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門峽喜迎海峽對岸親人尋根祭祖大會
河南三門峽喜迎海峽對岸親人尋根祭祖大會,來自大陸24個省市及寶島臺灣的200余郭姓族人齊聚河南三門峽,展出從明清起記載千
來自大陸24個省市及寶島臺灣的200余郭姓族人齊聚河南三門峽,展出從明清起記載千年家族傳承的全國郭氏家譜百余套。通過對譜,很多異地郭姓后裔找到了共同的祖先。8日上午,與會郭姓族人還在得姓始祖虢國國君墓地——虢國博物館舉辦了甲午年海峽兩岸郭氏宗親祭祖大典,來自全國各地的200余名郭氏宗親統(tǒng)一著周制禮服,以周禮祭祖。
活動的主要主辦方之一中華郭氏網創(chuàng)辦于2007年,最初由安徽、上海等地少數(shù)郭姓網友發(fā)起,經過多年發(fā)展,已發(fā)展成為中華文化促進會主管,全國上千萬宗親交流信息、組織聯(lián)誼的主要平臺,臺灣、香港、東南亞等地的宗親組織也通過該網與祖國大陸宗親取得了聯(lián)系。通過網絡,使流傳在全國乃至海外的大量宗親組織得以聯(lián)系并交流信息,最終促成了此次展覽。
中華郭氏網站長、三門峽海外聯(lián)誼會副主席郭在權說:“三門峽是西周虢國的所在地,也是郭氏得姓的主要源頭。此次百余本家譜從海內外各地匯聚此地,宗親得以按譜尋根,可謂是虢國后裔三千年后的第一次聚首!”
臺灣宗親郭謙賢也是通過此次家譜展展出的家譜找到了數(shù)百年前分野的宗親。“我祖籍是四川資中,我父親1989年回大陸取回了家譜,但川譜記載的歷史只到13世祖郭世益,此前的歷史不清楚。我通過中華郭氏網這個平臺,通過發(fā)帖、加QQ群等方式,終于在湖南桂東貝溪郭氏宗譜中找到了始遷祖世益的名諱。”通過網絡接譜,郭謙賢有明確記載的家族歷史上溯到了唐宋時期。
三門峽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楊鴻星說,發(fā)源于三門峽的郭姓是當今排行第16位的大姓,目前全球有近2000萬人,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努力將郭姓發(fā)源地這一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成三門峽另一張文化名片。
與郭謙賢有類似經歷的還有馬來西亞宗親郭美慧,她的祖先百年前從廣東來到南洋,只知道故鄉(xiāng)是“潮州潮安鳳廓鄉(xiāng)”。通過聯(lián)系中華郭氏網管理人員,她與老家潮州的宗親郭桂秋取得了聯(lián)系,經過三天的實地查找,郭美慧與當?shù)氐募易迦〉昧寺?lián)系。
活動現(xiàn)場還展出了郭子儀家族墓志、碑銘拓片、歷史名人郭氏家譜題字、郭氏宗親書畫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近日,海峽對岸的孔子后裔大陸尋根問祖
1949年,還是學生的孔祥祺輾轉山東、廣州、廈門、澎湖,一路顛簸來到臺灣,任軍職的父親帶著弟弟也隨后抵臺。他們這一支是為數(shù)不多把族譜帶到臺灣的孔姓族人。1995年4月25日,孔子第75代孫、時任山東曲阜孔子博物院院長的孔祥林到臺灣舉辦“孔子故鄉(xiāng)4000年文物大展”,由此認識了孔祥祺。得遇故鄉(xiāng)宗親,孔祥祺萌發(fā)了尋找臺灣孔子后裔的念頭。從大陸遷至臺灣的孔子后裔可追溯到清朝康乾年間,早前這些后裔僅被記錄在各支系族譜中,從未被錄入過總譜。這些孔子后裔主要來自臺灣屏東、龍?zhí)?、桃園等地,分屬二十多個支派。其中,最早從大陸遷至臺灣的孔子后裔可追溯至清朝嘉慶年間(1796~1820年)。當時他們帶著孔子的畫像和祖先的牌位,由福建上杭和永定遷至臺灣屏東??椎峦f,經初步考證,屏東地區(qū)的孔氏族人是浙江衢州派長支的后裔,現(xiàn)大部分從事農業(yè)或漁業(yè)生產??匆娍仔站痛螂娫捲儐査褜扇倌陙砩⒕优_灣各地的孔氏子孫并非易事...
· 尋根尋親人親房,
請問有現(xiàn)在的湖南邵東縣黃陂橋老屋金,魁公后裔,才俊公后裔,金鳴錠,文登,世滿,應利,正委,承諫,奉享,王氏之后,有四子,長房,金維開,二房,金維闐,三房金維閔,屬我們重慶江津柏林支,四房金維閨。胡氏我們現(xiàn)的字輩,鳴,文,世,應,正,承,奉,維,朝,廷,治,盛,隆,和,教(慶),化(貼)翔(謀)括號里是湖南字輩,這些長輩都生于原湖廣省寶慶府,金家橋,老屋金的后人。這些都是經過湖南老家的族人審核過,情況屬實。請與我聯(lián)系,長房,二房和幺房現(xiàn)杳無音訊,本人金教友現(xiàn)居重慶江津柏林,電話17782356716即刻掃碼,參與金氏家族話題討論!
· 尋根|臺灣應氏宗親來河南平頂山尋根祭祖
(家譜國際訊)3月15日下午,世界應氏宗親總會秘書長應振泉陪同臺北市應氏宗親會常務理事應君國、格蘭國際旅行社董事長應福民等一行4人來平頂山尋根祭祖。臺灣應氏宗親來河南平頂山尋根市臺辦獲悉后,積極聯(lián)系市文物局、市文聯(lián)、市博物館相關同志與他們一起座談交流,向他們詳細介紹了平頂山市的基本情況及我市作為應氏姓氏文化發(fā)源地的歷史淵源等。應福民表示,擬于7月份帶領臺灣應氏宗親來平頂山市舉行尋根謁祖參訪活動,讓更多的后輩子孫記住根在這里。并希望為應氏文化的建設和推廣貢獻一份力量。臺灣應氏宗親來河南平頂山尋根平頂山市臺辦主任李福林對應氏宗親來平尋根表示歡迎,希望以尋根活動為契機,不斷加深兩地同胞親情,推動交流互融。3月16日,應振泉一行來到應國墓地遺址進行了祭祖儀式,應氏宗親通過誦讀祭文、敬獻祭品深切地表達了對祖先的緬懷之情。臺胞應君國說,此次尋根,一是來祭拜,二是來認祖;第一次回到祖籍地,深切感受到了宗...
· 故都祭祖尋根淮陽
“陳氏遍天下,淮陽是老家;陳氏八千萬,始祖皆胡公?!标愋兆訉O遍布海內外,一本千枝,根在淮陽。2014年10月15日,世界各地的陳氏后裔榮歸故里,共同祭奠始祖陳胡公3100周年誕辰。我有幸與貴州懷莊酒業(yè)集團董事長陳果宗親一行10余人,于2014年10月14日從貴陽出發(fā),前往河南淮陽參加盛典。有了一次刻骨的“故國”之旅,有了一次祖居地尋根之幸,有了一次踏上先祖曾創(chuàng)下無尚輝煌的這片土地,追尋祖宗遺跡之機緣。當天到達新鄭機場已是下午5時許,陳果宗親為圓一行宗親拜謁皇帝故里之心愿,雖自己已曾拜謁,但仍特意安排繞道皇帝故里。黃帝故里位于河南省新鄭市區(qū)軒轅路,是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出生、創(chuàng)業(yè)、建都之地。黃帝故里自漢代建軒轅故里祠以來,歷史有毀有修。明代隆慶四年修葺,于祠前建“軒轅橋”;清康熙五十四年新鄭縣知事許朝術于祠前立“軒轅故里”碑;后又經2002年和2007年兩次大的擴建,形成現(xiàn)在的黃帝故里景區(qū)...
· 分宜尋根祭祖記
欣逢盛世,民富國強。念我黃氏,明初太常。我族先祖,遭劫靖難。舍身取義,青史流芳。上天庇佑,古彭遺脈,薪火相傳。光陰荏苒,歲月滄桑。阡陌桑田,星移斗轉。族眾繁衍,四海散居。銘記先族,教化后人。理清脈絡,奉典祭祖。分宜尋根,涕淚漣連。雖已昭雪,魂歸江南。后人銘記,承前啟后。光大我族,春秋相沿。癸巳蛇年10月3號下午,族親坤倫,傳真,坤彬,其瑞等一行五人,從黃壩出發(fā),一夜行車,于次日下午5時許到達分宜縣城。不顧奔波困頓,馬不停蹄尋找族親黃伏海,幾經展轉周折,在601廠找到黃伏海,不勝唏噓,悲喜異常,不覺慨嘆歲月無常,恍如夢回老家。屈漆長談,拜讀家譜,理清枝系,世系相同,確認古彭一脈,祖居分宜,乃黃太常侍卿之遺脈。之后一起去跪拜子澄公紀念堂,獻上族眾永遠的銘記。癸巳蛇年十月黃其光
關于我們
關注族譜網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