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網
登錄/注冊
置頂
關注問題
毛琳譚
2021-07-14
進入臘月,年味漸濃,吃過臘八粥,家家開始忙年,做新衣、辦年貨。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買東西;二十八,把豬殺;二十九,打黃酒;三十,吃扁食……人們有意無意的,都在盼著新年的到來。 現代,我國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jié)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jié)的起源是不同的?!澳辍逼鹪从谥袊糯臍v法。我國在四千多年以前,隨著農業(yè)的逐步發(fā)展,開始使用“農歷”,由于中原地區(qū)谷禾都是一年一熟,人們便把谷物成熟的一個周期稱為“一年”,所以“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傳統(tǒng)歷法多把一年的第一個月稱為“正月”,把正月的第一天稱為“元旦”,在這一天開展慶?;顒?,并被國家確定為節(jié)日。但最早把正月初一叫做年的,是西周?!稜栄拧分杏小跋脑粴q,商曰祀,周曰年”的注解。漢武帝時,司馬遷創(chuàng)造的《太初歷》確定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為新年。此后,農歷年的習俗就一直流傳下來。 “春節(jié)”又另有一番來歷。雖然民間對春節(jié)的來歷有很多傳說,但實際上,從夏商時代到南北朝,民間雖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的“新年”并不叫春節(jié)。當時所說的春節(jié),指的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春”;南北朝則把春節(jié)泛指為整個春季。真正把農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jié)的,是辛亥革命后的國民革命政府。為“行夏歷,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tǒng)計”,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開會議,決定使用公歷(格利高里歷),這樣就把格里歷新年稱為“元旦”,而把傳統(tǒng)的元旦農歷正月初一稱為“春節(jié)”了。從那以后,人們把古代過年的各種習俗和過春節(jié)的各種習俗揉合在一起,除夕守歲、吃餃子、貼春聯(lián)、鬧花燈、賽龍舟、扭秧歌……節(jié)日喜慶氣氛要持續(xù)一個月,形成了現代豐富多彩的春節(jié)風俗,一直沿襲至今。
0條評論
取 消 確 定
當前問題最新回答
相關問題互動
微信
QQ空間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