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姓,中華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64位,2013年柯姓人口總數(shù)106萬,排名第145位。
柯姓來源:
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吳國公子柯虜(盧),以先祖名字為氏
吳國傳至柯相之下第四世孫柯盧,為了紀念曾祖父柯相會諸侯柯山之盛典,確定本氏家族后裔正式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柯氏,尊柯相為得姓始祖,史稱柯氏正宗。
源流二:源于姜姓,出自齊國始君姜子牙的后裔子孫,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
周莊王八年,衛(wèi)國發(fā)生了內亂,衛(wèi)惠公姬朔被趕出國境,遂求救于齊襄公。齊襄公聯(lián)合了宋、魯、陳、蔡四國共同出兵討伐衛(wèi)國,誅殺了衛(wèi)國的左右公子,衛(wèi)惠公得以復辟。乘此機會,齊襄公占據(jù)了衛(wèi)國的柯邑,成為齊國的一個城邑。其后,齊襄公將柯邑封給自己的一個兒子,其后便以封邑名稱為姓氏,稱柯氏,世代相傳。
源流三: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時期期國柯邑,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
柯,是春秋時期齊國的一個地名,在今山東省東阿縣西南部,原來是衛(wèi)國的一個邑,還有一個大湖,稱柯澤,后為齊國吞占。
源流四: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至二十年(493-496)遷都洛陽后的漢化改革過程中,皆改漢姓為柯氏,后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
源流五: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時期鄭國柯陵,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
柯陵,是春秋時期鄭國西部地名。“柯陵之會”后,鄭國所轄柯陵的大夫即以此歷史事件為姓氏,稱柯陵氏,后裔子孫省文簡化為單姓柯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六:源于職業(yè),出自春秋時期職業(yè)工匠柯工,屬于以職業(yè)稱謂為氏
柯工,就是伐木工人,春秋、戰(zhàn)國乃至漢朝時期皆稱“柯工”、或簡稱“柯”???,實際上就是斧柄。在柯工的后裔子孫中,有以職業(yè)稱謂為姓氏者,稱柯氏,世代相傳。
源流七:源于羌族,出自漢朝時期羌族部落首領之后裔,屬于以官職稱謂漢化為氏
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記載,古代北方羌族中柯氏,出自漢朝時期右北平郡、上谷郡羌族部落大人(首領)的稱呼“柯最”,屬于以官職稱謂漢化為氏,在后來的鮮卑民族部落中,亦有沿稱部落首領為“柯最”者,其后代子孫皆稱柯氏至今
源流八: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清中葉以后,蒙古族、滿族柯勒特氏多冠漢姓為柯氏、包氏等。
源流九: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