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祚
生平劉興祚原居遼東開原,后流落建州女真。早年家庭狀況殷實,有一定學識。在建州,得到努爾哈赤賞識,賜滿語名“愛塔”,后隸屬于努爾哈赤次子代善。1615年,建州創(chuàng)立八旗制度,劉愛塔部編入正紅旗。1621年四月,劉愛塔被派往遼東半島南端,期間歷任游擊、參將、副將,1622年正月,努爾哈赤又把劉興祚侄子所轄海州撥歸劉興祚,至此劉興祚總管南四衛(wèi)。在當時后金漢人將領(lǐng)中,倍受努爾哈赤重用。1623年,復州備御王丙告發(fā)劉愛塔通敵。事后,王丙以誣告罪被誅,劉愛塔之弟劉興仁也被殺害。1623年四月,努爾哈赤任命李永芳主管南四衛(wèi)。同年七月,劉愛塔降為參將。之后,劉愛塔長期受到努爾哈赤猜忌,不受重用。而劉愛塔則秘密書信聯(lián)系袁崇煥、毛文龍及李氏朝鮮。1628年,劉愛塔自焚詐死,其子劉五十承襲副將世職。后劉興治等人叛逃,皇太極發(fā)現(xiàn)劉愛塔竟未死逃至皮島。1629年六月,袁崇煥刺殺毛文龍于雙島,劉興治參與其中。隨后,袁崇
生平
劉興祚原居遼東開原,后流落建州女真。早年家庭狀況殷實,有一定學識。在建州,得到努爾哈赤賞識,賜滿語名“愛塔”,后隸屬于努爾哈赤次子代善。1615年,建州創(chuàng)立八旗制度,劉愛塔部編入正紅旗。1621年四月,劉愛塔被派往遼東半島南端,期間歷任游擊、參將、副將,1622年正月,努爾哈赤又把劉興祚侄子所轄海州撥歸劉興祚,至此劉興祚總管南四衛(wèi)。在當時后金漢人將領(lǐng)中,倍受努爾哈赤重用。
1623年,復州備御王丙告發(fā)劉愛塔通敵。事后,王丙以誣告罪被誅,劉愛塔之弟劉興仁也被殺害。1623年四月,努爾哈赤任命李永芳主管南四衛(wèi)。同年七月,劉愛塔降為參將。之后,劉愛塔長期受到努爾哈赤猜忌,不受重用。而劉愛塔則秘密書信聯(lián)系袁崇煥、毛文龍及李氏朝鮮。
1628年,劉愛塔詐死,其子劉五十承襲副將世職。后劉興治等人叛逃,皇太極發(fā)現(xiàn)劉愛塔竟未死逃至皮島。1629年六月,袁崇煥刺殺毛文龍于雙島,劉興治參與其中。隨后,袁崇煥分東江兵為四協(xié),以游擊劉興祚領(lǐng)一協(xié)。不久,劉興祚、劉興治、劉興賢、劉興沛兄弟共領(lǐng)全島精兵。
后金兵南下北京城,袁崇煥疑通敵下獄。劉興祚因曾是后金高官,也陷入懷疑之中。1630年2月皇太極率金軍攻永平,劉興祚中箭身亡。
家庭
妻子:某(代善之子薩哈廉乳母之女)
參考書目
《東華錄》王氏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相關(guān)資料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吳興祚
參考文獻清史稿《履園叢話》
· 浙江省-紹興吳興祚
吳興祚(1632—1698),字伯成,號留邨,山陰(今紹興)州山人,后入漢軍正紅旗(舊旗名,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盟東部)。父執(zhí)忠,客禮親王代善幕,授頭等護衛(wèi)。自幼聰穎,奮攻科藝,清順治七年(1650)以貢生授江西萍鄉(xiāng)知縣。時,金聲桓叛,江西郡縣多被占,萍鄉(xiāng)以有備獨完。旋以守御有功,授山西大寧知縣。十八年,遷山東沂州知州。不久以驛務遲誤、對白蓮教起義鎮(zhèn)壓不力,康熙二年(1663)降補無錫知縣。任時,清丈全縣田畝,編號繪圖,因田征賦,切行“攤丁入畝”,飛詭隱匿,皆不得行??h徭役未均,害民非淺,又以入官田征租雇役,民害才除。遇災,即賑濟施粥于饑民。八旗兵駐防蘇州,請于領(lǐng)兵固山,單騎彈壓。兵或取民雞,立加鞭笞,皆奉約束。塘溢,兵不得渡,立竹于塘旁,懸燈以為識,騎行如坦途??滴跏哪晁脑?,經(jīng)漕運總督帥顏保薦,超擢福建按察使。輕騎至光澤,招撫耿精忠部將陳龍等,遣降將蔡淑歸為內(nèi)應,命陳龍率部前入,部將馮
· 劉熙祚
生平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應天府舉人。崇禎八年(1635年),授廣東興寧縣知縣。任內(nèi)有奸民吃斷腸草而詐脅人財物,熙祚審后令贖罪者須多服斷腸草,不問是否因此致死,草漸減少而弊病也終止。加強縣邊關(guān)隘防衛(wèi),“在邑先后七年無一賊犯境”。主修《興寧縣志》六卷。十二年(1639年),敕封文林郎,有敕命二道。十四年(1641年),舉卓異,考選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十五年(1642年),以御史巡按湖廣。募得壯丁數(shù)千人。十六年(1643年)二月,抵達岳州,檄諸將分防江滸,偏沅、鄖陽二巡撫聯(lián)絡形勢,稍壯聲援。流寇馬守應據(jù)澧州窺常德,土匪甘明揚助之。熙祚率部至常德,陣斬甘明揚。五月,返回長沙。八月二十五日,流寇張獻忠攻陷長沙,占據(jù)桂王宮殿,劉熙祚隨扈桂王、惠王、吉王南逃,張獻忠派遣騎兵急追,劉熙祚令中軍王永圖率兵護行諸王至廣西,自己返永州拒守斷后。九月,永州城破,九月十九日夜三更,于過永州三十里地之茅栗鋪被俘,...
· 當大明遇上大清:悲情英雄——劉興祚
?在明軍的陣亡將領(lǐng)名單中還有一個熟悉的名字——劉興祚。崇禎二年(1629)七月,袁崇煥調(diào)劉興祚至寧遠。八月底劉興祚和其六弟劉興賢自皮島動身,九月下旬到覺華島,正值袁崇煥去錦州,袁崇煥又差人將劉興祚調(diào)至錦州,兩人在錦州見面。袁崇煥令劉興祚“回皮島練兵”,但因秋天風大未能回去,就待在寧遠。十一月,袁崇煥去山海關(guān)途中,得知皇大極發(fā)兵繞過山海關(guān),越過長城逼近京師。袁崇煥將劉興祚調(diào)至山海關(guān),想帶他一同去北京。但此時劉興祚在關(guān)寧軍中并不帶兵,沒有跟袁崇煥同去,而留在山海關(guān)。十二月,袁崇煥被逮捕入獄,孫承宗督師山海關(guān)。劉興祚與其弟劉興賢在關(guān)西紅花店拜見孫承宗。當時后金兵圍困永平,孫承宗撥山海關(guān)、中后所八百兵交給劉興祚統(tǒng)領(lǐng),令其與鄭一亨、靳國臣、張汝行、張承胤、石國柱等同往防守永平、建昌一帶。劉興祚與臺頭營的王維城、太平路的睦自強、建昌路的馬光遠及永平道中軍程應琦合軍于太平路,兵力加起來也只有兩千,和后金...
· 浙江省-嘉興朱國祚
朱國祚,[明(一五五九―一六二四)字兆隆,秀水(今浙江嘉興)人。先世江蘇吳江人,其父朱儒。少時孤貧。明萬歷十一年(1583)舉進士第一,授修撰,進洗馬,為皇長子侍班官,又進諭德。二十年,日本太閣豐臣秀吉發(fā)兵攻朝鮮,明朝疆土受到威脅。朝臣沈惟敬慫恿兵部尚書石星奏請加封豐臣秀吉為王,朱國祚指斥沈惟敬是“鄉(xiāng)曲無賴”、“因緣為0利”,責問石星:“公獨不計辱國乎?”石星不納其言。二十六年,豐臣秀吉死。明朝水軍大將鄧子龍和朝鮮水官大將李舜臣擊敗侵朝日軍,朱國祚被擢為禮部右侍郎。不久,代理尚書,為定皇儲上疏數(shù)十次,最后終于被采納。在內(nèi)憂外患之際,提出“安人心,收人望,通下情,清監(jiān)獄”等主張。不久轉(zhuǎn)為左侍郎,改吏部。御史湯兆京-朱國祚“縱酒逾檢”,于是引疾回鄉(xiāng),家居18年。
知識互答
關(guān)于我們
關(guān)注族譜網(wǎng)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guān)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