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主要有二:①出自姬姓,以國命姓。春秋時江淮一帶有舒、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等小國,都是周武王分封皋陶后裔所建封國,號稱“群舒”。后滅于楚。公族后代以國名為姓。②出自任姓,黃帝之后。據(jù)《潛夫論》及《左傳正義》等所載,謝、章、薛、舒、呂、祝、佟、泉、畢、過,此十國乃任姓后裔小國,春秋時舒國子孫以國為氏。③出自他族。據(jù)《中國姓氏大全》載,清滿洲八旗姓舒穆祿氏、舒覺羅氏、舒佳氏、他塔喇氏等后均改為舒姓;滿、土家、赫哲、蒙古等民族均有舒姓?! ?始祖:皋陶。
遷徙: 據(jù)史料記載,公元前657年徐國滅舒,前552年,復(fù)國后的舒國再次被楚國滅亡。此后舒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均以安徽廬江為繁衍中心,后逐漸昌盛為舒姓第一大郡望——廬江。并有舒姓子孫逐漸播遷于當(dāng)時楚國腹地今湖南、湖北一帶。秦統(tǒng)一六國,不久又為漢所滅,秦漢均為統(tǒng)一的國家,時長安(今陜西西安)為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故有舒姓子孫遷居該地,并逐漸興旺昌盛起來。后北方各地舒姓大多源自京兆郡,舒姓成了北方著姓之一。東漢時舒姓才有人散見于史冊,其中東漢義士舒邵兄弟為陳留(今河南開封)人。三國時陳留人舒燮播遷江南。兩晉南北朝時,社會動蕩,避居江南之舒姓漸多,并與原居于南方的舒姓相融合,使舒姓又開始成為南方大姓之一。此際,北方舒姓巨鹿郡望也已形成。隋唐之際,見諸史冊之舒姓漸多。唐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更促進了北方舒姓南遷,兩宋之際見諸史冊之舒姓日盛,從這些歷史名人的籍貫來分析,可以知曉舒姓已播遷繁衍于今浙江之東陽、慈溪、奉化、寧海,安徽之旌德、沈丘,江西之吉安、靖安等地。元時,今福建、云南、貴州、廣東、廣西、四川等南方各地都有了舒姓人活動的身影。明初,山西舒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湖北、江蘇、安徽、河南、山東等地。之后到清中葉,舒姓分布之地更廣,并有渡海赴臺,遠播海外者。如今,舒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為多。目前舒姓人口列全國第147位。
郡望: 廬江郡 秦代九江郡,治所在舒城,在楚漢之際分出一部分為廬江郡,在今天安徽長江以北廬江西南一帶。 巨鹿郡 秦始皇時置郡,治所在巨鹿,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河北平鄉(xiāng)至?xí)x縣一帶。 京兆郡 治所在長安,即首都長安直轄區(qū)。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陜西西安西北至華縣一帶。
堂號: 閬風(fēng)堂 宋朝時,舒岳祥任承直郎。宋朝滅亡后,避居奉化,不做元朝的官,讀書于閬風(fēng)臺,著有《閬風(fēng)集》200余卷。 其它堂號:①郡望堂號:京兆、巨鹿、廬江。②自立堂號:紫陽、蘭藻、厚德、伊登等。
字輩: 某支舒氏字輩:景祚文明啟,光輝遠秀新。學(xué)開方可進,敦厚永從仁。 溆浦舒氏字輩:國三成仕宗,文時智有登(通)。 湖北通山舒氏字輩:永朝由善德,靖獻在忠誠??怂既赖?,繼續(xù)作良仁。 邵東舒氏字輩:孝忠宜顯達,正大是光明。 湖南致和公后裔舒氏字輩:夏致光宗保,惟孟繼鳳心,一庚郝天有,正大單世應(yīng)。 湖北麻城舒氏字輩:致光宗保惟萬世,鼎文祀國功如空。登汝長洪盛仕厚,富貴榮華永遠通。昌隆紀(jì)澤開新宇,漢晉熙元振亞東。衛(wèi)泰安平經(jīng)惠理,德智仁杰偉玉中。 湖南芷江舒氏字輩:乾坤符易象,孝友振綱常。 四川舒氏字輩:賢天廷子衷,正德永世隆。 湖北咸寧舒氏字輩:□尚建昌象,再耀安宗成,克詩嚴(yán)美道,繼序(緒)祚良仁。 江西撫州舒氏字輩:志大思蘭乾、所以宏自守、欽翼應(yīng)明君、詩禮能傳世、文章定耀邦。
名人: 舒元輿(?-835),唐文學(xué)家。婺州東陽(浙江東陽)人。擢進士高第,調(diào)鄠縣尉。累遷監(jiān)察御史、刑部員外郎。李宗閔以其浮躁,改任著作郎。后李訓(xùn)擢其為左司郎中,遷至刑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新唐書》言其“詭謀謬算,日與訓(xùn)比,敗天下事,二人為之也”。與李訓(xùn)謀除宦官,事敗,同被殺。工詩善文?!赌档べx》篇,時稱其工。有《舒元輿集》。 舒雅(?-1009),北宋學(xué)者。字子正,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唐時,受知于韓熙載,保大間熙載知貢舉,以狀元及第。入宋,歷將作監(jiān)丞、屯田員外郎,充秘閣校理,遷職方員外郎。咸平末,出知舒州。秩滿乞致仕,掌潛山靈仙觀。真宗東封,加主客郎中,改直昭文館,轉(zhuǎn)刑部。舒雅多預(yù)文事,于太平興國中修《文苑英華》,淳化中?!妒酚洝?、前后《漢書》,至道中修《續(xù)通典》,咸平中校七經(jīng)疏義。撰有《山海經(jīng)圖》、《十九代史目》等。好學(xué)善屬文,與吳淑齊名。晚年與西昆派詩人相酬唱,為西昆派詩人中年最長者?!度卧姟蜂浧湓娢迨祝度挝摹肥掌湮娜?。 舒亶(1041—1103),北宋臣。字信道,明州慈溪(今浙江寧波西北)人。舉進士。歷審官院主簿、奉禮郎、太子中允、提舉兩浙常平。元豐初,以權(quán)監(jiān)察御史里行,與李定奏劾蘇軾作詩譏訕時事,軾下御史獄。官至龍圖閣待制,卒,贈直學(xué)士。 舒翁,南宋陶瓷家。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永和鎮(zhèn)人。永和鎮(zhèn)唐時即以瓷器著名。他燒制玩具、仙佛最精,其女舒嬌長于制壚甕,亦擅上釉構(gòu)圖。產(chǎn)品以白、黑為主,乾道間最盛行,傳盛水其中久而不變色味,永和諸窯中最為有名。后世稱為吉州窯。 舒璘(1136-1199),南宋臣、學(xué)者。字元質(zhì)、元賓,奉化(屬浙江)人。從學(xué)張栻、陸九淵、朱熹、呂祖謙。家書曾言:“敝床疏席,總是佳趣;櫛風(fēng)沐雨,反為美境”(《宋史》)。乾道進士。教授徽州,時稱第一教官。知平陽縣,嚴(yán)除郡政之苛。通判宣州卒。袁燮曾謂璘“篤實不欺,無毫發(fā)矯偽。”有《舒文靖集》。 舒芬(1484-1527),明臣。字國裳,號梓溪,江西進賢人。正德進士。授修撰。因極諫武宗南巡被廷杖,謫福建市舶副提舉。世宗時復(fù)官,因大禮議下獄廷杖奪俸。母喪歸,病卒,世稱“忠孝狀元”?!睹魇贰份d其“負(fù)氣峻厲”,“以倡明絕學(xué)為己任”,“其學(xué)貫諸經(jīng),兼通天文律歷?!庇小短珮O繹義》、《周禮定本》、《梓溪文抄》等。 舒赫德(?-1703),清將領(lǐng)。滿洲正白旗人,姓舒穆魯,字伯雄,別字明亭。雍正年間由筆帖式授內(nèi)閣中書,后遷監(jiān)察御史。乾隆時,歷任副都御史、刑部侍郎、正黃旗漢軍都統(tǒng)、兵部尚書、經(jīng)筵講官、國史館副總裁、參贊大臣,直至英武殿大學(xué)士。他曾隨傅恒參贊軍務(wù),指揮大金川之戰(zhàn),還長期參加并指揮平定西部回域之戰(zhàn),功著西陲。 舒位(1765-1816),清文學(xué)家。順天大興(今屬北京)人,字立人,小字犀禪,號鐵云。乾隆舉人。家貧,以館幕為生。曾隨王朝梧至貴州作賓客。博學(xué),善書畫,尤工詩、樂府。書各體皆工。作畫師徐渭,詩與王曇、孫原湘齊名。著有《瓶水齋詩集》、《皋橋今雨集》等。另有《瓶笙館修簫譜》,收其雜劇《卓女當(dāng)壚》、《博望訪星》、《樊姬擁髻》、《酉陽修月》等。 其他舒姓名人有東漢義士舒邵;宋學(xué)者舒亢、舒邦佐,陶瓷家舒嬌;明官吏舒化、舒清;清將領(lǐng)舒賽、舒明、舒亮、舒常、舒保,醫(yī)學(xué)家舒詔,詩人舒燾等。近當(dāng)代舒姓名人有紅軍將領(lǐng)舒?zhèn)髻t、舒翼,辭書編纂家舒新城,作家舒慶春(老舍)、舒乙、舒群,書法家舒同,詩人舒婷,作曲家舒模、舒風(fēng),電影演員舒秀文、舒適,彈詞演員舒三和,舞蹈家舒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