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雙卿
生平
聰慧少女
賀雙卿,清康熙四十五年(1715年)生于綃山一世代務農之家。雙卿天資聰慧,少時聽聞讀書聲即會喜笑顏開,她十余歲時學習女紅,手藝也甚是精湛。雙卿之舅是一位私塾教師,雙卿常到他的房間附近聆聽他教書并暗暗記下,并用她的女紅換來詩書朗讀記誦。雙卿曾學習小楷,筆風端正清秀,能用粉在桂樹樹葉上寫下《心經》。賀雙卿少時的天賦與經歷為其之后的詞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不幸農婦
雍正十年,賀雙卿十八歲,可惜山中人只為她的美貌驚嘆,卻無人發(fā)現(xiàn)她的文學才能。在這一年冬天,雙卿嫁入了一周姓農家。她的婆婆是一位奶媽,為他人耕田勞作;丈夫年長雙卿十余歲,只識寥寥數(shù)字。婆家素養(yǎng)內涵與雙卿差距甚大且性格粗暴,常常虐待雙卿。雙卿此時開始體會到下層社會農村婦女生活的悲涼凄苦,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反應內心情感與真實生活寫照的作品。
幸識知音
雍正十一年四月,賀雙卿有幸結識史震林、段玉函等文人學者并獲得了他們的賞識。史震林在《西青散記》中記錄下了她的生平以及大量作品,使雙卿的作品得以流傳于世。他們互贈詩篇,交流詩文,點亮了雙卿的陰暗生活。但這并不能改變她的凄慘命運,在婆家折磨與農家勞作的重壓下,雙卿積勞成疾于雍正十三年去世,享年22歲。
作品風格
賀雙卿的作品風格總體來講,其語言別具語樸,情真像實,與純凈的田園本色渾然一體。詞作凄美哀涼,以悲怨為主基調。 詳述則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打開格局
歷來以女性角度創(chuàng)作的詩詞多為閨中懷人,抒發(fā)相思之苦。但賀雙卿卻突破了這種格局的束縛,大大拓寬了女性創(chuàng)作的題材,詞中大量描寫了辛苦勞作的田園生活、疾病纏身的痛苦、不幸婚姻中的孤獨以及鄉(xiāng)鄰間淳樸的感情。詞中展現(xiàn)了其纖若蒲草,卻韌于絲的品質,在貧病交加中卻能做到不怨天尤人,顯示了女性的柔美和勞動人民的堅忍。
二.感情幽咽
詞人以粉為墨,以葉為紙,將自己的心緒幽幽道來,,哀傷之感卻已經細細滲入人心
三.意象豐富
其詩詞善用意象,擷取“孤雁”、“病鸞”、“殘燈”等意象渲染出濃重的生命悲劇氣氛。詞人選取之物在常人眼中也許只是俗物,但在詞人筆下卻帶有凄美而朦朧的感覺。
四.語言清奇
詞人文筆秀雅清麗,文中大量運用白描的手法,語言樸實自然,真實可感。多用疊詞,給人回環(huán)往復的音樂美。
作品
詞
《浣溪沙》
暖雨無晴漏幾絲,牧童斜插嫩花枝。小田新麥上場時。汲水種瓜偏怒早,忍煙炊黍又嗔遲。日長酸透軟腰肢。
《望江南》
《濕羅衣》
世間難吐只幽情,淚珠咽盡還生。手捻殘花,無言倚屏。鏡里相看自驚,瘦亭亭。春容不是,秋容不是,可是雙卿!
《玉京秋》
《種瓜小影》
《二郎神》
《孤鸞·病中》
《惜黃花慢 孤雁》
《薄幸》
《一剪梅》
《摸魚兒·謝鄰女韓西饋食》
《鳳凰臺上憶中吹簫·贈鄰女韓西》
《春從天上來·梅花》
《春從天上來·餉耕》
詩
《詠蛙和張夢覘》:
《詠蛙·和弄月仙郎》
《回段玉函》
《和白羅詩七首》
《武寧溪韻七言古詩七首》
《和鄭癡庵詠荷十絕》
和夢覘《歲旱》
遺趙暗叔詩四首
贈趙暗叔《柳絮》
回王月虬題《西山雪霽》詩
回巢訥齋《天竹子》題詩
回惲寧溪《芣苡》題詩
參考文獻
《西青散記》卷二,清·史震林
《論賀雙卿及其詞作》,奉柳,北京化工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
《清代女詞人賀雙卿的詞風》,張美娟,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34卷第5期
《論女詩人賀雙卿作品的獨特價值》,姚玉光,《學海》1995.2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