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閣校勘
參考書目李更:《宋代館閣??毖芯俊?/div>
參考書目
李更:《宋代館閣??毖芯俊?/span>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宋朝除館閣??奔孀⑨層瘷z閱官晁宗愨
晁宗愨,字世良,生于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以父蔭為秘書省校書郎,屢獻歌頌,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召舍人院賜進士及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除館閣??奔孀⑨層瘷z閱官。三遷大理寺丞。仁宗即位,遷殿中丞、同修起居注。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為集賢校理,曾校定《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難經(jīng)》、《巢氏病源候》等醫(yī)學文獻。累遷至尚書祠部員外郎,天圣九年(1031年)為知制誥。景v三年(1036年),人翰林為學士,后兼龍圖閣學士、權(quán)發(fā)遣開封府事,康定元年(1040年)任參知政事,慶歷二年(1042年)卒,享年五十八,贈工部尚書,謚文莊。《宋史》卷三。五有傳。著述有《文林啟秀》十卷、《晁宗愨文集》四十卷、《外制集》十卷。有二子:仲衍、仲蔚。
· 館閣世家祠聯(lián)
館閣世家蒙陰公氏家族是明朝中葉江北地區(qū)罕有的“館閣世家”。自公先生曾孫公勉仁開始,公勉仁、公躋奎、公一揚、公家臣、公鼐,公氏家族中連續(xù)五代均是三榜進士出身,且出了公家臣、公鼐兩位父子翰林,堪稱明后期歷史舞臺上的一朵奇葩。公氏家族綿延歷經(jīng)五世而不衰,他們或文或武,代代均是耿直之臣,威武不屈,激濁揚清,錚錚鐵骨,正氣凌然,共同譜寫了公氏家族史的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對后世影響深遠。公氏家族不僅在政治上取得“一門五進士,父子雙翰林”的榮耀,地位顯赫,而且留下了大量的文學著述,形成了獨特的家族文化。明朝后期政治上的黑暗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壓制了公氏家族子弟政治抱負的施展,但也促使他們轉(zhuǎn)向了文學研究與創(chuàng)作,挖掘了他們在這方面的潛力。公氏子孫因此提出了具有家學特色的文學主張,成就了其江北“館閣世家”的巨擘形象。公鼐遠祖,可追溯到元朝的將領(lǐng)公海。明朝建立后,因公海是元朝將領(lǐng),被遣送到遼東金州戍邊。當時規(guī)定,戍...
· 山東:黃山館閣廟與閣庵廟
龍口古建筑之黃山館閣廟與閣庵廟龍口市古代驛站黃山館不僅是佛道儒家各路神祇的集聚地,還是庵觀廟殿特色紛呈的瑰寶文庫,且不說居山丘穹頂而建的玉皇廟,凌空巍峨,依墩傍海而建的海神廟,軒昂莊重,單就村西頭奪勢建起的閣廟和閣庵廟就有說不盡的話題。黃山館城門樓上有座閣廟據(jù)老人們說,黃山館自古是登州府(蓬萊)到萊州府驛道上的重要驛站,是老黃縣最西邊的一座“小城”。古時,黃山館村西頭有座城門樓,城門樓上建有一座閣廟,坐西面東橫跨在黃山館大街驛道的兩旁,驛道穿城門洞而過,別無他路。閣廟的廟門緊挨城門洞南側(cè)朝北而開,紅漆大門與飛檐斗拱、葫蘆式的寶頂、盤龍式的脊梢,及飛檐上的五脊六獸,更加顯現(xiàn)出閣廟的威嚴與莊重。廟門內(nèi)是一條南北向的甬道,甬道右側(cè)是上閣廟大殿的梯臺,再往南是一排面東的廊房,供僧人們誦道與會客。甬道的左側(cè)是與廟門緊連的藥王大殿,殿內(nèi)供奉藥王孫思邈、神醫(yī)扁鵲與華佗三尊神像,福佑黃山館的人們消災祛病,...
· 版本學家、??奔?、藏書家季振宜
簡要介紹:季振宜(1630-?)字詵兮,號滄葦,明末清初泰興縣季家市(今靖江市季市鎮(zhèn))人。生于明崇禎三年(1630),卒年不詳。不但是著名的藏書家,而且是版本學家、??奔摇<菊褚?1630-?)字詵兮,號滄葦,明末清初泰興縣季家市(今靖江市季市鎮(zhèn))人。生于明崇禎三年(1630),卒年不詳。不但是著名的藏書家,而且是版本學家、??奔?。季振宜(1630-?)字詵兮,號滄葦,明末清初泰興縣季家市(今靖江市季市鎮(zhèn))人。生于明崇禎三年(1630),卒年不詳。順治四年(1647)進士,官浙江蘭溪知縣,升刑部主事,遷戶部員外郎、郎中。順治十五年(1658),為浙江道御史,曾上書陳述民意國情,反對貪污行賄、結(jié)黨營私。巡視河東鹽政。個人生平季振宜少負異才,聰穎過人,過目成誦,詩風文采及治學之勤,尤為人稱道。清順治三年,振宜考中舉人,時年17歲,第二年成進士,如此年少而又"聯(lián)捷"登第,為全縣絕無僅有。季振宜初...
· 清著名??睂W家、藏書家盧文
人物簡介盧文(1717―1795),字召弓,一作紹弓,號磯漁,又號檠(qíng)齋,抱經(jīng),晚年更號弓父,人稱抱經(jīng)先生,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一說原籍余姚,遷居仁和(今杭州)。生于清圣祖康熙五十六年,卒于乾隆六十年,年七十九歲。盧存心子。乾隆十七年(1752)一甲三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上書房行走,乾隆三十年(1765)充廣東鄉(xiāng)試主考官,后提督湖南學政。乾隆三十四年,乞養(yǎng)歸故里,曾先后在江浙崇文、鐘山、龍城等書院主講經(jīng)義二十余年,以經(jīng)術(shù)導士。盧文一生最大的成就是校勘。他一生好學,與戴震、段玉裁友善,潛心漢字,以??惫偶Q名于世。他對經(jīng)義注疏有獨到的見解。經(jīng)他校勘的古籍有《逸周書》、《孟子音義》、《荀子》、《呂氏春秋》、《賈誼新書》、《韓詩外傳》、《春秋繁露》、《方言》、《白虎通》等,多達210多種,并鏤板刊印,匯成《抱經(jīng)堂叢書》十五種。又苦刻板不易,合經(jīng)史子集38種,摘字而注之,名為《群書...
知識互答
關(guān)于我們
關(guān)注族譜網(wǎng)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guān)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