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
生平
李光弼之父李楷洛,原是契丹酋長。其母是李楷固女。武則天時,內附唐朝,玄宗開元初年,官至左羽林將軍同正、朔方節(jié)度副使,封薊國公,以驍勇聞名。李光弼幼時守節(jié)氣,善于騎射,能讀班固《漢書》。“嚴毅有大略”,起家左衛(wèi)郎。
天寶初年,官至左清道率兼安北都護府、朔方都虞候。五年(747年)官至河西節(jié)度王忠嗣的兵馬使,充任赤水軍使。王忠嗣厚待李光弼,常說:“光弼必居我位?!边吶戏Q為名將。八年(750年)任河西節(jié)度副使,封薊郡公。十一年(753年)拜單于副都護。天寶十五載(756年),朔方節(jié)度使郭子儀上表推薦李光弼擔任河東節(jié)度使,出井陘(河北井陘),與史思明于常山(河北正定)相持四十余日,四月,郭子儀兵至常山,聯手大破史思明。天寶十五載(756年)五月,郭子儀與李光弼會師于嘉山(今河北曲陽東)大敗史思明。進圍博陵(今河北定縣),軍威大振,河北十余郡皆歸唐。
至德二年(757年),史思明﹑蔡希德以10萬進攻北都太原(今太原西南),史稱太原之戰(zhàn)。北都留守李光弼所部不滿萬人,加固城壘。史思明久攻不破。史思明北返,李光弼乘隙出擊,大敗蔡希德,殲敵七萬人。
乾元元年(758年),李光弼代郭子儀為朔方節(jié)度使,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封太尉、中書令;乾元二年(759年)升天下兵馬副元帥,率軍進擊安慶緒,史思明軍突然渡河,陷汴州(今開封),逼洛陽。李光弼以兵弱被史思明擊敗,退守河陽(今河南孟州西)。
上元二年(761年),魚朝恩與大將仆固懷恩奏稱叛軍不難掃除,皇帝下詔光弼攻洛陽,李光弼被迫進軍,戰(zhàn)于北邙(今河南洛陽北),倉皇之間,唐軍兵敗邙山(今洛陽北),河陽、懷州均陷,光弼退守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肅宗不加罪,命其以太尉充河南副元帥,鎮(zhèn)守臨淮(今安徽盱眙北)。史思明被其子史朝義所殺。史朝義以精騎圍宋州(今河南商邱南)。光弼移鎮(zhèn)徐州(今屬江蘇)。寶應元年(762),封臨淮郡王,浙東袁晁起義。
宦官程元振、魚朝恩等素與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為宦官所讒。朝廷多次征召,光弼皆遷延不至,諸將因此不聽指揮,病死徐州,年五十七歲。贈司空,謚武穆。李光弼墓,在富平縣覓子鄉(xiāng)別家村西北約1公里處。
子孫
弟
李光進
子
李義忠,太仆卿
李象,太仆卿
李匯,宿州刺史
孫
李黯,景州刺史
參考
郭子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