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祠堂秀色 話民俗風情,的曾氏祠堂
賞祠堂秀色話民俗風情,的曾氏祠堂,客家人聚族而居,族必有祠。在封建社會,宗祠是人們商討全族大事、制定鄉(xiāng)規(guī)民約
客家人聚族而居,族必有祠。
在封建社會,宗祠是人們商討全族大事、制定鄉(xiāng)規(guī)民約、祭拜祖先等民俗活動的地方。用始興縣政協(xié)副主席廖文的話說,宗祠是古代一個家族政治、文化、活動的中心。宗祠規(guī)模的大小,不但反映出該宗族經濟實力的強與弱,而且也顯示出社會地位、經濟地位的高低。從建筑角度而言,不論是總體結構還是細部雕飾,宗祠處處體現著封建的倫理和法度。
近日,本報尋找粵北古建筑報道小組走進位于始興縣城西北3公里東湖坪村的曾氏宗祠,嘗試從一磚一瓦中讀懂這座古建筑。
看門道小小抱鼓石蘊含大學問
曾氏宗祠主要由前廳、中廳、后廳等構成。大門又叫平安門,是進入宗祠的主要通道。門楣向前一塊石匾額,內有正楷浮雕“曾氏宗祠”四個大字,正面和左右兩面浮雕纏繞的枝葉,意為枝繁葉茂、人丁興旺。
門前兩旁的須彌座上有兩個抱鼓石(如圖① 吳夢雁攝)。廖文告訴記者,在始興民居建筑中,只有宗祠大門才能設置抱鼓石,它是功名的標志。而且,唯有族中有人被朝廷正式封過官爵的,其宗祠大門才可設置抱鼓石。曾氏宗祠的抱鼓石上,仍清晰可見“封官賜爵”的圖案。
只見圓形石鼓的鼓環(huán)為凸出的“瑞獸頭銜環(huán)”,瑞獸守在門口,張大嘴巴,仿佛要將一切一口吞掉,取辟邪擋煞之意。左邊的抱鼓石正面雕刻有四方形的花瓶,瓶中插有三把戟,由蓮花綁著,寓意四季平安,連升三級;外側面雕刻有圣旨卷軸,內有狀元郎,意為“金榜題名、狀元及第”;內側面有大鳥、祥云,意為“大鵬展翅,前途無量”。右邊抱鼓石的正面雕刻有圓形花瓶,瓶中桂花盛開,樹枝上串著一頂烏紗帽,寓意“花開富貴,步步高升”,左側面有麒麟、蝙蝠、祥云,意為“吉祥如意,洪福齊天”,右側面有圣旨卷軸,內有狀元郎、梅花鹿,意為“狀元及第,加官進祿”。
單單是大門前的抱石鼓便有諸多講究,這不禁讓人感嘆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曾氏宗祠:賞祠堂秀色 話民俗風情溯源頭
放木排發(fā)家的曾氏家族
古代對于宗祠的建立有著嚴格規(guī)定。一般情況,士庶不得立家廟(即宗祠),到了明代,才開始準許庶人立始遷祖宗的宗祠。
曾氏宗祠建于清朝道光年至同治年間,由當時曾氏家族集資而建,占地面積達2489.83平方米。該建筑坐西向東,是為了紀念本宗族由粵東地區(qū)遷徙而來。
明代正德年間,曾仲清、曾仲仁兩兄弟帶著侄子曾法海、曾法雄,從廣東嘉應州鎮(zhèn)平縣(今廣東梅州蕉嶺縣)遷到始興東湖坪。
那時的東湖坪是一處雜草叢生的沙壩地,叔侄4人不畏艱難,開荒種地,搭建草房定居下來。經過500多年的繁衍生息,當初的4人已發(fā)展至今天在村里常住人口130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90%多,另有早年搬遷到外地的無法計算。
那么,曾氏是如何發(fā)家的?“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當時,始興大部分有大房子的人都是靠放木排發(fā)家致富的?!绷挝囊徽Z道破。
東湖坪緊鄰墨江,村民們從山上伐木后,將木頭運至墨江,順流而下,經由墨江、湞江、北江、珠江,三天兩晚后,東湖坪的木頭便能到達廣州。
放木排能夠發(fā)家,但并不足以推動曾氏家族社會地位的崛起。
清朝時期,當地一名曾氏族人名叫曾履和,他正是以放木排為生,為人爽直善良,勤奮厚道。經商發(fā)財后,曾履和在佛山開店做生意。那時候,佛山、肇慶一帶旱災水災連年不斷,清朝政府財政捉襟見肘,身處當地的曾履和變賣了所有家產,扶危濟困。幾年下來,自己卻一貧如洗。當地的老百姓、官員甚是感動,并將情況上奏朝廷。不久,放木排的曾履和被封正五品官——奉政大夫。始興的曾氏家族也由此顯赫起來。
曾氏宗祠:賞祠堂秀色 話民俗風情
講規(guī)矩
從“高抬貴腳”到“靠邊站”
記者剛跨進曾氏宗祠大門,廖文便豎起大拇指稱贊道:“入對了門?!?
他解釋說,所謂“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古人特別講究規(guī)矩。一個人,不論是在家庭還是社會,不懂規(guī)矩可混不下去。特別是在宗祠,步步講規(guī)矩,走錯了可是要挨打的。以入門為例,按照“男左女右”的傳統(tǒng),男性抬左腳,女性抬右腳,不能踩到門檻,而是要“高抬貴腳”一邁而過。
跨過又高又厚的門檻便進入前廳,兩個木金柱與兩根石質檐柱代表春夏秋冬,叫做“四季平安柱”。中廳、后廳以及左右跨院走廊的立柱共有22根,代表十天干、十二地支,蘊含天地人和、興旺發(fā)達之意。
中廳面闊10.6米,進深8.9米,為議事廳。但凡族中大事,均在此商議決定和宣布。
“科舉考試中高中的人要在中廳穿官服、戴官帽,此時鑼鼓喧天,全族人都會到宗祠見證這光宗耀祖的時刻?!绷挝恼f,“這儀式看似向祖宗匯報,其實是要給活著的人看。族人會紛紛教育自家孩子,向高中者學習?!?
后廳也叫神廳,供奉著曾氏祖先。廳內設有八仙桌,每逢重大節(jié)慶吃飯時,族中最有身份的8人便被安排在此用膳。官場上的“靠邊站”一詞也正是由此而來。何解?吃飯時,后廳的8人分別有3人伺候,天熱時一人負責扇扇子、一人負責抹汗、一人負責盛飯。中廳安排兩桌,在此吃飯的人地位稍差,沒有負責扇扇子的仆人,每人分別有兩人服侍。前廳安排三桌,在此吃飯的人沒有人伺候。其余人等則不設座位,吃大鍋飯,各自盛好飯后走到邊上站著吃。這正是“靠邊站”。
隨著時間流逝,古老的祠堂文化正逐漸被遺忘,曾氏宗祠則作為東湖坪名俗文化村內的重要景點,迎接著八方游客。廖文說,希望借旅游之名發(fā)揮宗祠的教育功能,讓傳統(tǒng)孝文化、儒家文化在此得到傳承和發(fā)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發(fā)表評論
寫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條評論
{{item.userName}}
發(fā)布時間:{{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復
舉報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三話班氏之祠堂
談姓氏文化,總離不開家族祠堂,祠堂在家族文化傳承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祠堂首先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供奉祖先牌位,傳承一脈,同時也是處理宗族重大事務的地方,包括婚喪嫁娶,以及商議宗族相關大事。古時朝廷有太廟,家族有家廟,也叫祠堂,自南宋朱熹首立祠堂之制始。不過都是貴族大家才有能力建祠,普通貧賤之族是無力修建的,至明嘉靖年間方詔許民間建祠。一姓有大宗、小宗、遠宗之分,故祠堂亦分宗祠、支祠,由于年代久遠,漸漸混淆,后統(tǒng)稱宗祠。祠堂的出現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地方。其善處在于聚一族以興盛,血脈相沿,集腋成裘,繁衍不斷,興建家學,賑貧吊孤,扶危濟困,眾志成城,并形成優(yōu)良的家風,具有約束行為的道德典范,對促進社會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和積極的作用。其不善處在于祠堂族長權力過大,封建思想濃郁,干涉家庭事務,規(guī)范婦道,約束子弟,凡有觸犯族規(guī)者,輒行私刑,逐出宗族,既是道德法庭,也是思想監(jiān)獄?,F如今祠堂意義不同...
· 蘭氏祠堂對聯賞析
祠堂對聯北泉御史聲威壯浙派殿軍品位高上聯:明朝進士藍田,號北泉,山東即墨人,官至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性耿直,對不法之事則直言糾劾,聲震一時,有《北泉集》;下聯:明朝末年進士蘭瑛,擅山水,早年風格秀潤,后漫游各地,風格變?yōu)樾燮嫔n老。又工人物、花鳥、蘭竹,骨力峭勁,各具意態(tài)。世人稱他“浙派殿軍”。吟詠鏗鏘,騷人望重文章氣節(jié),夫子名尊上聯是:明朝末年畫家蘭元威的室典;下聯指:宋朝進士蘭奎,官博士,受詔校于福州,以文章氣節(jié)名,學界稱他“蘭夫子”。
· ?成氏祠堂
大名成氏的先祖系明初山西洪洞遷民,始祖成興占籍大名縣舊治鄉(xiāng)宋曲村,后世遂稱大名人。成氏祠堂,俗稱“成家家廟”,位于北大街路西,為清順治首輔大臣成克鞏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成氏祠堂面積僅五分左右,臨北大街為大門,大門為歇山式屋頂,兩側有兩尊漢白玉石獅子,高約2米,呈坐姿狀,雕刻精美,生動傳神。進大門西行不遠,北即為成氏祠堂,祠堂五楹。拾階而上,祠堂內擺設有成氏歷代祖宗神主牌位和成基命畫像,族人按時祭祀。成基命畫像為坐像,真人大小,帶烏紗,著明代官服,面目慈祥,與史傳所載成基命“性寬厚,每事持大體”相符。1953年,成氏祠堂改作大名鎮(zhèn)城關供銷社,成基命畫像被成氏后人攜去珍藏。1968年,祠堂被拆毀。今地址尚在,改建為民居,原祠堂舊貌無存。大名成氏,在明清時期是大名府的名門望族,成基命、成克鞏父子在明清兩朝為首輔重臣,其后子孫累世仕宦,從無間斷,是中國歷史上不多見的文化世家。自成興遷徙大...
· 白氏祠堂
白家祠堂位于辛店鎮(zhèn)辛店街,坐北面南。大門為牌坊式三券門,頂用琉璃瓦覆蓋。門內向后為大殿,坐落在高臺上。面闊三間,前出廊,硬山式建筑,灰瓦頂,正脊中間飾寶塔,兩端為吞脊龍吻。檐下平板枋上有木雕裝飾。西廂三間硬山建筑。院內存明、清碑刻4通。此祠堂大門匾額為“樂天祠”,墻上有“樂天故里”碑,為后刻立,主要是慕白居易為辛店名人之名,實際是白氏祠堂。白氏祠堂為第二批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佘氏祠堂
漕川佘氏祠堂位于馬鞍山市含山縣運漕鎮(zhèn)漕川社區(qū)上大街43號。佘氏祠堂建于清代,坐東朝西,原為三進,一進在“文革”中被拆毀。現二、三進保存完好,尤以二進建筑考究,氣勢恢宏,其梁柱有鏤雕、浮雕、彩繪人物、花草、禽獸、纏枝、祥云等圖案,雕刻細膩精美,形象栩栩如生,該祠堂是徽派建筑文化和江北建筑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它為研究這一時期南北文化交融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佘氏祠堂其建筑宏大壯觀,結構嚴謹科學,反映出古代高超的建筑技術。在其梁柱大多刻有人物故事、草蟲花鳥、珍禽瑞獸等圖案,雕刻采用鏤雕、圓雕、浮雕等工藝,其雕刻細膩、工藝精湛,反映了古代工匠極高的藝術水平,具有較高的考古價值和文化價值。漕川佘氏始遷祖明獲公,自明朝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從皖新安巖寺遷來運漕定居,經200多年,后人陸續(xù)入遷、繁衍、人丁逐漸增多。至清朝康熙年間,人口有數千之多。時逢國運昌盛,提倡修譜建祠,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
關于我們
關注族譜網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