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開頭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有幾個(gè)?
J開頭漢字姓氏40個(gè):
矯姓: 拼音讀作jiǎo 、qiáo, 人口約 5 萬,排名上位于佴姓之后,正姓之前。源流來看源自姬姓、姒姓,漢族姓氏?!多嵧ㄖ尽?、《續(xù)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
加姓: 排名第 512 位。位于寶姓之后,待姓之前。后漢《順帝紀(jì)》有車師后部王加特奴?!庇郑鞔屑觽?,稷山人,嘉靖舉人;又有加傅,正統(tǒng)舉人。
籍姓: 人口約 4 萬,排名第 535 位。籍姓出自姬姓。春秋時(shí)期,晉國有個(gè)公族叫作伯厴的,是晉襄公的孫子,在朝廷里面專門負(fù)責(zé)管理晉國典籍的事情。伯厴的學(xué)問很好,他的后代中有的用籍作為姓氏,稱為籍氏,是今天籍姓的起源。
靖姓: 排名位于良姓之后,郈姓之前。拼音讀作jìng,靖氏是一個(gè)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
菅姓: 人口約 2 萬, 排名第 584 位。 位于旺姓之后,太姓之前。據(jù)文獻(xiàn)《中國姓氏辭典》中的記載:春秋時(shí)期,宋國有個(gè)大夫食采于菅邑。后來宋國與魯國之間發(fā)生爭(zhēng)戰(zhàn),在周桓王七年(魯隱公姬息姑十年,公元前713年),魯軍侵入宋境并在菅邑?fù)魯∷诬姡S后菅邑為魯國吞占。
姬姓: 人口約 57 萬,排名第 209 位。 位于冷姓之后,古姓之前。起源姬姓,中華上古八大姓之一,也是吳國、魯國、燕國、衛(wèi)國、晉國、鄭國、曹國、蔡國等諸侯國國君的姓,黃帝因長居姬水,以姬為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人口54萬余。
揭姓: 排名第 211 位, 位于古姓之后,連姓之前。主要源自羋姓?!稘h書·功臣表》文中有安道侯揭陽定”。清朝年間撰著的方志《揭陽縣志》中有記載:“史定,秦時(shí)人,仕南越,為揭陽令。西漢元鼎六年,漢軍下番禺(今廣東廣州),史定決計(jì)屬漢,武帝嘉之,封安道候,邑六百戶,子當(dāng)時(shí)襲侯爵,子孫遂家于揭陽,祀名宦?!?/p>
景姓: 拼音讀作jǐng, 人口約 55 萬,源自羋姓。古代分布遷徙上,在漢室鼎盛時(shí)期,景氏宗人從楚地外徙,流居關(guān)中,落戶陜地(河南省陜縣)。
鞠姓: 人口約 37 萬,排名第 257 位。位于甄姓之后,仲姓之前。而《鞠氏高安族譜總世系》明確記載:“鞠氏來源于鞠昇”。鞠昇是春秋戰(zhàn)國時(shí)期燕易王的長子,原名叫姬昇,見著于史籍的有兩個(gè)來源中還有一個(gè)是春秋時(shí)期齊景公年代孔子的學(xué)生鞠語,在古籍《晏子春秋》外八篇記載:“景公上路寢,聞哭聲。曰:吾若聞哭聲,何為者也?梁丘據(jù)對(duì)曰:魯孔丘之徒鞠語也。明于禮樂,審于服喪,其母死,葬埋甚厚,服喪三年,哭泣甚疾。公曰:豈不可也!而色悅之?!?/p>
荊姓: 排名第 291 位。 位于云姓之后,儲(chǔ)姓之前。主要源自羋姓、姜姓。宋朝時(shí)期,荊姓大約有4萬人,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05%,約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二百一十位。
井姓: 排名第 295 位。 位于滿姓之后,奚姓之前。拼音讀作jīng,源自姜姓、姬姓。在《西周史》記載周朝有大夫叫井利,就是用“井”作為姓氏。見《穆天子傳》。
計(jì)姓: 人口約 22 萬,排名第 310 位。計(jì)姓主要源自姒姓、己姓、姬姓。出自大禹后代的封地,屬于以國名為氏,計(jì)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yàn)榈谝话偈婚T閥。
冀姓: 人口約 20 萬,排名第 325 位。主要源自姜姓、姬姓。位于藺姓之后,闞姓之前。
嵇姓: 排名第 346 位。 位于元姓之后,相姓之前。主要源自:姒姓?!段簳す偈现尽飞嫌涊d,南北朝時(shí),北魏鮮卑族有復(fù)姓統(tǒng)稽氏、紇奚氏,遷徙定居中原后,改為漢姓嵇,遂成嵇氏。
家姓: 人口約 15 萬,排名第 355 位。拼音讀作jiā,主要源自:姬姓、復(fù)姓。而據(jù)《中國姓氏大全》載,周代晉國有大夫家仆徒,為家仆復(fù)姓之始。后改為單姓家,稱家氏。
晉姓: 人口約 13 萬,排名位于昝姓之后,弓姓之前。源自姬姓。據(jù)史籍《元和姓纂》記載,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周武王的第六子叫姬叔虞,是周成王姬誦之弟。周成王執(zhí)政時(shí)期,唐地有亂,周成王滅之,遂封姬叔虞于唐,以教其民。唐地為上古堯帝時(shí)期之故墟、殷商時(shí)期的古唐國之境,姬叔虞成為唐地首領(lǐng)之后,建有唐國,世人因此稱其為“唐叔虞”,其封地在今山西省翼城西鄉(xiāng)寧聞喜東北、翼城東南一帶地區(qū)。
汲姓: 排名第 423 位。 位于雙姓之后,別姓之前?!锻ㄖ尽な献迓浴ひ砸貫槭稀份d:“汲氏,衛(wèi)宣公太子之后居汲。因以為氏?!蓖寰渝ш枺ń窈幽鲜″ш枺?。
經(jīng)姓: 人口約 10 萬, 排名第 428 位。經(jīng)氏主要源自姬姓、嬴姓、羋姓。著名東漢科學(xué)家張衡在《東京賦》描寫洛陽的天文氣候特征時(shí)就說:“洛陽,昔先王之經(jīng)邑也。其掩觀九隩,靡地不營;土圭測(cè)景,不縮不盈,總風(fēng)雨之所交,然后以建王城?!?/p>
敬姓: 人口約 10 萬,排名第 430 位?!讹L(fēng)俗通義》記載:“春秋時(shí)期齊國有敬君,原陳厲公之子陳完,謚為敬,又叫田敬仲,其支孫以謚號(hào)為氏。”源自姬姓、媯姓。《姓苑》載:“黃帝孫敬康之后。”
郟姓:主要源自:姬姓、羋姓。排名第 434 位。 位于懷姓之后,紅姓之前。《姓氏考略》注引《元和姓纂》云:“周成王定鼎於郟,居此者以為氏。望出滎陽、武陵?!?/p>
居姓: 人口約 10 萬, 排名第 436 位。源自杜姓、姬姓、媯姓?!多嵧ㄖ尽な献迓浴芬嗍蛰d,其注云:“(春秋時(shí))晉大夫先且居之后,以王父字為氏(按:先且居字霍伯,此當(dāng)以名為氏)。
薊姓: 人口約 10 萬, 排名第 439 位。據(jù)《路史》載,周武王姬昌擊敗紂王,滅了商朝,建立周朝,周武王立國后,敬仰先賢的功德,封黃帝之后于薊(今北京市西南角廣安門一帶)作諸侯,稱于薊侯,建立薊國,后為燕國所滅。
暨姓: 拼音讀作jì 、qì 人口約 8 萬,主要源自:姒姓、概姓。在《百家姓》中名列第345位。在現(xiàn)代他是極罕見的姓氏。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之外。
頡姓: 為少有姓氏人口約 1 萬,排名第 738 位。 位于日姓之后,瓊姓之前。頡姓來源主要有兩支,其中較早的一支與黃帝時(shí)的史官倉頡有關(guān),是由本身的名字而來的。
見姓: 人口約 7 千,排名第 826 位。 見姓主要源自姜姓、姬姓。 排名位于赧姓之后,產(chǎn)姓之前。
翦姓: 排名第 1000 位。 位于冰姓之后,覺姓之前。翦姓主要源自姬姓。郡望有長沙郡、范陽郡等,湖南桃源、常德、湘潭、上海嘉定、臺(tái)灣桃園、臺(tái)北、貴州等地均有此姓。
莢姓: 人口約 3 千,排名第 1034 位。 位于杉姓之后,荘姓之前。從分布來看浙江上虞、江西興國、安徽淮南、滁縣、上海、臺(tái)灣臺(tái)北、山西臨汾、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稽姓: 少有的姓氏,人口約 2 千,排名約為第 1102 位,位于且姓之后,潮姓之前?;罩饕醋枣π铡⒆有?。
凈姓: 拼音讀作jìng,排名第 1499 位,位于串姓之后,偏姓之前。《新編千家姓》亦收載;《姓氏詞典》據(jù)《新唐書》亦收。唐代有凈土。
蔣姓: 主要源自姬姓、子姓。位于蔡姓之后,余姓之前,人口約 660 多萬,蔣姓宋朝時(shí)期,蔣姓大約26萬余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34%,排在六十一位。是個(gè)古老、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據(jù)《元和姓纂》中記載,蔣氏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族。
賈姓: 源自姬姓,排名第 64 位。 位于韋姓之后,夏姓之前。宋朝至此1000年,賈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V形的態(tài)勢(shì)。
姜姓:姜姓源出神農(nóng)氏,排名第 54 位,我們知道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為姜是姜姓氏的主要來源,古時(shí)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在今天廣泛分布于中、朝、韓、菲、泰和世界各地?!稄V韻》注云:“姓也。出天水。齊姓,本自炎帝,居於姜水,因?yàn)槭稀?/p>
金姓: 出自少昊金天氏。相傳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排名第 62 位。 位于石姓之后,韋姓之前。
江姓: 拼音讀作jiāng 、gāng 人口約 380 多萬,江姓主要源自嬴姓、姬姓、子姓?!对托兆搿贰ⅰ锻ㄖ尽な献迓浴返人d,江元仲,名恩成,字元仲,為伯益之三子
季姓: 季姓主要源自姬姓、羋姓。排名第 112 位。 位于樊姓之后,莊姓之前。分布上據(jù)史籍《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記載,季氏的地望有魯國、壽春、渤海,說明季氏曾經(jīng)昌盛于今河北、山東、安徽一帶。
簡(jiǎn)姓: 排名第 129 位。 位于顔姓之后,駱姓之前。源自姬姓、嬴姓、羋姓。是一個(gè)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dāng)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二十四位
紀(jì)姓: 拼音讀作jǐ 人口約 140 多萬,著名人物有清朝的紀(jì)曉嵐,位于柴姓之后,焦姓之前。主要源自姜姓。
焦姓: 人口約 140 多萬, 排名第 143 位。主要源自姜姓、姬姓、媯姓、姚姓。據(jù)《通志·氏族略》、《廣韻》及《史記》所載,西周初周武王立國之后,封神農(nóng)氏后代裔孫于焦,建立焦國(在后世的陜州東北百步之遙的焦城),春秋時(shí)被晉國所滅,其后代以國為姓,遂為焦氏。
靳姓: 拼音讀作jìn 人口約 110 多萬,位于苗姓之后,柯姓之前。主要出自羋姓。據(jù)《風(fēng)俗通》、《通志·氏族略》及《古今姓氏書辨證》等所載,靳,春秋時(shí)楚地小國,后為楚大夫采邑,楚大夫靳尚之后,子孫以邑為氏。湖南有靳江河,源自湘鄉(xiāng)市大鳧塘,經(jīng)寧鄉(xiāng)縣,至黑石渡注入湘江,過楚大夫靳尚墓前,因此而得名。
吉姓: 拼音讀作jí 、jié 、qí ,人口約 64 萬,吉姓主要源自姞姓、兮姓、姒姓。據(jù)《元和姓纂》所載,西周時(shí)期,周宣王姬靜屬下有個(gè)賢臣叫兮甲,號(hào)尹吉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