蓋圖。它有點類似今天天文教學上用的活動星圖。蓋圖的底圖就是一張全天星圖。西漢后期(公元前一世紀)成書的講“蓋天之學”的《周髀算經(jīng)》上有所謂“七衡圖”,這個圖上有七個等間距的同心圓,圓心就是天北極。最小的圓相當于今天所說的夏至圈,最中間的圓就是天赤道,最大的圓相當于冬至圈。蓋圖的底圖也就是七衡圖,在夏至圈和冬至圈之間有一個和它們相內(nèi)切的圓,那就是黃道。黃道附近畫上了二十八宿等恒星。如果在這張圖上蒙一塊薄絲絹,絹上畫一個表示人目所見的范圍的圓圈,那么把底圖繞著天極反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就可反映出一天內(nèi)和一年內(nèi)夜晚所見星空的大概情況。
蓋圖隨著蓋天說的過時,到兩漢以后也逐漸消失。但是它的底圖作為星圖卻逐漸發(fā)展起來,成為一種獨立的重要的天文學工具。
一個發(fā)展是圖上星數(shù)的增多。
從《漢書?天文志》的記載可以知道,東漢初年的星圖上所載的恒星有一百一十八組,每組一個名稱,中間包含一顆或一顆以上的星,一共有七百八十三顆星。
星數(shù)最多的是三國時期吳太史令陳卓所畫的星圖。陳卓把當時天文學界存在的石申、甘德、巫咸三家學派所命名的恒星,并同存異,合畫成一張全天星圖。圖上一共有星二百八十三組,一千四百六十四顆。陳卓的工作一直被后世的天文學家奉為圭臬。
另一個發(fā)展是畫法本身的改進。
七衡的形式被取消了,代之以三個同心圓。最小的叫恒顯圈,又叫內(nèi)規(guī)。它的半徑就是觀測地的地理緯度。在這個圈里的恒星是在一年四季的夜晚都可以看得見的。中間的仍然是天赤道。最外面的叫恒隱圈,又叫外規(guī)。這個圈之外的天區(qū)是永遠沒在地平線之下看不見的。恒隱圈和恒顯圈離赤道的距離相等。這種形式最早見之于東漢蔡邕(132―192)在《月令章句》一書中所描述的“官圖”。它是我國古代星圖中最常見的形式。
這類星圖中留存到現(xiàn)在的最早的實物是近年從五代的時候吳越王錢元??(?―941)墓和他的次妃吳漢月墓土的兩塊二十八宿星圖刻石。每個圖上大約有星一百八十顆。它們的位置刻得相當準確,是古星圖中的珍貴品。
舉世聞名的蘇州石刻天文圖也是屬于這一類型。它的原圖繪于南宋光宗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到理宗淳?v七年(公元1247年)刻石。星圖約比上述五代石刻小一半,但是仍有直徑大約八十多厘米。圖上還畫有銀河;內(nèi)、外規(guī)之間還畫有通過二十八宿距星的經(jīng)線二十八條。圖上的星數(shù),由于石刻年久缺損,各家統(tǒng)計不一。最近的一次統(tǒng)計是共一千四百三十四顆星。但是看來還不確切。
據(jù)研究,蘇州石刻天文圖主要是根據(jù)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到1085年)的觀測結(jié)果繪制的。它的繪刻比較精確,所包含的星數(shù)比較全,為我們提供了了解古代恒星知識的比較可靠的資料。因此,它是我國最重要的科學文物之一。
蓋圖式的星圖,它的坐標系是極坐標式的,可以叫它做圓圖。星體離北極的距離就是它的去極度;星體和二十八宿距星對天極所張的圓心角就是星體的入宿度。采用極坐標式的畫法能使北極附近的恒星相對位置表達得比較好。但是它有個根本的缺點,就是離開北極越遠,恒星相對位置的失真程度也越大。
我國古代還有非極坐標式表示方法,是一種直角坐標式的方法。它以經(jīng)度方向的量作橫軸,緯度方向的量作縱軸。如果所取的單位都一致的話,橫軸方面將占縱軸方面二倍的地位,因此,古代叫它做橫圖?!端鍟?經(jīng)籍志》中記有:“天文橫圖一卷,高文洪撰”,就屬于這個類型。
在橫圖中,赤道附近恒星的相對位置失真比較小??墒窃诒睒O附近和南極附近失真仍然很大。南極附近還不打緊,因為中原地區(qū)看不到??墒潜睒O附近卻正是最關(guān)緊要的觀測區(qū)域。于是人們又想出了新的辦法。把內(nèi)規(guī)以內(nèi)的天區(qū)畫成圓圖,而把內(nèi)外規(guī)之間的天區(qū)畫成橫圖。這種分區(qū)畫法的原則是和現(xiàn)代星圖的畫法一致的。
這種圓、橫圖結(jié)合的星圖流傳到現(xiàn)在的最早作品是敦煌發(fā)現(xiàn)的唐代星圖。它大概繪制于初唐時期,圖上畫有一千三百五十來顆星。畫法是把北極周圍紫微垣附近的星畫成圓圖,而把其他的星按照太陽在十二個月中的位置所在,沿著赤道均分成十二塊,每塊用橫圖的方式畫出來。從圖中所記太陽在十二個月中的位置以及昏、旦中星的星宿來看,和《禮記?月令》中所記載的完全一樣,而和初唐時期的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差別。從這一點看,很可能這份星圖是個更古老的星圖的抄本。不管怎樣,即使是初唐的作品,它也是當今世界上留存的古星圖中星數(shù)最多而又最古老的。
敦煌星圖有個特點,那就是不畫坐標框架。圓圖上的內(nèi)規(guī),橫圖上的赤道和豎直的經(jīng)線,都沒有畫。因此,從繪制的準確性來說不免稍差。這一點也說明,它可能是一個抄本。
這份星圖已經(jīng)于1907年被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1862―1943)盜走,現(xiàn)存于英國倫敦博物館。
畫得比較精確的圓、橫結(jié)合星圖是蘇頌《新儀象法要》中的插圖。圓圖叫“渾象紫微垣星之圖”。橫圖分成兩段:從秋分到春分一段叫“渾象東北方中外官星圖”;從春分到秋分一段叫“渾象西南方中外官星圖”。它們也是根據(jù)元豐年間的測量繪制的。
還有一種減少失真的辦法,那是把天球循赤道一分為二,畫兩個分別以北極和南極為中心的圓圖。這種畫法的一個典型也見于《新儀象法要》。蘇頌這部書作于北宋哲宗紹圣元年到三年(公元1094年到1096年)間。這是部介紹他領(lǐng)導創(chuàng)制的水運儀象臺的構(gòu)造的說明書。書中的星圖是為了介紹儀象臺中的渾象(就是現(xiàn)今的天球儀)而繪制的。正是在把球面上的圖象繪在平面上的時候,蘇頌注意到了失真問題(書中有明確的說明),因此他不厭其煩地搞了兩套畫法。而兩個圓圖的畫法可以說是他和他的同事們發(fā)明的。
總之,我國古代有優(yōu)良的星圖繪制傳統(tǒng),留下了豐富的有價值的歷史遺產(chǎn)。我國古代在星圖繪制方面的成就的確是值得我們引以為自豪的。
子午線長度的測定
子午線,也就是地球的經(jīng)度線。測量子午線的長度可以確定地球的大小。子午線長度是地理學、測地學和天文學上的一項重要基本數(shù)據(jù)。
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和公元前一世紀,古希臘的天文學家曾先后兩次進行確定子午線長度的工作。但是,他們并沒有全部經(jīng)過實際的測量,例如,在距離方面,他們都是根據(jù)商隊或商船的估計而得的。
真正用科學方法實際測定子午線長度的,最早是我國的天文工作者。
那是在唐玄宗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由著名的天文學家僧一行發(fā)起進行的。他發(fā)起這項工作是為了制定歷法的需要。
我國古代在天體測量方面的成就是極其輝煌的。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之一――石氏星表
星表是把測量出的若干恒星的坐標(常常還連同其他特性)匯編而成的。它是天文學上一種很重要的工具。我國古代曾經(jīng)多次測編過星表。其中最早的一次是在戰(zhàn)國時期。它的觀測者叫石申,是魏國人。他的活動年代大約在公元前四世紀。
石申編過一部書,叫《天文》,共八卷。因為這部書有很高的價值,所以被后人尊稱為《石氏星經(jīng)》。《石氏星經(jīng)》這部書已經(jīng)在宋代以后失傳,今天我們只能從一部唐代的天文學書籍《開元占經(jīng)》里見到《石氏星經(jīng)》的一些片斷摘錄。從這些片斷中我們可以輯錄出一份石氏星表來。其中有二十八宿距星(每一宿中取作定位置的標志星叫做這一宿的距星)和其他一些恒星共一百十五顆的赤道坐標位置①。
石氏星表的赤道坐標有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二十八宿距星的,叫做距度和去極度。距度就是本宿距星和下宿距星之間的赤經(jīng)差;去極度就是距星赤緯的余角。還有一種是二十八宿之外的其他星,叫做入宿度和去極度。所謂入宿度就是這顆星離本宿距星的赤經(jīng)差。不論哪一種方式,它的實質(zhì)和現(xiàn)代天文學上廣泛使用的赤道坐標系是一致的。而在歐洲,赤道坐標系的廣泛使用卻是在十六世紀開始的。
恒星的赤道坐標會作緩慢的變動,這種變動的絕大部分是歲差造成的。因此,按照歲差規(guī)律,比較一顆恒星古今坐標的變化,可以推求出這個古赤道坐標的測定年代。
運用這個方法對石氏星表的數(shù)據(jù)進行推算,結(jié)果表明:其中有一部分的確是公元前四世紀測定的,而另一部分卻是在東漢大約公元二世紀重新測定的。
古希臘最早的星表是希臘天文學家依巴谷(約前190―前125)在公元前二世紀測編的。依巴谷之前還有兩位希臘天文學家也測量過一些恒星的位置,但是那也是在公元前三世紀。他們都比石申的工作要晚。
《開元占經(jīng)》中輯出的石氏星表里,在二十八宿部分還附有二十五個“古度”的數(shù)據(jù)。它們都是距度方面的量。
1977年在安徽阜陽出土了一件漢初的器物,是兩塊中心相通、疊在一起的圓盤。稍小的上盤,邊緣均勻分布三百六十五個小孔。下盤邊緣寫有二十八宿名稱和距度數(shù),彼此間距和距度數(shù)相當。這些距度數(shù)和《開元占經(jīng)》所列古度大體一致。上述圓盤的出土,證實了中國古代確實曾用過古度數(shù)據(jù)。
據(jù)王建民同志研究,古度數(shù)據(jù)和石氏星表距度的不同,是由于兩者所取的距星不相同。古度的距星以亮星為主,這個體系的確定比石氏二十八宿距星體系原始。潘鼐同志認為古度的測定時代下限在公元前六世紀初。
古度數(shù)據(jù)只有赤經(jīng)方面的量。因此,嚴格說來,這還不是一份完整的星表。但是,它的存在說明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發(fā)達,有力地證明了石氏星表的出現(xiàn)并不是偶然的。
石氏星表是后世許多天體測量工作的基礎(chǔ)。諸如測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運動,都要用到其中二十八宿距度的數(shù)據(jù)。這是我國天文歷法中一項重要的基本數(shù)據(jù)。
從這個意義上講,石氏星表也是戰(zhàn)國到秦漢時期天文歷法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基礎(chǔ)。
星圖的繪制
星圖是恒星觀測的一種形象記錄,又是天文學上用來認星和指示位置的一種重要工具。它的意義就好像地理學上的地圖。
在星圖的繪制上,我國古代有悠久的傳統(tǒng)。不算那些示意性的星圖或僅僅畫出個別星組的圖形,作為恒星位置記錄的科學性星圖,大約可以追溯到秦漢以前。
我國的星圖起源于古代蓋天說的一種示范儀器,這個儀器叫蓋圖。它有點類似今天天文教學上用的活動星圖。蓋圖的底圖就是一張全天星圖。西漢后期(公元前一世紀)成書的講“蓋天之學”的《周髀算經(jīng)》上有所謂“七衡圖”,這個圖上有七個等間距的同心圓,圓心就是天北極。最小的圓相當于今天所說的夏至圈,最中間的圓就是天赤道,最大的圓相當于冬至圈。蓋圖的底圖也就是七衡圖,在夏至圈和冬至圈之間有一個和它們相內(nèi)切的圓,那就是黃道。黃道附近畫上了二十八宿等恒星。如果在這張圖上蒙一塊薄絲絹,絹上畫一個表示人目所見的范圍的圓圈,那么把底圖繞著天極反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就可反映出一天內(nèi)和一年內(nèi)夜晚所見星空的大概情況。
蓋圖隨著蓋天說的過時,到兩漢以后也逐漸消失。但是它的底圖作為星圖卻逐漸發(fā)展起來,成為一種獨立的重要的天文學工具。
一個發(fā)展是圖上星數(shù)的增多。
從《漢書?天文志》的記載可以知道,東漢初年的星圖上所載的恒星有一百一十八組,每組一個名稱,中間包含一顆或一顆以上的星,一共有七百八十三顆星。
星數(shù)最多的是三國時期吳太史令陳卓所畫的星圖。陳卓把當時天文學界存在的石申、甘德、巫咸三家學派所命名的恒星,并同存異,合畫成一張全天星圖。圖上一共有星二百八十三組,一千四百六十四顆。陳卓的工作一直被后世的天文學家奉為圭臬。
另一個發(fā)展是畫法本身的改進。
七衡的形式被取消了,代之以三個同心圓。最小的叫恒顯圈,又叫內(nèi)規(guī)。它的半徑就是觀測地的地理緯度。在這個圈里的恒星是在一年四季的夜晚都可以看得見的。中間的仍然是天赤道。最外面的叫恒隱圈,又叫外規(guī)。這個圈之外的天區(qū)是永遠沒在地平線之下看不見的。恒隱圈和恒顯圈離赤道的距離相等。這種形式最早見之于東漢蔡邕(132―192)在《月令章句》一書中所描述的“官圖”。它是我國古代星圖中最常見的形式。
這類星圖中留存到現(xiàn)在的最早的實物是近年從五代的時候吳越王錢元??(?―941)墓和他的次妃吳漢月墓土的兩塊二十八宿星圖刻石。每個圖上大約有星一百八十顆。它們的位置刻得相當準確,是古星圖中的珍貴品。
舉世聞名的蘇州石刻天文圖也是屬于這一類型。它的原圖繪于南宋光宗紹熙元年(公元1190年),到理宗淳?v七年(公元1247年)刻石。星圖約比上述五代石刻小一半,但是仍有直徑大約八十多厘米。圖上還畫有銀河;內(nèi)、外規(guī)之間還畫有通過二十八宿距星的經(jīng)線二十八條。圖上的星數(shù),由于石刻年久缺損,各家統(tǒng)計不一。最近的一次統(tǒng)計是共一千四百三十四顆星。但是看來還不確切。
據(jù)研究,蘇州石刻天文圖主要是根據(jù)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公元1078年到1085年)的觀測結(jié)果繪制的。它的繪刻比較精確,所包含的星數(shù)比較全,為我們提供了了解古代恒星知識的比較可靠的資料。因此,它是我國最重要的科學文物之一。
蓋圖式的星圖,它的坐標系是極坐標式的,可以叫它做圓圖。星體離北極的距離就是它的去極度;星體和二十八宿距星對天極所張的圓心角就是星體的入宿度。采用極坐標式的畫法能使北極附近的恒星相對位置表達得比較好。但是它有個根本的缺點,就是離開北極越遠,恒星相對位置的失真程度也越大。
我國古代還有非極坐標式表示方法,是一種直角坐標式的方法。它以經(jīng)度方向的量作橫軸,緯度方向的量作縱軸。如果所取的單位都一致的話,橫軸方面將占縱軸方面二倍的地位,因此,古代叫它做橫圖?!端鍟?經(jīng)籍志》中記有:“天文橫圖一卷,高文洪撰”,就屬于這個類型。
在橫圖中,赤道附近恒星的相對位置失真比較小??墒窃诒睒O附近和南極附近失真仍然很大。南極附近還不打緊,因為中原地區(qū)看不到??墒潜睒O附近卻正是最關(guān)緊要的觀測區(qū)域。于是人們又想出了新的辦法。把內(nèi)規(guī)以內(nèi)的天區(qū)畫成圓圖,而把內(nèi)外規(guī)之間的天區(qū)畫成橫圖。這種分區(qū)畫法的原則是和現(xiàn)代星圖的畫法一致的。
這種圓、橫圖結(jié)合的星圖流傳到現(xiàn)在的最早作品是敦煌發(fā)現(xiàn)的唐代星圖。它大概繪制于初唐時期,圖上畫有一千三百五十來顆星。畫法是把北極周圍紫微垣附近的星畫成圓圖,而把其他的星按照太陽在十二個月中的位置所在,沿著赤道均分成十二塊,每塊用橫圖的方式畫出來。從圖中所記太陽在十二個月中的位置以及昏、旦中星的星宿來看,和《禮記?月令》中所記載的完全一樣,而和初唐時期的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差別。從這一點看,很可能這份星圖是個更古老的星圖的抄本。不管怎樣,即使是初唐的作品,它也是當今世界上留存的古星圖中星數(shù)最多而又最古老的。
敦煌星圖有個特點,那就是不畫坐標框架。圓圖上的內(nèi)規(guī),橫圖上的赤道和豎直的經(jīng)線,都沒有畫。因此,從繪制的準確性來說不免稍差。這一點也說明,它可能是一個抄本。
這份星圖已經(jīng)于1907年被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1862―1943)盜走,現(xiàn)存于英國倫敦博物館。
畫得比較精確的圓、橫結(jié)合星圖是蘇頌《新儀象法要》中的插圖。圓圖叫“渾象紫微垣星之圖”。橫圖分成兩段:從秋分到春分一段叫“渾象東北方中外官星圖”;從春分到秋分一段叫“渾象西南方中外官星圖”。它們也是根據(jù)元豐年間的測量繪制的。
還有一種減少失真的辦法,那是把天球循赤道一分為二,畫兩個分別以北極和南極為中心的圓圖。這種畫法的一個典型也見于《新儀象法要》。蘇頌這部書作于北宋哲宗紹圣元年到三年(公元1094年到1096年)間。這是部介紹他領(lǐng)導創(chuàng)制的水運儀象臺的構(gòu)造的說明書。書中的星圖是為了介紹儀象臺中的渾象(就是現(xiàn)今的天球儀)而繪制的。正是在把球面上的圖象繪在平面上的時候,蘇頌注意到了失真問題(書中有明確的說明),因此他不厭其煩地搞了兩套畫法。而兩個圓圖的畫法可以說是他和他的同事們發(fā)明的。
總之,我國古代有優(yōu)良的星圖繪制傳統(tǒng),留下了豐富的有價值的歷史遺產(chǎn)。我國古代在星圖繪制方面的成就的確是值得我們引以為自豪的。
子午線長度的測定
子午線,也就是地球的經(jīng)度線。測量子午線的長度可以確定地球的大小。子午線長度是地理學、測地學和天文學上的一項重要基本數(shù)據(jù)。
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和公元前一世紀,古希臘的天文學家曾先后兩次進行確定子午線長度的工作。但是,他們并沒有全部經(jīng)過實際的測量,例如,在距離方面,他們都是根據(jù)商隊或商船的估計而得的。
真正用科學方法實際測定子午線長度的,最早是我國的天文工作者。
那是在唐玄宗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由著名的天文學家僧一行發(fā)起進行的。他發(fā)起這項工作是為了制定歷法的需要。
我國古代的歷法不但包含了年、月、日的安排,而且還包含了日、月食的預報和各個節(jié)氣日的晝夜時刻長度等等。而這些項目都跟觀測地的緯度有關(guān)。唐代初年,為了使編出的歷書能在全國各地使用,曾經(jīng)到全國各地進行天文觀測。
這次觀測共去了十二個地點。觀測的項目包括:這一地點的北極出地高度,冬夏至日和春秋分日太陽在正南方向的時刻八尺高表的影子長度。
在這次測量中,以南宮說等人在今河南省的四個地點進行的一組最重要。他們除了測量北極高度和日影長度外,還測量了這四個地點之間的距離。這四個地點是白馬(今河南滑縣)、浚儀(今河南開封)、扶溝和上蔡,它們的地理經(jīng)度幾乎完全相同,誤差很小。一行根據(jù)這些地點實測所得的數(shù)據(jù)算得:從白馬到上蔡,距離五百二十六里二百七十步(唐代尺度),夏至日表影的長度差二寸掛零。這次觀測再一次證明了古代流傳的“南北地隔千里,影長差一寸”的說法是錯誤的。“千里一寸”的說法早在南北朝劉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就被天文學家何承天(370―447 )所否定了。但是何承天還認為,影差一寸的任意兩地,其間南北距離總是相等的。這個說法實際是認為地是平的。這其實是不正確的。隋代的劉焯就提出過,影差和南北距離的比率是不固定的。唐初的李淳風也認為這個比率不是個常數(shù)?,F(xiàn)在一行根據(jù)南宮說等人的實測證實了劉焯、李淳風等人的說法。他完全廢棄了地隔若干里影差一寸的概念,而代之以北極高度差一度南北距離差多少里的概念。
根據(jù)南宮說等人所得的測量數(shù)據(jù),很容易就求出,南北距離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北極高度相差一度。這個數(shù)據(jù)就是地球子午線上一度的長。化成現(xiàn)代的度量單位,子午線一度長一二九?二二公里。①按現(xiàn)代的測量,一度長一一一?二公里。一行所得數(shù)據(jù)的誤差是百分之一三?九。
一行數(shù)據(jù)的誤差雖然稍大,但是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線長度的實測。它開創(chuàng)了我國通過實際測量認識地球的道路;它徹底破除了日影千里差一寸的謬見;它把地理緯度測量和距離結(jié)合起來,既為制定新的歷法創(chuàng)造了條件,又為后來的天文大地測量奠定了基礎(chǔ)。
通過這次測量,一行認識到一個重要的科學真理,那就是:在很小的、有限的空間范圍里探索出來的正確的科學規(guī)律,如果不加分析地、任意地向很大的、甚至無限的空間條件下去推廣,那就會是荒謬的。日影千里差一寸的錯誤就在于把只在小范圍平地上總結(jié)出來的平面測量理論主觀地推廣到大面積去應(yīng)用了??墒?,在大面積的條件地球表面就不能認為是平面,而必須用球面的概念來處理。一行對古人這個錯誤的糾正在科學思想史上是一個進步。
航海天文學的應(yīng)用
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很早就開始了航?;顒?。在長期的航海實踐中,我國勤勞勇敢的船工們發(fā)展了一整套航海技術(shù)。其中,天文導航是極重要的一項。
早在西漢前期公元前二世紀的著作《淮南子》卷十一《齊俗訓》中就記載著:“夫乘舟而惑者不知東西,見斗、極則悟矣?!保ǔ舜娜朔直娌磺宸较?,但是只要觀測到北斗和北極星就可以明白了。)這個經(jīng)驗的產(chǎn)生無疑是很早很早的。
西漢時期,我國的海船就到了印度洋上的南亞地區(qū)。東晉的著名僧人法顯(約337―約422)①訪問印度和斯里蘭卡回國的時候就是乘的海船。他記述那段歷程的時候說到:“大海彌漫無邊,不識東西,唯望日、月、星宿而進。若陰雨時,為風逐去,亦無準?!撂烨缫?,乃知東西,還復望正而進。”可見,天文學是當時指導航行的最重要的知識。
唐、宋以后隨著我國生產(chǎn)的發(fā)展,興盛的海外貿(mào)易推動了我國航海技術(shù)的飛躍發(fā)展。指南針開始應(yīng)用到航海上,把導航儀器羅盤和航海天文學結(jié)合起來,引起了航海技術(shù)的大發(fā)展。
指南針可以很好地指示方向。而位置的確定卻須依靠航海天文學。具體記述了航海天文學資料的最早著作是明初鄭和(1371―1434)②“下西洋”留下的《鄭和航海圖》。圖收載在明茅元儀編的《武備志》中。
l
《鄭和航海圖》包括橫條形海圖一幅,長達二十頁。還有四幅星圖,稱為“過洋牽星圖”。從海圖上可以看出,鄭和船隊從蘇州劉家港起航,出長江口,經(jīng)我國浙江、福建各省和南海諸島,到達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北端。在這一段海路上都是用的指南針定向。從蘇門答臘往西到錫蘭(今斯里蘭卡)的途中開始用天文定位。從錫蘭往西到南亞、西亞和非洲東海岸等地就都盡量利用星辰定位,并且和指南針針位相參照。海圖上共記錄六十四處關(guān)于各地所見北辰星(就是北極星)和華蓋星(就是小熊座β星、γ星等共八星)的高度。過洋牽星圖卻標出了途經(jīng)印度洋各地的時候所見的許多星辰的方位和高度,其中方位也是用的圖示法。
《鄭和航海圖》告訴我們,我國古代航海用的是牽星法。在明人李詡的著作《戒庵老人漫筆》中記述了牽星法所用的觀測工具――牽星板。這是十二塊方形的烏木板,最大的叫十二指,每邊長大約二十四厘米。其次是十一指、十指、……最小到一指。每塊的邊長是等差遞減的。另有一塊挖去四角的象牙板,每個缺口標明半指、半角、一角和三角等。一角是四分之一指。
根據(jù)北京天文臺和廣東師范學院等四單位組成的“航海天文調(diào)查研究小組”的研究,牽星板的使用方法是:觀測者手持牽星板伸向前,使板和海平面垂直,板下邊和海平線相合,上邊緣和所測天體相切。如不能相切,就從略大的那塊板邊上細分劃處觀測,可以得到指和角的讀數(shù),它是天體地平高度的反映。為使板和人目之間的距離保持固定,可以用另一只手從板下端引出一根長度固定的繩,牽引到人目。觀測一般取被測星正在天球子午線上的時候進行。這時,被測星的地平高度、它的赤緯和觀測地的地理緯度之間有個簡單的關(guān)系:
地理緯度=90°+赤緯-地平高度。
對每個測定的恒星來說,在相當長的時期里,可以認為,“90°+赤緯”是個常數(shù)。因此,恒星在子午線上的時候的地平高度就直接反映了地理緯度。所以,只要觀測恒星正在子午線上的時候的指、角數(shù),就可以知道船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了。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航海天文調(diào)查研究小組”研究了“指”這個名稱特殊的角度單位,證明早在秦漢時期我國的天文觀測中已經(jīng)有過這種記載(例如):唐《開元占經(jīng)》中摘錄的漢代著作《巫咸占》中就記載有關(guān)于金星和月亮緯度相去最遠是五指,用現(xiàn)代方法計算,這個差數(shù)是九?四度),而且它們所代表的角度量和《鄭和航海圖》上所反映出來的完全一致,都是一指等于一?九度。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發(fā)現(xiàn)。因為過去國內(nèi)外的學者一般都認為牽星板和牽星法是阿拉伯人的發(fā)明,盡管這個論斷和我國古代遠洋航行的發(fā)達是不協(xié)調(diào)的。現(xiàn)在找出了“指”這個單位的起源,這就證明牽星法是我國最早發(fā)明的。
以牽星法為代表的我國古代航海天文學在保障遠洋航行的安全、準確上起了巨大的作用。正因為這樣,它也是我國古代人民為世界文化發(fā)展作出的又一卓越貢獻。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相關(guān)資料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中國古代在天體測量方面的成就
天體測量是研究怎樣測定天體的位置和天體到達某個位置的時間(包括使用的儀器、工具和方法)來為各種實用的和科學的目的服務(wù)的一門科學。它是天文學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一個分支。恩格斯(1820—1895)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指出,自然科學中最先發(fā)展的天文學起源于游牧民族和農(nóng)業(yè)民族定季節(jié)的需要。而決定季節(jié)的科學方法,最早就是從觀測天體的位置和到達某個位置的時間開始的。在我國,在很古很古的時候設(shè)有“火正”這樣的專門人員,他的任務(wù)是觀測“大火”星(就是心宿二)的出沒來向人們頒告時令。我國古代在天體測量方面的成就是極其輝煌的。世界最古老的星表之一——石氏星表星表是把測量出的若干恒星的坐標(常常還連同其他特性)匯編而成的。它是天文學上一種很重要的工具。我國古代曾經(jīng)多次測編過星表。其中最早的一次是在戰(zhàn)國時期。它的觀測者叫石申,是魏國人。他的活動年代大約在公元前四世紀。星圖的繪制星圖是恒星觀測的一種形象記錄...
· 天體測量學
發(fā)展歷史古時候人們?yōu)榱吮鎰e方向、確定時間,創(chuàng)造出日晷和圭表來。古代天文學家為了測定星星的方位和運動,又設(shè)計制造了許多天體測量的儀器。通過對星空的觀察,將星空劃分成許多不同的星座,并編制了星表。通過對天體的測量和研究形成了早期的天文學。直到十六世紀中葉,哥白尼提出了日心體系學說,從只是單純描述天體位置、運動的經(jīng)典天體測量學,發(fā)展成尋求造成這種運動力學機制的天體力學。天體測量學的進展日晷曾有效的測量時間。星盤被發(fā)明用來測量天體的高度角。天體測量的應(yīng)用導致球面幾何學的發(fā)展。第谷小心的測量行星運動,導致刻卜勒推論出地球繞著太陽公轉(zhuǎn)的哥白尼原理。六分儀戲劇化的被用于測量天體間的角度。布拉德雷以精確的中星儀測量出年周光行差,證明了地球繞日公轉(zhuǎn)。電子耦合放大器(CCD)的發(fā)展,并且在1980年代被天文學家所接受,改進了專業(yè)天文學家在觀測工作上的精確度。發(fā)展出低價位的電子耦合放大器與應(yīng)用軟件,并且大規(guī)模的...
· 沉香在養(yǎng)心方面的價值
沉香發(fā)展到現(xiàn)在,也遇到了低谷期,當今整個市場都比較低迷。但沉香跟別的行業(yè)相比還算比較好,因為它的發(fā)展時間到目前為止也不算很長,這個低迷期是對行業(yè)的洗牌,這個洗牌也是很重要的。早期市場好的時候,很多有錢人進來,因為他們有錢,但他們很多人并不喜歡沉香,是沖著利益來的。通過市場的洗牌,很多人都會被淘汰。而真正愛香,喜歡沉香的人會留下來。香是很特別的東西,這個特別的地方在哪里呢?香是在五行里面的。中醫(yī)的第一本經(jīng)典《黃帝內(nèi)經(jīng)》里的《素問》,有多個篇章都在談五行,就是陰陽五行。但還有一個實際上是我們比較容易忽略的,就是五嗅。其中第三個嗅就是香。這個香味是屬土的,“土”在我們中國文化里,一般前面加個中字,叫“中土”。陰陽展現(xiàn)成五行的時候很有意思,木跟火,它很明確的屬陽,金和水,它很明確的屬陰。但是五行里面的“土”那,他是非陰非陽,又即陰即陽。所以它跟中,有很多關(guān)聯(lián)。土具有中性,具有“中”的性。我們?yōu)槭裁?..
· 曹操在政治方面的成就:穩(wěn)定了東漢政局
穩(wěn)定政局三國演義中將曹操描寫為一個漢朝的篡逆者,其實并不公平。東漢末年,外戚宦官爭權(quán),朝野上下烏煙瘴氣。步入建安年代,東漢朝廷早已無可救藥。對此,司馬光曾在《資治通鑒》中評論道:“建安之初,四海蕩覆;尺土一民,皆非漢有。”董卓擅行廢立,劉焉自造龍袍,淮南袁術(shù)稱帝刻璽、袁紹欲私立新帝的亂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對朝廷的尊敬。早在中平五年,就有人陰謀推翻漢靈帝另立新主,拉攏當時任議郎的曹操時被其拒絕;聯(lián)軍討伐董卓時,與其他人觀望顧慮相比,曹操身先士卒奮力進取;初平二年韓馥、袁紹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劉虞為帝,再次為曹操所拒絕,并明確提出:“諸君北面,我自西向?!?李傕等人禍亂長安,獻帝一行狼狽從他們手下逃命時,漠然無視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主動迎接獻帝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魏吳合作擊殺關(guān)羽后孫權(quán)上表勸進稱臣,曹操也不聽:“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這一系列的言行...
· 測量
廣義上的測量在廣義上,測量是應(yīng)用及其廣泛一種技術(shù),并不局限于某一領(lǐng)域,也不能明確是從哪個行業(yè)發(fā)展而來的,因為人類自古就會測量。測量是人類探知自然界的主要手段之一,包括現(xiàn)代科技社會??茖W家錢學森曾指出:“信息技術(shù)包括測量技術(shù)、計算機技術(shù)和通訊技術(shù)。測量技術(shù)是關(guān)鍵和基礎(chǔ)?!痹诋斍笆澜绺鲗W科領(lǐng)域中,研究測量的學科是“計量學”。對測量的定義非常多,許多學科都從自己的角度給與定義,按照計量學的定義,測量是指:以確定量值為目的的一組操作。目前這一定義在世界范圍內(nèi)是一致的。建筑測量、產(chǎn)業(yè)測量都只是測量的極小分支,或者說是測量在具體行業(yè)里的應(yīng)用。量測(measurement)是一種行為,它是針對自然界的現(xiàn)象做量的認識,稱為量化,這種過程我們稱其為量測。應(yīng)用量測的結(jié)果將可以讓我們對自然界的現(xiàn)象能有更正確的認知。故量測的目標就是要獲得標準值。
關(guān)于我們
關(guān)注族譜網(wǎng)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guān)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