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姓,中華姓氏之一,得姓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是當(dāng)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073%。
畢姓起源主要有7個(gè):
1、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之后,屬于以國名為氏
畢公高的后代畢萬后來事仕于晉國,乃封于魏地,其后代中有改姓為魏氏者,在戰(zhàn)國時(shí)期成為著名姓氏。仍居于畢國者,遂以國名為姓,稱畢氏。
在兩周的八百七十多年間,周文王的這支畢氏子孫一直顯赫于世,并且歷代相傳,一直相傳至今。畢氏、魏氏同宗同源,皆尊奉畢公高為得姓始祖。
2、源于任姓,出自黃帝少子禺陽之后,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
西周初期,有謝氏、章氏、薛氏、舒氏、呂氏、祝氏、終氏、泉氏、畢氏、過氏這十個(gè)姓氏,都是任氏后裔的封國,是由任氏分支出來的。
在奚仲的后裔子孫中,有分遷居于畢原(今陜西咸陽)者,這個(gè)分支的族人便以居邑名稱為姓氏,改稱畢氏,世代相傳至今。
3、源于匈奴,出自漢朝時(shí)期南匈奴圖各部,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在大力推行的漢化改革過程中,鮮卑屠各部的族人有改姓氏為單字漢姓畢氏者,后融入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4、源于突厥,出自唐朝時(shí)期阿史那部突厥王子阿史那·社爾,屬于以國名或官爵稱謂為氏
阿史那·社爾的后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之爵號(hào)“畢國公”為姓氏者,稱畢氏、國公氏;;亦有稱社氏者。
其中的畢氏被史書稱作“西域畢國胡人畢氏”,而國公氏后多省文簡改為國氏,皆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5、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末清初蒙古新巴爾虎畢喇爾部,屬于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清中葉以后,蒙古族、滿族都訥亨氏多冠漢姓為畢氏、祁氏等。
6、源于滿族,出自金國時(shí)期女真必蘭部,屬于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清朝中葉以后,滿族畢力揚(yáng)氏、達(dá)斡爾族畢力夾氏、赫哲族畢拉氏多冠漢姓為畢氏、何氏、楊氏等。
7、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