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一生只寫過一首半詩
公元927年3月21日,趙匡胤生于洛陽夾馬營的一個軍人家庭。其父趙弘殷,曾是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四代王朝的禁軍將領。趙匡胤年少時就器宇軒昂,儀表非凡,《宋史》評之為“既長,容貌雄偉,器度豁如,識者知其非常人?!壁w匡胤來到這個世界上時,威震四海達數(shù)百年之久的大唐帝國已經消失整整20年了,其時中華大地山河破碎,爭戰(zhàn)長久不息。軍閥割據的五代十國是歷史上的大期,人們不堪戰(zhàn)亂之苦。趙匡胤早年從軍,歷經沙場,由于功勛卓著,一路加官進爵,后官至后周歸德(今商丘)節(jié)度使、殿前都點檢。公元960年,經過精心策劃的“陳橋兵變”,趙匡胤登上皇帝寶座,成了大宋王朝的開國皇帝。
趙匡胤少懷大志,受家庭的熏陶,自幼愛好騎射和練武,并練就了—身的絕好的武藝。趙匡胤當時“打遍天下無敵手”,可謂古代武功第一的皇帝。他自創(chuàng)太祖長拳,整套拳路演練起來,充分表現(xiàn)出北方的豪邁特性,為中國武術界六大名拳之一。他還發(fā)明了獨特兵器“大小盤龍棍”,兩相配合使用威力無比,大盤龍棍專用來掃擊敵軍馬腳,破甲兵或硬兵器類,使之喪失戰(zhàn)斗力。后來,習武之人根據趙匡胤大小盤龍棍的運用原理,又發(fā)展改造出了適于巷戰(zhàn)近身短打的“三節(jié)棍”與“雙節(jié)棍”。行伍出身的趙匡胤雖然讀書不多,但也粗通文墨。我們都知道,古人做詩很時髦,趙匡胤亦未能免俗,他也曾寫過詩,只不過產量少得可憐,平生只寫詩一首半而已,這一點,有關古籍有記載。
據宋人陳肖巖所著《庚溪詩話》記載,趙匡胤在登上龍椅之前,有一次晚上同幾個朋友相聚喝酒閑聊,大家談興甚濃,全無睡意,以至通宵達旦,東方既白。清晨,當初升的太陽冉冉而升,在座的一位朋友觸景生情,隨口吟了一首《詠日詩》。趙匡胤聽了很不以為然,認為詩句雖然工整,卻沒有什么氣勢,當即脫口而出,吟了下面這首《詠初日》: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水如火發(fā);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逐退月?!边@首詩盡管押韻不是太好,但詩意不凡,頗具氣吞山河、吐納煙云之大氣勢。眾皆叫好,趙匡胤自己也頗為得意。當了皇帝之后,趙匡胤盡管日理萬機,但每每想起此詩,心中便為自己當年出口成章妙得佳句得意,于是乎很想再露一手,超過自己的舊日之作。但做詩須有機緣,有感而發(fā)才行,苦于沒有能激發(fā)靈感的題材,趙匡胤一直未能如愿。有一年中秋之夜,明月當空,分外晴朗,那情景使他心曠神怡。詩興也隨之而來。趙匡胤暗想,既然以前曾寫了一首《詠初日》,今日何不再來一首詠月詩呢?想到這兒,他稍作思索,立馬脫口而出前兩句:
“未離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萬國明?!苯Y果呢,后兩句卻卡了殼,趙匡胤苦思冥想,卻無論如何也續(xù)不上來了。就這樣,他的這個《詠月詩》便只寫了半首,留下了深深的遺憾。此后,趙匡胤再無寫詩的想法沖動了,專心于治理社稷江山,也就再無詩作問世了。盡管一生寫詩甚少,可趙匡胤在歷史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記。如他有名的“勒石三戒”(即太祖碑誓)。王夫之說:太祖勒石,鎖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讀。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三、不加農田之賦。嗚呼!若此三者,不謂之盛德也不能。(《宋論》卷一《太祖三》)他從后周恭帝柴宗訓手中兵不血刃奪來江山,讓趙家擁有生殺予奪大權的子孫們都保全柴氏子孫,不可謂不仁厚。不殺知識分子干部,不加農田之賦,都是很難能可貴的,顯示了一個好皇帝的品質。
趙匡胤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其器量寬宏,非他人所能及,有史載的三個小故事可說明之:一天,趙匡胤設宴招待群臣。其中有一個名叫王著的翰林,原是后周的臣子,這時喝醉了酒,思念故主,當眾喧嘩起來。群臣大驚,都為他捏一把汗。
太祖卻毫不怪罪,命人將他扶出去休息。王著不肯出去,掩在屏風后面大聲痛哭,好容易才被左右攙扶出去。第二天,有人上奏說王著當眾大哭,思念周世宗,應當嚴懲。太祖說:“他喝醉了。在世宗時,我和他同朝為臣,熟悉他的脾氣。他一個書生,哭哭故主,也不會出什么大問題,讓他去吧。”如此胸懷,有幾個帝王能有?又有一次,趙匡胤乘駕出宮。經過大溪橋時,突然飛來一支冷箭,射中黃龍旗。禁衛(wèi)軍都大驚失色,趙匡胤不僅面不改色,而且淡淡地說:“謝謝他教我箭法。”并且不準禁衛(wèi)去搜捕射箭者,就當此事沒發(fā)生過一樣。還有一次更可愛,宋太祖半夜起來,突然感到非常想吃羊肝,可是猶豫了半天不肯下令。左右問他:“皇上有什么事就盡管吩咐吧,我們一定照辦!”太祖回答說:“我若說了,每日必有一只羊被殺!”結果他硬是忍住沒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