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
宗教觀點
猶太教和基督教
起源
猶太教與基督教中的魔鬼來源于猶太人的圣經(jīng),也就是基督教的舊約。原文的意思是毀謗者,也指撒旦,是一個與上帝對抗的大能的靈體,也是當前人類世界的統(tǒng)治者。因此在猶太教和基督教圣典中這個詞具有單一指代意義。然而在其它文化中,魔鬼的含義有所變化,但是普遍認為,這個詞含有貶義成分。
很久以來,思想家就對罪惡的起源深感興趣。詹姆斯·黑斯廷斯所編的《圣經(jīng)詞典》說:“在人類開化初期,人們就意識到自己被一些無法控制的力量左右,這些力量給人帶來傷害和破壞。”這本詞典也說:“早期的人類憑本能尋找這些力量的來源,認為這些力量來自某些個體,很多自然現(xiàn)象也是這些個體造成的?!?/p>
歷史學家認為,有關(guān)鬼魔和邪靈的信仰可以追溯到美索不達米亞的早期歷史。古代的巴比倫人相信地下世界,也就是所謂的“不歸之地”,是由尼甲神統(tǒng)治的。尼甲是一個殘暴的神,以專職焚燒人而知名。巴比倫人也害怕邪靈,他們以念咒來安撫邪靈。在埃及神話中,塞特是罪惡之神,“被描繪成樣子像怪獸,長著細長彎曲的鼻子、寬闊平直的耳朵、僵直分叉的尾巴”。
猶太教直截了當?shù)卣f撒但是上帝的仇敵,是他帶來了罪。但是多個世紀后,這個主張受到異教觀念影響而改變?!丢q太百科全書》說:“到公元前最后幾百年,情況已發(fā)生巨大變化。在這段時期,猶太教……采納了許多來自二元論(即世界由善惡兩種對立的法則控制)的主張,認為在天上和地上,代表虛假和丑惡的強大力量正與上帝以及代表真實和美善的力量抗衡。看來這是受波斯人宗教影響的結(jié)果?!薄逗喢鳘q太百科全書》聲稱:“遵守誡命以及使用護身符,可以使人免受邪靈傷害?!?/p>
基督教神學中的發(fā)展
猶太教在有關(guān)撒旦和邪靈的主張方面采納并非來自圣經(jīng)的觀點,三世紀以后的基督教變本加厲,繼續(xù)提倡沒有圣經(jīng)根據(jù)的道理?!毒C合圣經(jīng)辭典》說:“一個比較極端的古代神學觀點是:上帝付贖金給撒旦以救贖他的子民?!边@個觀點是伊里奈烏斯(公元2世紀)提出的,并由奧利金(公元3世紀)加以發(fā)展。奧利金聲稱,“魔鬼已獲得主宰人類的合法權(quán)力”,并指出“基督犧牲生命……作為付給魔鬼的贖價”。
正如《天主教百科全書》說,“有一千年左右的時間,[贖價付給魔鬼的觀點]在神學歷史上盛行一時”,成為教會信仰的一部分。其他教父,包括奧古斯丁(公元4~5世紀)在內(nèi),都采納了這個贖價付給魔鬼的觀點。直到公元12世紀,天主教神學家安塞姆和阿伯拉爾才斷定,基督犧牲生命所獻的贖價是給上帝而不是給撒旦的量正與上帝以及代表真實和美善的力量抗衡??磥磉@是受波斯人宗教影響的結(jié)果?!薄逗喢鳘q太百科全書》聲稱:“遵守誡命以及使用護身符,可以使人免受邪靈傷害。”
另外,根據(jù)天主教傳統(tǒng),上帝創(chuàng)造了天使,但是部分天使由于驕傲,有三分之一的天使墮落,和上帝為敵,在世界人類,成為了人們口中的魔鬼。其中領導的墮落天使叫做撒但。這個說法沒有圣經(jīng)正典的依據(jù)。
注:
默示錄(基督教譯作啟示錄)第十二章第九節(jié),大龍即遠古的蛇,號稱魔鬼/撒殫,三分之一的星辰則沒有明示代表什么。這是圣經(jīng)的出處。
有關(guān)墮落天使的說法是源于現(xiàn)時稱之為“偽經(jīng)”(或叫作“參考經(jīng)”)、“以諾書”(Book of Enoch)。故事提及上帝造“亞當”后要求眾天使敬拜,但部分天使認為“亞當”(人類)只是受造者,地位上沒有理由比衪們高,因而引起不滿,由撒但為首發(fā)動叛變。
歐洲中世紀的基督教
值得注意的是,歷次天主教會議大都對魔鬼這個話題避而不談。但在公元1215年,第四次拉特蘭會議發(fā)表了一份文件,其中第一條款說:“魔鬼和其他邪靈受造時本被上帝賦予良善的本性,但他們自甘墮落,變?yōu)椤!庇终f,魔鬼和邪靈正不遺余力地迷惑人類。在中世紀,這種觀點使許多人深受影響。任何看來異乎尋常的事情,例如原因不明的疾病、突發(fā)的死亡、不佳的收成等,都被指是魔鬼引起的。公元1233年,教宗格列高利九世頒發(fā)了數(shù)道針對異教徒的訓令,其中一道是針對路濟弗爾(人們認為魔鬼撒但墮落以前名叫路濟弗爾和路西法)信徒的,這些人被認定是崇拜撒但的。
由于相信人會被魔鬼或邪靈控制,這種想法很快就引起普遍恐慌,人們對魔法和巫術(shù)的恐懼達到歇斯底里的地步。從13到17世紀,對巫婆的恐懼席卷整個歐洲,波及歐洲大國的殖民地北美洲。甚至基督新教領袖馬丁·和約翰·加爾文也贊同搜捕巫婆。在歐洲,宗教裁判所和世俗法庭僅僅根據(jù)流言蜚語或惡意告發(fā),就對被疑為巫婆的人進行審訊,在苦刑之下屈打成招的情況屢見不鮮。
被認定有罪的人會處以火刑,在英格蘭和蘇格蘭則會被絞死。關(guān)于受害人的數(shù)目,《世界圖書百科全書》說:“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從1484到1782年,基督教會把大約三十萬個婦女以行巫術(shù)的罪名處死?!?/p>
現(xiàn)代的猶太教和基督教社會
到了18世紀,理性思潮大為流行,這就是人們熟知的啟蒙運動。《不列顛百科全書》說:“在啟蒙運動中,哲學家與神學家設法把魔鬼的形象從意識觀念中抹去,認為魔鬼不過是中世紀神話虛構(gòu)出來的東西?!绷_馬天主教會對此作出回響,在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1869-1870)上確認教會相信魔鬼撒但的存在,在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1962-1965)上重申這一點,不過語氣溫和多了。
正如《新天主教百科全書》說,教會的官方聲稱:“教會堅信天使和邪靈的存在。”不過,法國天主教辭典《神》承認,“今天很多基督徒并不認為魔鬼是造成世間惡事的罪魁禍首”。近年來,天主教神學家們采取折衷辦法,小心翼翼地在天主教官方教義和現(xiàn)代思潮之間,保持不偏不倚的態(tài)度?!恫涣蓄嵃倏迫珪氛f:“自由主義基督教神學傾向于把圣經(jīng)里對撒但的描述,當成對的一種‘擬人化描繪’,認為撒但并非真正存在,只是虛構(gòu)出來,象征宇宙中的情況和程度而已。”論到基督新教的看法,這本百科全書又說:“現(xiàn)代自由主義基督新教信仰傾向于否認魔鬼是一個實際存在的靈體?!比欢酵讲粦摪咽ソ?jīng)里對撒但的描述看為對的一種“擬人化描繪”。
猶太教和基督教中的別稱
魔鬼:英文中的“devil”和“demon”都可中譯做魔鬼,但當以大寫字母開頭的“Devil”表示時,則屬專有名詞,指那唯一的魔王撒旦?!癲emon”來自希臘語中的“daimon”,原意為“神”,后來被貶低使用,以表示鬼王的奴仆。魔鬼一詞有說讒言,中傷人,誹謗者,惡魔之意。
撒旦:原為希伯來人和亞蘭人所使用的魔鬼名稱,新約時代仍用此名。原為反對者,敵對之意,希臘文之英譯為 Satan。有說稱撒旦原為侍奉神的天使,但受想超越神的野心而墮落變成魔鬼。
古蛇(古 蛇 (象征)(英語:蛇 (象征))):原為希臘文,英譯為Ophis,原意是蛇。圣經(jīng)以蛇來表征魔鬼。
大龍:希伯來語,英譯為Tannin,有殘忍,吞噬之意。中譯有野狗,大魚,大蛇等。新約希臘語英譯為Dragon,中文譯為龍。此處所指之龍,與中國傳說之龍當然不相同。
魔鬼的其他名稱如:惡者,污穢的靈,世界的王,世界的神,邪靈,仇敵等。
佛教
佛教之“魔”有兩種:第一是指魔羅,即第六天魔王,是居于天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之天人,喜歡阻礙修行者修道;典籍記載其曾對悟道前之佛陀施以。第二種是泛指阻礙修行者悟道之有形無形外在內(nèi)在事物、障礙、擾亂、破壞,又稱“魔”、“障”。
古伊朗瑣羅亞斯德教
伊朗的瑣羅亞斯德教相信,至高主宰阿胡拉·瑪茲達(善神)創(chuàng)造了阿里曼(惡神),后者自行作惡,從而成為毀滅之神。
民俗文化觀點
希臘和羅馬諸神有善有惡,卻沒有一個操縱一切的罪惡之神。兩地的哲學家都主張世上存在兩種相互對立的法則。恩培多克勒認為“愛”與“斗爭”這兩種力量相互作用;柏拉圖則認為世上有兩種精神,分別是善和惡的本源。喬治·米努瓦在《魔鬼》一書中說:“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異教信仰并不主張有魔鬼存在?!?/p>
東亞
中國
中國古書中提到的魔鬼:
帝曰:“斯魔鬼也。酉應見卯,金來克木,卯為陰賊。鬼而帶賊,非魔何也。孰為致之?酉為口舌,當乎說位。說言乎兌,故知善言之口,宜前為法事?!?/span>
日本
日本戰(zhàn)國時代的大名織田信長被稱為第六天魔王。
相關(guān)
我與惡魔的H生活
魔間行者
地獄男孩
最終幻想
真女神轉(zhuǎn)生
惡魔君
圣魔大戰(zhàn)
惡魔獵人
Hallucination Ringdom
歌德《浮士德》中的梅菲斯托費勒斯
約翰·彌爾頓《失樂園》
向達倫《魔域大冒險》
《大法師》
《兇兆 (電影)》(シリーズ)
幻法小魔星(まじかる☆タルるートくん)江川達也的漫畫。
惡魔人
魔界王子
黑執(zhí)事
惡魔高校D×D
第8號當鋪
鐵拳系列
青之驅(qū)魔師
參看
妖怪
鬼
魔王
宗教
天使
惡魔列表
鬼 (日本)
魔界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