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
人類及哺乳類皮膚的構(gòu)造
哺乳類皮膚分為以下的二層:
表皮,防止水分滲入,以及做為阻隔致病原的屏障,避免感染。
真皮,供皮膚上的皮膚附屬器可以在固定的位置。
表皮
表皮是由皮膚最外層組織所組成,是身體表面的保護層,可以維持體內(nèi)的水分,并且避免致病原進入體內(nèi)。表皮是由分層的鱗狀上皮組織組成 ,其中包括基底層的 角質(zhì)形成細胞 ( 英語 : keratinocytes ) 。
角質(zhì)形成細胞 ( 英語 : keratinocytes ) 是表皮最主要的細胞,約占95% ,其他的細胞有 默克爾細胞 ( 英語 : Merkel cell ) 、黑素細胞及朗格漢斯細胞。表皮可以再分為以下幾層(從最外層開始列) :
角質(zhì)層
透明層 ( 英語 : Stratum lucidum ) (只在手掌及足底)
顆粒層
棘狀層 ( 英語 : Stratum spinosum )
生長層(也稱為 基底層 ( 英語 : stratum basale ) )
基底膜
表皮和真皮之間有一層薄的纖維層分隔,此一纖維層稱為基底膜,是由表皮和真皮之間的作用而形成。
基底膜控制真皮和表皮之間細胞及分子的流動,不過基底膜也會和許多細胞因子及成長因子結(jié)合,在生理重塑或修復過程中,適量的釋放細胞因子及成長因子 。
真皮
真皮是皮膚中位在表皮以下的組織,由結(jié)締組織組成,可以緩沖身體受到的壓力及應變。
真皮中有用膠原纖維、 微原纖維 ( 英語 : microfibrils ) 和 彈性纖維 ( 英語 : elastic fibers ) 組成的細胞外基質(zhì),包埋在透明質(zhì)酸和蛋白聚糖中,提供皮膚的張力及彈性 。皮膚蛋白多糖具有多樣性,并且其位置非常特定 。例如透明質(zhì)酸、 多功能蛋白聚糖 ( 英語 : versican ) 及 核心蛋白聚糖 ( 英語 : decorin ) 在真皮及表皮的細胞外基質(zhì)中,而 雙糖鏈蛋白聚糖 ( 英語 : biglycan ) 及凝溶膠蛋白只會出現(xiàn)在表皮。
真皮中有許多機械感受器(神經(jīng)末梢),透過 傷害感受器 ( 英語 : nociceptor ) 及 熱傳受器 ( 英語 : thermoreceptors ) 感知碰觸及熱量。真皮中也有毛囊、汗腺、皮脂腺、 頂分泌腺 ( 英語 : apocrine glands ) 、淋巴管及血管。真皮中的血管為真皮及表皮中的細胞提供營養(yǎng),也移除代謝后產(chǎn)生的廢棄物。
人類皮膚
人類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主要功能為保護身體、排汗及感覺。皮膚的感覺是不同的。
皮膚一但受到傷害,如果傷口輕微的話,身體可以自行產(chǎn)生膠原蛋白和纖維蛋白去修復傷口。但假若傷口太大,就要進行植皮手術(shù)。由于大面積的皮膚傷害在火災里很常見,因此世界各地對皮膚替代品的需求也很大。一塊直徑10厘米的人工皮的成本高達500美元,因此,先進國家大城市的醫(yī)院都設(shè)有皮膚庫,以培植和貯存適合作移植用途的皮膚。
皮膚是一個持續(xù)在重塑,并且有廣泛神經(jīng)分布的三層結(jié)構(gòu):表皮、真皮、 皮下組織 ( 英語 : subcutaneous tissue ) 。另外有些皮膚附屬器,包括指甲、毛發(fā)、汗腺、與皮脂腺分布于其中。毛囊與乳腺則是哺乳類特有的兩個構(gòu)造,皆由表皮衍生而來。
皮膚內(nèi)有三種密集的網(wǎng)絡(luò)讓皮膚能與身體的其他部分連結(jié),分別是淋巴系統(tǒng)、血管系統(tǒng)、以及表皮神經(jīng)。這些網(wǎng)絡(luò)可以提供營養(yǎng)、氧氣,移除有毒物質(zhì),產(chǎn)生免疫反應,而且對于體液的維持相當重要。
功能
皮膚有以下的功能:
保護:皮膚可保護身體內(nèi)部的器官,免受病原或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皮膚中的朗格漢斯細胞是后天免疫系統(tǒng)的一部分 。
感知:皮膚有許多體感、 溫感 ( 英語 : thermoreceptor ) 、觸覺、壓力、振動及感知組織受傷的神經(jīng)末梢(參照體感及觸-壓覺)。
溫度調(diào)節(jié):增加血液 灌注 ( 英語 : perfusion ) 及散熱,可以用收縮血管的方式大幅減少皮膚的血流量,并保存熱能。 立毛肌 ( 英語 : Erector pili muscle ) 對動物而言非常重要。
控制蒸發(fā):皮膚是一個比較干燥的半滲透屏障,可以減少液體的蒸發(fā) 。
儲存及合成:皮膚可以儲存水分及脂質(zhì)。
吸收:透過皮膚可以擴散少量的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一些動物利用皮膚為其呼吸器官,人類皮膚表層0.25-0.40毫米的細胞幾乎是使用來由外界空氣中的氧氣,但相較于呼吸而言,其供氧量很小,可以省略 。
抗水:皮膚無法完全防水,不過是身體和外界的一個屏障,避免營養(yǎng)素流失到體外。皮膚外層有表皮,表皮內(nèi)則有可以滋潤皮膚的營養(yǎng)素和油脂,而部分的油脂即為皮膚中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只靠水分是無法消除皮膚的油脂,但若沒有表皮,皮膚的油脂就會受到外界水分的影響 。
力學
皮膚是一種 軟組織 ( 英語 : soft ) ,有軟組織共通的重要力學特性,其中最為人知的是應力應變的J曲線反應,在特定應力下有較大的應力,但是應變較小,對應于膠原纖維的微結(jié)構(gòu)矯直和重新定向 。有時完整的皮膚會事先被拉伸,就像潛水夫的潛水衣一様,有些皮膚則是在受壓力的狀態(tài)下。依照壓力分布的不同,皮膚上的小圓孔可能會拉伸變成橢圓,或是收縮并保持圓形 。
皮膚老化
皮膚老化的學說有以下兩種:
遺傳學說---皮膚自然老化,指的是皮膚松弛下垂、正常皮紋加深。通常為全身性。
環(huán)境因子學說---環(huán)境中之特殊因素,如陽光中的紫外線與自由基對皮膚之光老化現(xiàn)象,指皮膚干燥、粗糙、皺紋增多、光照部位皮脂腺增大
組織學表現(xiàn)
自然老化:彈性纖維輕度增加、變粗,細胞數(shù)變少,表皮變薄
光老化:真皮中大量粗大彈力纖維形成團塊,纖維母細胞變多、肥大細胞豐富、釋出組織胺,表皮增厚、表皮細胞型態(tài)變得不規(guī)則、大小不等、染色特征改變
參見
人造皮膚
尸皮
皮膚呼吸 ( 英語 : Cutaneous respiration ) ,借由皮膚產(chǎn)生的氣體交換。
皮膚發(fā)育 ( 英語 : Cutaneous structure development )
毛發(fā)
毛囊
蛻皮 ( 英語 : Moulting )
生皮 ( 英語 : Rawhide (material) )
皮膚在運動中的作用 ( 英語 : Role of skin in locomotion )
皮膚菌群 ( 英語 : Skin flora )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