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網
登錄/注冊
置頂
姓氏知識
手機版
關注問題
猶億川
2021-07-14
姓氏源流: 第一個淵源:源于姒姓,出自遠古大禹治水時水工之后,屬于以職業(yè)為氏。 據(jù)史籍《百家姓》中注:水姓“系出姒姓,明朝浙江省鄞縣有水蘇民,其先氏以禹王庶孫留居會稽,以水為氏,科第甚蕃?!庇謸?jù)史籍《姓氏考略》、《姓苑》等記載,遠古大禹治水時,他氏族人很多當了水工(治水的工程人員)。大禹帶領水工到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治水后,留下一個水工(禹的庶孫)居住在會稽,便以水為姓,他和子孫就世代相傳姓水,稱為水氏。 第二個淵源:源于遠古,出自古人以五行之一的水為氏,屬于以圖騰為氏。 古人認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物組成,天上有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遂之,有木氏、火氏、土氏、金氏與水氏的出現(xiàn)。 這五個部落非同小可,他們均是強大、有影響的部落。他們各自崇拜木神、火神、土神、金神與水神。 第三個淵源:源于共工氏,出自黃帝臣共工之后,屬于以官名為氏。 史籍《索引》認為,水姓的祖先是共工的,共工是黃帝時候負責掌管水利的水官。共工的后世子孫有的以“水”為姓,稱為水氏。 第四個淵源:源于遠古,出自上古時期傍水而居之先民,屬于以居邑地名為氏。 據(jù)史籍《百家姓?姓氏起源》記載,傳說從上古到戰(zhàn)國,曾先后有過大大小小許多諸侯,經過多次的戰(zhàn)爭和內亂,大多數(shù)諸侯被吞併。有些諸侯的后世子孫只好逃往民間,只得自謀生路。其中有些以水為圖騰的便傍水而居,就以水為姓,稱為水氏,其中尤以浙江省一帶為多。 第五個淵源:源于改姓,出自復姓水丘氏所簡改,屬于復姓省文簡化改姓為氏。 據(jù)史籍《姓氏五書》和《姓范》等記載:張澍云“當指水為姓。如河氏、淮氏、湖氏之類。浙江省吳興縣、鄞縣多水姓。或水丘氏所改”。 其他的還有湯水氏、竭水氏、根水氏、桑水氏、游水氏等,后代有的簡化其復姓為單姓水氏。 第六個淵源:源于蒙古族族,出自元、明時期蒙古貞部落(蒙郭勒津部),屬于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蒙古族烏蘇寶立高氏,漢義“水泉”,是北方蒙古族的一個勤勞智慧的民族。在后金天聰九年(公元1637年)在遼寧阜新地區(qū)隸屬于土默特左翼旗,后多冠漢姓為水氏。 第七個淵源:源于滿族,出自元、明時期女真諸部,屬于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哈爾吉氏,滿語為Hargi Hala,漢義“水流湍急之地”,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后多冠漢姓為水氏、吉氏。 ⑵.滿族烏蘇氏,亦稱吳蘇哈里氏,源于金國時期女真溫古孫部(吾古孫部、烏孫部),以部為氏,滿語為Usun Hala,漢義“水”,世居烏蘇(今吉林伊通)、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自俄羅斯濱海地區(qū)南,包括赫席赫、鄂漠和蘇魯、佛訥赫托克索等地)、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漢姓為水氏、烏氏、吳氏、蘇氏、關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等。 ⑶.滿族錫墨埒氏,亦稱席穆理氏、徐穆爾氏,源出金國女真斜卯部,滿語為Simolie Hala,世居琿春、庫爾喀、三姓,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徐氏。但其族在金國時期出了一位著名的韓國公斜卯·阿里,任金國唯一的水師大將軍,在宋、金的系列戰(zhàn)爭中,他于南宋高宗趙構建炎二年(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天會六年,公元1128年)率部擊敗南宋海州兵八萬人,逼使海州投降,之后竟然難以置信地“以馬背之兵”擊潰了南宋水師萬余戰(zhàn)船于梁山泊。在斜卯·阿里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非常榮耀的官職稱謂“水師老將”為姓氏者,稱水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共工氏。 古代神話中人物,自稱水德,相傳為水姓之祖。古代水官亦稱共工。據(jù)史籍《索引》郯子曰:“共工氏用水記事,所以設置各部門長官都用水字命名?!逼涑加袦?、竭水氏、根水氏、桑水氏、游水氏等,他們負責掌管湖泊、江河等。其子孫后代有的簡改為水姓,稱為水氏。故水氏后人尊共工氏為水姓的得姓始祖。
0條評論
取 消 確 定
相關問題互動
微信
QQ空間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