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塘李氏家族人口的發(fā)展、支派形成和居住的分布
高塘李氏家族人口的發(fā)展、支派形成和居住的分布,高塘李氏家族人口的發(fā)展、支派形成和居住的分布1、人口的發(fā)展高塘李氏是人口繁衍興旺
高塘李氏家族人口的發(fā)展、支派形成和居住的分布
1、人口的發(fā)展
高塘李氏是人口繁衍興旺的家族,九修譜世系目一本,把各代男性的名字分支派錄上,并把歷代男性人數(shù)的多少進行了統(tǒng)計,現(xiàn)將各代人數(shù)多少列表抄錄如下:
世次
該代人數(shù)
世次
該代人數(shù)
始祖
1人
十一代
48人
二代
2人
十二代
62人
三代
1人
十三代
130人
四代
3人
十四代
274人
五代
6人
十五代
564人
六代
11人
十六代
1043人
七代
27人
十七代
1371人
八代
48人
十八代
1526人
九代
69人
十九代
1698人
十代
74人
二十代
1870人
高塘李氏家族后人的發(fā)展各支派并不平衡,彥銘一支后發(fā)展最旺,其中又以彥銘下的七代志榮,八代紹武最發(fā)。至十八代,紹武一支人口達1118人,占高塘李氏該代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二,彥泰一支至九世止。彥實支二十代僅29人,彥聰支至二十代僅四人。這幾大支后人較少,主要是八代、九代、十代、十一代先人亡故或無嗣的較多。參看“明清時期湘潭高塘李氏分支系列圖表”,便知族人人口發(fā)展的概況。
2、支派的形成
隨著世代的延伸,人口的發(fā)展,家族之中親疏形成。到清朝康熙年代,李氏族人大多家業(yè)興旺,族人各戶捐錢建起了高塘李氏宗祠,捐田為宗祠族產(chǎn),祭祀始祖及其以后有影響的人物,隨后各支派也建起各支派的小祠堂,祭祀各支派的祖先。我們家屬若川支,是以我們的直系先祖十四代若川來命名的,祠堂設(shè)在和尚坳里,民國卅七、八年仍有祭祀活動。若川之兄中行,他的后裔也成為一個支派,同樣建起了他們的祠堂,并擁有一定田屋山族產(chǎn)。高塘李氏家族各支派全都如此,因此各支派系列自然地形成了。
3、居住的分布
始祖李祥奠基于高塘,隨著人口的發(fā)展,居地隨之擴大,擴大各支派先人居住何地,九修譜沒有記載,故無法準確考證。根據(jù)葬地和居地相距不遠的規(guī)律,經(jīng)過對九修譜邦字派(十五代)的查閱,顯現(xiàn)了先人居住的大致情況,請看下表:
來儀支
二都肖山塘、牛角彎一帶
鳴皋支
饗塘一帶
云卩皆支
二都畔田灣黃荊壩 一帶
次梅支
七都三甲東華塘、老鴨沖
仰文支
四都一甲周家垅、蔡家壩
金盆灣一帶
靈昭支
二都十甲左家山
于野支
五都蛇形山二都麥田一帶
紹憲下
直臣支
四都、五都、六都
三捷支
丁塘彎、巷子塘一帶
扶九支
二都木魚山夢田、杉樹山
北兆支
左家山一帶
羔群支
豐盛塘、小栗塘、茅塘沖
秀祖下
音黃支
十七都木形山,四都唐家山一帶
繼文支
天鵝山一帶
霍山支
四都饒家灣一帶
友支
二都、七都
六飛支
四都大塘彎二都橫塘
葛仁支
七都五甲
宜吉支
善化六都二都小栗塘
復(fù)周支
七都五甲梁箭壩、黑石頭、清明塘一帶
遷御支
小栗塘一帶
紹琦下
羽長支
龐家沖一帶
若玉支
寧鄉(xiāng)四都九區(qū)大栗塘
于添支
黃彼沖如云巷一帶
風祖下
紹惟下
允聯(lián)友
劉家田一帶
注:一、紹武下、紹惟下……表示以下為該大支的小支
二、都甲是清朝和民國時期農(nóng)村的行政單位,例如土段 西塘一帶是二都十甲。
九修譜遺文、建置、遺跡幾文中,也講到了少數(shù)先人的確切住址。遺文載九房分約,紹武住黃彼沖,紹芳、紹冠住彎子沖,紹鼎紹良住新田,紹魁住橫塘沖。遺跡一文中講到丁家沖是十代騰芳的住所,也是十三士鯁始修族譜之所。金盆灣曾有一幢擬萬樓,是十三代先人天象的住所,鴨婆垅是清朝乾隆壬子舉人家福的住所,橫塘是霍山支家震的住所,黃荊壩是子厚支之純的住所,上山塘是若川支光柄晚年從戒處。其他像蔡家壩雙箭樓等幾處大屋民國期間都是李氏先人居住著。
總之高塘李氏族人歷代大多居住在高塘、塔嶺方園幾十里的范圍內(nèi),少數(shù)族人或為官、或經(jīng)商或從軍去鄰縣、鄰省也有一些,九修譜中有一些記載,情況復(fù)雜、恕不續(xù)載。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發(fā)表評論
寫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條評論
{{item.userName}}
發(fā)布時間:{{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復(fù)
舉報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賀氏家族的起源、人口和分布情況
首先,賀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的賀國。周武王的后裔公子燮,在周成王的任命下成為賀國的司馬。公子燮是周成王之子,也是周武王之孫。他曾經(jīng)參與過周朝和商朝之間的戰(zhàn)爭,并在牧野之戰(zhàn)中立功。他在死前被封為賀侯,建立了賀國。賀國是西周時期的一個小諸侯國,位于今河南新鄉(xiāng)西北。賀國后被楚國所滅,其子孫以國名為氏,即賀姓的最早支系之一。第二,賀姓的另一個支系可以追溯到晉國。晉文公兒子晉悼公曾經(jīng)任命公子重耳為太子,在晉悼公死前任命為賀君。賀君后被封于賀邑,其支庶子孫遂以封號或邑名為氏,即賀姓的第二個支系。第三,賀姓的第三個支系可以追溯到戰(zhàn)國時期的韓國。韓昭侯的后代韓非,在韓哀侯的任命下成為賀君。賀君后被封于賀邑,其支庶子孫遂以封號或邑名為氏,即賀姓的第三個支系。根據(jù)2020年的全國姓名報告顯示,賀姓在全國共有約260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16%,排名第92位。其中男性占比51.4%,女性占比48.6%。賀...
· 《湯家村》的形成和發(fā)展
本人是業(yè)余電腦愛好者,于2000年3月,以家庭娛樂形式建立《湯家村》網(wǎng)站,經(jīng)過一年后,訪問者不少,特別是全國各地湯氏宗親提出寶貴意見,要求建立《湯氏族譜》,以便下一代湯姓能了解我們的祖宗。于2001年5月18日完成并開通《湯氏族譜》網(wǎng)站(),主要資料來源于1992年漳州(閩、粵)湯氏宗親聯(lián)誼會編制的《湯氏族譜》一書,資料由福建龍巖一中湯道桪老師提供。2002年2月,收到來自江西武寧的湯麒麟宗親用電子郵件發(fā)送來的一本江西武寧《湯氏宗譜》;2002年3月,又收到來自臺灣屏東的湯嵐宗親郵寄來的一本《南京湯氏族譜》精裝本。2002年3月18日,《湯氏族譜》又進行改版,逐步將全國各地的《湯氏族譜》內(nèi)容摘要放在網(wǎng)上,讓大家共享,為湯氏的后人更加了解我們的湯氏起源及祖先。2002年7月,根據(jù)不少湯氏親友和網(wǎng)友的意見,認為《湯家村》內(nèi)容較多,主題不突出,本人也有同感,因《湯家村》原是本人家庭娛樂網(wǎng)站,不打...
· 瓜爾佳氏家族分布瓜爾佳氏的主要居住地介紹
瓜爾佳氏分布:瓜爾佳氏,滿族姓氏,為滿族八大姓氏之一。瓜爾佳氏按不同的地區(qū)有蘇完瓜爾佳氏(蘇完尼瓜爾佳氏)、安圖瓜爾佳氏、葉赫瓜爾佳氏、烏喇瓜爾佳氏等分支,入關(guān)后又有鳳城瓜爾佳氏、金州瓜爾佳氏等分支。瓜爾佳氏是女真族加古部落的稱謂,一作瓜爾佳,后訛稱為夾谷氏。而他們就以部落名稱為姓氏,到明朝末期正式稱為瓜爾佳氏。在宋朝時期,北方女真族立國為金,與當時的北宋王朝分庭抗禮。而金國中多有夾谷氏,所以夾谷氏名盛一時。現(xiàn)在上海,沈陽等地有人姓夾谷復(fù)姓。夾谷氏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丹東岫巖偏嶺鄉(xiāng)滿族瓜爾佳氏(關(guān)氏),原居長白山區(qū),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由京拔駐丹東岫巖。到清末民初,改支瓜爾佳氏(關(guān)氏)人口逾千,國民政府對滿州旗人政策放寬,允許并鼓勵其到吉林和黑龍江等地荒墾,因此大批瓜爾佳氏(關(guān)氏)人口開始向北遷移,主要有黑龍江的齊齊哈爾、雙城堡、富錦縣、依蘭縣和嫩江縣,吉林...
· 封氏人口現(xiàn)居住地
安徽定遠縣封莊村,封氏后裔(渤???紫泥堂)這個支系的一世祖是封公起還從江西瓦礫壩遷至廬州(今合肥市)。后廬州被起義軍張獻忠部攻破,起還公又帶傷避亂隱居于合肥東北鄉(xiāng)下。建立了封家土(即今封土)村起還公從此投筆務(wù)耕,其子即二世祖~祖源~祖遠~祖暹~祖德也隨之而來。由于起還公善理農(nóng)功,家計漸饒。又新購田產(chǎn),建封溝埂村,供祖遠公及其后裔居住經(jīng)營;建封家莊(既今封莊村),供祖暹公及其后裔居住經(jīng)商。而祖源,祖德二公仍留在封土及附近繁衍生息。據(jù)后來的發(fā)展推斷,祖源,祖德二公家族的的重心逐步轉(zhuǎn)移到今天的封大郢。迄今封大郢是本支系保持百分之百純封姓族人居住的唯一自然村落。二世祖兄弟四人分別在封土,封大郢,封溝埂,封家莊(今封莊村)等處繁衍生息,至同治五年即公元一八七零年前后,以達七十余戶,數(shù)百人口,百年之后的今天,(包括未入本次三修譜的外地人?。┮言拥浇袂簦Ф嗳丝?。從一世祖起還公算起,已繁衍到第十...
· 沉香的產(chǎn)地分布和形成過程
沉香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樹脂的木材,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福建等地,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之功效,常用于胸腹脹悶疼痛、胃寒嘔吐呃逆、腎虛氣逆喘急等癥,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沉香的產(chǎn)地分布和形成過程吧!沉香的產(chǎn)地分布沉香的主要產(chǎn)地為廣東、海南、廣西、福建等地,喜生于低海拔的山地、丘陵以及路邊陽處疏林中。沉香的品種分類1、熟結(jié):樹木死后,樹根樹干倒伏地面或沉入泥土,風吹雨淋,經(jīng)年累月,慢慢分解、收縮而最終留下的以油脂成分為主的凝聚物。如《本草綱目》記,“其積年老木,長年其外皮俱朽,木心與枝節(jié)不壞,堅黑沉水者,即沉香也”。2、生結(jié):樹木在活著的時候形成的香結(jié)。刀斧斫砍、蛇蟲動物嚙噬等外力引起較深的傷口后,香樹會滲出樹脂以作自我防護,從而在傷口附近結(jié)香。3、脫落:枝干朽落之后又結(jié)出的香。4、蟲漏:由于樹蟲、細菌等對樹木的蛀蝕而形成的香。沉香的形成過程沉香木其實...
關(guān)于我們
關(guān)注族譜網(wǎng)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guān)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