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氏的淵源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個淵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時期齊國亢父邑,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
據(jù)典籍《戰(zhàn)國策·齊策》記載,春秋時期有個貴族受封于軍事要地亢父(今山東濟(jì)寧任城區(qū)南部),世稱其為“亢父”。
第二個淵源:源于姬姓,出自先秦時期衛(wèi)國大夫三伉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據(jù)典籍《風(fēng)俗通》記載,伉姓出自姬姓。
先秦時期,衛(wèi)國有個大夫居于三伉之地(今河南鶴壁滑縣沙店一帶),遂指地為姓稱三伉氏,時稱“三伉大夫”。
在史籍《元和姓纂》中記載:“三伉氏,春秋時衛(wèi)邑也。”又據(jù)典籍《說文解字》中的注釋,在古代,“杭”、“抗”、“亢”、“伉”四字同音通假,因此,三伉大夫的后裔子孫多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杭氏、抗氏、伉氏、三伉氏,后又有省去“亻”、“木”、“扌”偏旁簡筆為“亢”者,稱亢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源于姬姓,出自戰(zhàn)國時期燕國督亢之地,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
戰(zhàn)國時期,燕國有一地名為叫督亢,為燕國的富饒之地,史稱該地區(qū)為“膏腴之地”,其地域范圍以今河北省涿州市東南督亢陂為中心,圈括定興縣﹑新城縣﹑固安縣、高碑店市一帶的淶水流域平衍之區(qū)。
在督亢地區(qū)的古代住民中,很早即有以其地名為姓氏者,分稱亢氏、督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亢氏姓源繁復(fù),或長狄人、或西戎人、或晉國人、或韓國人、或燕國人、或秦國人,不可一論。
第四個淵源:源于子姓,出自五代十國時期宋國微子啟之后,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
微子,商末周初朝歌任(今河南淇縣),名啟,漢朝時期避帝諱改稱微子開。因其封國名微(今山西潞城),爵位為子爵,故稱“微子啟”。
在五代十國時期,微子啟的后裔被封在亢父之地(今山東濟(jì)寧任城區(qū)南部),其后代中亦有以封地名稱為姓氏者,稱亢氏。
第五個淵源:源于改姓,出自佐姓所改,屬于省旁簡化改姓為氏。
據(jù)典籍《中國姓氏大全》的記載,歷史上有佐氏,源出左氏,后有人加“亻”偏旁以別于其他左氏,稱佐氏,其后有改為亢氏者之后代,相傳亢氏至今。
第六個淵源: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琨都勒氏,亦稱喀穆都里氏,滿語為Kundule Hala,世居紅山(今吉林樺甸富爾山),后有蒙古族引為姓氏者。
第七個淵源:源于改姓,出自河南宜陽康氏家族,屬于因故改姓為氏。
相傳,今河南省宜陽縣石村鄉(xiāng)鐵爐村的亢氏家族,原來為康氏,后家境漸敗??凳献迦藨岩墒且驗榕c朱氏家族同居一村,有“豬吃糠”之嫌,故隨鄰村張深亢氏家族改為亢氏,以與朱氏家族抗衡。
因為“亢”字作為姓氏用字讀音為gāng(ㄍㄤ),諧音就是“鋼”,豬咬不動,可保康家無憂,由此遂成亢氏一族,世代相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