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蕭道成、蕭衍、蕭子顯、蕭朝貴等,肖姓是蕭姓的簡化。蕭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三十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七。
“蕭”與“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時兩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蕭”姓兩千多年來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漢代以后卻難尋蹤跡,這從各時代的姓譜中可以得到證明。可以說,現(xiàn)在全中國內(nèi)所有姓“肖”者中有99%均系原來姓“蕭”者。
歷史上有跡可循的名人只有蕭姓,名人有蕭何、蕭道成、蕭衍、蕭子顯、蕭朝貴等。
1、蕭何
蕭何(前257年-前193年),漢族,西漢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漢開國功臣之一。沛豐人,早年任秦沛縣縣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史稱“蕭相國”。
攻克咸陽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zhàn)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楚漢戰(zhàn)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后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zhàn),對劉邦戰(zhàn)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
蕭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
漢十一年(前196年)又協(xié)助劉邦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劉邦死后,他輔佐漢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謚號“文終侯”。
2、蕭道成
齊高帝蕭道成(427年—482年4月11日),字紹伯,小名斗將,祖籍東海郡蘭陵縣(今屬山東省臨沂市),南北朝時期南齊開國皇帝(479年—482年在位)。西漢丞相蕭何二十四世孫,劉宋右軍將軍蕭承之之子。
蕭道少時師從名儒雷次宗,性情深沉,通習經(jīng)史。宋明帝時先后鎮(zhèn)會稽、淮陰,累官至南兗州刺史。在平定桂陽王劉休范叛亂后,遷中領軍將軍,掌握禁軍,與尚書令袁粲、中書令褚淵、丹陽尹劉秉號稱“四貴”。
之后劉宋皇室成員自相殘殺,朝權漸集于蕭道成。升明元年(477年),蕭道成殺后廢帝劉昱,立順帝劉準,被封齊王,總掌軍國大權,并誅滅忠于宋室的司徒袁粲、荊州刺史沈攸之、鎮(zhèn)北將軍黃回等人。
升明三年(479年),受劉準禪讓,即皇帝位,國號齊,史稱南齊。蕭道成戒于劉宋滅亡之弊,務從儉約,減免百姓逋租宿債,寬簡刑罰。
次年下令擴大清理戶籍,并設立校籍官,開始整理戶籍。但校籍工作弊端百出,貧苦人民常被誤為戶籍詐偽而“卻籍”,同時也侵犯了庶族地主的利益。
建元四年(482年),蕭道成去世,年五十六。謚號高皇帝,廟號太祖,葬于泰安陵。蕭道成廣覽經(jīng)史,能文擅書,喜愛圍棋,曾有《齊高棋圖》二卷問世,是史載首位親自著作圍棋書的皇帝。
3、蕭衍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里(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zhèn))人。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出身蘭陵蕭氏,為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
南齊時,蕭衍累官雍州刺史,其間兩次參與抵御北魏,頗受齊明帝寵待。永元二年(500年),起兵攻討東昏侯蕭寶卷,并擁立南康王蕭寶融稱帝。次年,攻陷建康。
中興二年(502年),接受蕭寶融“禪位”,建立南梁。在統(tǒng)治初期,蕭衍留心政務,對宋、齊以來的種種弊端有所糾正。
為使各州郡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采取了更換異己、任用親信,兼以討伐的方針。但對門閥世族,蕭衍一改前例,盡可能地恢復他們尊崇的地位;又寬待宗室,授諸王以實權。
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諸帝中位列第一。在位晚期,隨著年事增高,開始怠于政事,又沉溺佛教。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亂”爆發(fā),蕭衍被囚死于建康臺城,年八十六。謚號武皇帝,廟號高祖,葬于修陵。
蕭衍博通文史,為“竟陵八友”之一,又曾欽令編《通史》六百卷,并親自撰寫贊序。他才思敏捷,文筆華麗,所作的千賦百詩,其中不乏名作。
4、蕭子顯
蕭子顯(489-537年),字景陽,東海蘭陵(今山東臨沂市)人。南朝梁歷史學家,齊高帝蕭道成之孫、豫章文獻王蕭嶷第八子。
起家太子中舍人,遷國子祭酒,拜侍中,領吏部尚書,出任吳興太守。博學能文,愛好飲酒,性愛山水,不畏鬼神,恃才傲物。大同三年,去世,謚號為驕。
蕭子顯一生撰寫五部歷史著作,只有《南齊書》存于世。
5、蕭朝貴
蕭朝貴(約1820—1852),族屬未定(有漢、壯、瑤、客家四種說法)。生于清嘉慶末年,廣西武宣羅淥垌人。金田起義的核心領導人之一,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重要軍事將領,被洪秀全封為西王。
地位高隆,位居洪秀全、楊秀清之下,馮云山、韋昌輝、石達開之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肖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