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領(lǐng)東郡的袁紹背景
引言:
初平二年曹操自河內(nèi)袁紹麾下引兵入東郡擊黑山,并于嗣后領(lǐng)東郡太守,在當(dāng)日看來,這不過是關(guān)東眾多割據(jù)事件中的一起,無足細說,而在著史者眼里,其作為史書中心人物曹操宰割州郡的起步,則可謂意義深遠,《魏書 武帝記》述其始末如下:
“袁紹與韓馥謀立幽州牧劉虞為帝,太祖拒之。紹又嘗得一玉印,于太祖坐中舉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惡焉。
二年春,紹、馥遂立虞為帝,虞終不敢當(dāng)。
夏四月,卓還長安。
七月秋七月,袁紹脅韓馥,取冀州。
黑山賊于毒、白繞、眭固反。十馀萬眾略魏郡、東郡,王肱不能御,太祖引兵入東郡,擊白繞于濮陽,破之。袁紹因表太祖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
在此之前的背景是:初平元年關(guān)東州郡起兵討董卓,從三個方向逼近洛陽:袁紹在河內(nèi),進軍方向是洛陽北的孟津小平津;張邈劉岱等在酸棗,進軍方向是洛陽東的轘轅口;孔胄在洛陽東南的穎川,袁術(shù)在洛陽南方的南陽,但袁術(shù)不久即移師魯陽,以孫堅領(lǐng)豫州刺史取代可能已經(jīng)死去的孔胄,進軍方向是洛陽東南的大谷口。曹操最初在酸棗附屬于張邈,汴水大敗后有感于自己的意見得不到酸棗諸將的采納,重新募兵之后,沒有回酸棗而是去河內(nèi)加入了袁紹麾下。
《三國志》于詳細列舉曹操在河內(nèi)袁紹麾下時與袁紹的種種沖突之后,敘入曹操引兵入東郡,雖然沒有正面說曹操是不滿袁紹因而謀求獨立發(fā)展,但言下之意是如此則是無疑。
《三國志》的敘述,本于王沈《魏書》,王沈描述的袁曹沖突,較《三國志》更為嚴重,甚至說曹操此時已經(jīng)有了要誅滅袁紹的想法[],對于是后的曹操下東郡,王沈也直指為不滿袁紹因而圖謀到黃河以南獨立發(fā)展勢力:
“信言于太祖曰:‘奸臣乘釁,蕩覆王室,英雄奮節(jié),天下鄉(xiāng)應(yīng)者,義也。今紹為盟主,因權(quán)專利,將自生亂,是復(fù)有一卓也。若抑之,則力不能制,祗以遘難,又何能濟?且可規(guī)大河之南,以待其變?!嫔浦?。”
陳壽和王沈?qū)⒊跗蕉瓴懿傧聳|郡的描述為是袁曹交惡因而曹操率軍脫離袁紹獨立發(fā)展勢力,史書的記載,大致如是。
由于袁紹后來與曹操爭奪政權(quán)失敗并被定義為漢朝亂臣賊子,后世史官對于曹操早年附從于袁紹的事實,做了很多掩飾,這已經(jīng)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而對于初平二年袁曹交惡和曹操脫離袁紹到河南發(fā)展勢力的記載,則未有懷疑者,歷來引之為實錄,然而今日考之史事,這種看法實有未達,茲述于后。 (一)曹操入東郡的袁紹背景
由于曹操是史書記載的中心人物,也是后世研究的重點,因而對于袁曹關(guān)系中的曹操一方
的活動,歷來知之甚悉,而對于另一方的袁紹的活動,則少有考察。這樣的通弊是,對于袁曹關(guān)系的看法,往往容易流于偏信曹操方面的陳述,而不能得出正確的看法。初平二年曹操下東郡同時的袁紹活動,我們不妨循以下思路進行考察:(1)在初平二年曹操由河內(nèi)東下東郡時,袁紹在做什么?
回答是:袁紹也由河內(nèi)東下了,袁紹在后來給漢帝的上書中是這樣說的:“又黃巾十萬焚燒青、兗,黑山、張楊蹈藉冀域。臣乃旋師,奉辭伐畔”。而高干及荀諶等威脅韓馥說的:“公孫瓚乘勝來南,而諸郡應(yīng)之。袁車騎引軍東向,其意未可量也。竊為將軍危之”,也可印證當(dāng)時袁紹軍確實是離開河內(nèi)前線,處在向東移動中。
(2)那么東下的袁紹軍最終停在了哪里?
回答是:延津?!度龂?袁紹傳》:“會卓西入關(guān),紹還軍延津”
(3)延津在哪?
回答:就在東郡。延津是黃河中段最重要的渡口之一,位置在東郡與河內(nèi)魏郡的交界處,可參看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東漢部分。
也就是說,在初平二年曹操從河內(nèi)下東郡的同時,袁紹的移動路線,實際和曹操是完全一樣的,因此史書所說的曹操渡河入東郡以脫離袁紹,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事,曹操是和袁紹一起進入東郡的。而以當(dāng)時曹操在袁紹麾下這一點而言,這一行動顯然也不可能是出自曹操意志的體現(xiàn),而是袁紹意志的體現(xiàn),曹操只是跟隨袁紹東下的。
(二)曹操領(lǐng)東郡前后的軍事活動
對于自己從河內(nèi)前線東撤,袁紹后來向漢帝解釋說:“又黃巾十萬焚燒青兗,黑山張楊蹈籍冀域,臣乃旋師,奉辭伐叛”,這里說了兩個理由,一個是兗州冀州的黃巾黑山農(nóng)民軍蜂起,使他不得不回師討伐。另一個則是張楊和匈奴單于于夫羅叛盟,離開河內(nèi)東下,他要從后追擊,具體可見《三國志 張楊傳》:“袁紹至河內(nèi),楊與紹合,復(fù)與匈奴單于于夫羅屯漳水。單于欲叛,紹、楊不從。單于執(zhí)楊與俱去,紹使將麹義追擊于鄴南,破之”。
以此對照《三國志 武帝紀》中記載的曹操活動:
“黑山賊于毒、白繞、眭固等反。十馀萬眾略魏郡、東郡,王肱不能御,太祖引兵入東郡,擊白繞于濮陽,破之。袁紹因表太祖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
三年春,太祖軍頓丘,毒等攻東武陽。太祖乃引兵西入山,攻毒等本屯。毒聞之,棄武陽還。太祖要擊眭固,又擊匈奴于夫羅于內(nèi)黃,皆大破之?!?/p>
這里所記載的曹操在領(lǐng)東郡前后的活動:攻破黑山于東武陽和攻破于夫羅于內(nèi)黃,與袁紹所述自河內(nèi)東下的目的相對照,真可謂合若符契,內(nèi)黃在冀州魏郡,曹操作為兗州東郡
太守,入魏郡作戰(zhàn),是受時為冀州牧的袁紹所指派無疑,《張楊傳》所述袁紹使鞠義攻破張楊于鄴南,與《武帝紀》所述曹操攻破于夫羅于內(nèi)黃,可能即是同一件事。東郡橫跨黃河,河北部分的大小,大約只有河南部分的一半,而曹操軍隊在這段時間里的活動地區(qū)濮陽,頓丘,東武陽,內(nèi)黃,卻是以河北為主,頓丘,東武陽,內(nèi)黃都在河北,只有濮陽在河南,東郡的郡治,原本就在濮陽,而曹操改治東武陽。這自然是因為袁紹主力在河北活動無疑,事實上史書記載的曹操領(lǐng)東郡期間的軍事活動,都可考慮是否存在袁紹軍隊的參與。
(三)王匡事件
以上討伐黑山和張楊的目的,只是書面上的原因,書面以下,還有袁紹所不能言的更重要目的,就是擴大私人勢力,這一點倒是今人所熟知的,不過今人往往只注意到袁紹的劫奪冀州,對于曹操領(lǐng)東郡的背景失于考察,因而忽視了袁紹勢力在兗州的擴展。
前面已經(jīng)說到,東郡是橫跨黃河的一個跳板,連接著黃河以北的冀州和黃河以南的兗州,從冀州南出爭中原,就要走東郡境內(nèi)的黃河中段的兩大渡口:延津和白馬津,后來袁紹攻打曹操,就是從這里過來的,眾所周知,袁紹的整體戰(zhàn)略,是要“南據(jù)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眾,南向以爭天下”,曹操入主東郡,就是為南向爭天下埋下的伏筆。
跟曹操情形類似的是鮑信,鮑信也是棄職回家參加討董的官員,在討董聯(lián)軍成立時領(lǐng)了一個將軍銜,沒有真正的根據(jù)地,汴水之?dāng)『螅ズ觾?nèi)投靠了袁紹,并在初平二年隨袁紹東下,最終被袁紹安插到了黃河下游冀州向兗州的另一個跳板:濟北國[]。一年后黃巾入兗州,刺史劉岱戰(zhàn)死,鮑信等擁曹操為兗州牧,并由袁紹上書推舉,這是初平二年事件的后續(xù)情節(jié)。
初平二年,以曹操領(lǐng)東郡和鮑信領(lǐng)濟北為表現(xiàn),袁紹勢力正在伸入兗州,而王匡事件,就在這種情勢下發(fā)生的。
王匡原為河內(nèi)太守,在聯(lián)軍討董時,受袁紹指揮作為聯(lián)軍前鋒進駐小平津,被董卓大敗,士卒離散,只好回家鄉(xiāng)兗州泰山郡重新募兵:
“收集勁勇得數(shù)千人,欲與張邈合??锵葰?zhí)金吾胡母班。班親屬不勝憤怒,與太祖并勢,共殺匡?!保ㄖx承《后漢書》)
王匡是先于袁紹回兗州募兵,還是隨袁紹一起東下兗州的,王匡為什么不回袁紹麾下而轉(zhuǎn)投張邈,史所不明,我傾向于是后者,這兩點是無關(guān)大節(jié)的,我關(guān)注的是王匡被曹操承袁紹意思攻殺,這一事所凸現(xiàn)的袁紹勢力伸入兗州后與張邈的摩插。
張邈是討董聯(lián)軍的發(fā)起者,也是聯(lián)軍兗州方面的實際負責(zé)人,在兗州有相當(dāng)聲望,王匡不
去投靠其他人而去投靠張邈,這應(yīng)該是重要的原因,然而王匡終于因此不能見容于袁紹而被曹操攻殺,這是張邈所不可能無動于衷的?!度龂?張邈傳》所記載的袁紹使曹操殺張邈一節(jié),應(yīng)該也是發(fā)生在這段時期:“袁紹既為盟主,有驕矜色,邈正議責(zé)紹。紹使太祖殺邈,太祖不聽,責(zé)紹曰:‘孟卓,親友也,是非當(dāng)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笔窌f袁紹要曹操殺張邈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張邈批評他有驕矜之色,以張邈的地位和他與袁紹的私人關(guān)系而言,這是難以想象的,真實的情況,只能是和王匡相關(guān)。
張邈,曹操,袁紹從少年時代起已經(jīng)是奔走之友,有深厚的情誼,夾在袁紹張邈之間的曹操,地位是比較尷尬的,局勢迫使他在兩個朋友之間作出一個抉擇,從政治站位來說,他站在袁紹一方,然而從私人情誼出發(fā),他卻不愿意與張邈決絕,所以他可以攻殺王匡,卻終究拒絕了對張邈下手。
這種私人情誼能抗拒政治利益多久?在張邈的腦海中,這是一個盤旋不去的問題,興平元年,王匡事件再次發(fā)生,呂布脫離袁紹麾下,經(jīng)過兗州時與張邈握手訂交,袁紹聽說后極為怨恨。此時張邈選擇了先下手為強,乘曹操東征徐州時奪取了曹操的兗州根據(jù)地,于是兩人終成不共戴天之勢。這種結(jié)果,大約是初平二年的曹操所始料未及的。
作者: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關(guān)資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關(guān)于我們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載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