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是宋朝的第二個時期,其以臨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稱南宋,歷九帝,享國152年。
靖康之變后,宋室南遷,由于疆域相對于北宋而言位置靠南,史稱南宋。與北宋相比,南宋的南部和西南部的邊界是沒有變化的,但是北界因為金軍的入侵而大大南移,金軍一度攻入今湖南、江西和浙江三省的中部。紹興八年(1138年)金朝領(lǐng)三省事宗磐等人將河南、陜西之地歸還宋朝。 紹興九年(1139年),宋金第一次和議成立,雙方確定以當時的黃河為界。但次年金軍毀約,出兵取河南、陜西。紹興十一年(1141年),宋金議定以淮河為界。第二年又將西部界線調(diào)整至大散關(guān)(今陜西寶雞市西南)及秦嶺以南。以后雖有局部變動,基本穩(wěn)定在這條界線。
南宋是加強中央集權(quán)、“干強枝弱”的時期。
南宋歷代皇帝列表:
南宋歷代皇帝共九位:宋高宗趙構(gòu)、宋孝宗趙昚、宋光宗趙惇、宋寧宗趙擴、宋理宗趙昀、宋度宗趙禥、宋恭帝趙隰、宋端宗趙昰、宋衛(wèi)王趙昺。
宋高宗趙構(gòu):(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男,字德基,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
宋孝宗趙昚:(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趙伯琮,后改名趙瑗,賜名趙瑋,字元永,籍貫秀州(今浙江嘉興),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宋高宗趙構(gòu)養(yǎng)子。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
宋光宗趙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朝第三位皇帝,(1189年2月18日—1194年7月24日在位),臨安府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宋孝宗趙昚第三子,母為成穆皇后郭氏。
宋寧宗趙擴:(1168年11月19日-1224年9月17日),臨安府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宋朝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1194年7月24日-1224年9月18日在位),宋光宗趙惇與慈懿皇后李鳳娘的次子。
宋理宗趙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初名趙與莒,后改名趙貴誠,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宋朝第十四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南宋第五位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十世孫,趙德昭九世孫。
宋度宗趙禥:(1240年5月2日 - 1274年8月12日),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宋朝南渡后第六位皇帝(1264年11月16日—1274年8月12日在位),宋理宗趙昀之侄,榮王趙與芮之子,初名趙孟啟,又名趙孜,字長源。
宋恭帝趙隰:1271年7月2日—1323年5月),又稱宋恭宗、宋恭帝,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宋度宗之次子。
宋端宗趙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臨安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南宋朝第八位皇帝(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宋末三帝之一。
宋衛(wèi)王趙昺:(1272年2月12日-1279年3月19日),男,漢族,臨安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南宋朝第九位皇帝,曾被封為信國公、廣王、衛(wèi)王等爵位,母親是俞修容,景炎三年在碙州即皇帝位,改年號為祥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