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危地馬拉天坑是如何形成的?
因熱帶風暴“阿加莎”所引發(fā)暴雨的影響,危地馬拉首都危地馬拉城市區(qū)出現(xiàn)了一個深約100米的巨坑,讓世人震驚。以嚴格的地質學術語來解釋,天坑(sinkhole)是指由于水不斷侵蝕固體基巖,使地表發(fā)生塌陷形成的一個巨大的深坑。這就是世界上著名的天坑---危地馬拉天坑?!?/p>
危地馬拉天坑是怎么形成的
以嚴格的地質學術語來解釋,天坑(sinkhole)是指由于水不斷侵蝕固體基巖,使地表發(fā)生塌陷形成的一個巨大的深坑。美國許多地方出現(xiàn)天坑的幾率都很大。
危地馬拉巨坑又將天坑這一術語進一步擴展,即地面突然塌陷。危地馬拉城部分市區(qū)地面不是處于固體基巖之上,而是一層松弛的、由碎石構成的火山浮石,通常有數(shù)百英尺厚。
至少一位地質學家表示,危地馬拉城的最新天坑是由管道泄漏引發(fā),并非自然現(xiàn)象。總體而言,危地馬拉重復發(fā)生此類事件的可能性較大,但卻非常難以預測。
幾起危地馬拉天坑事件
2007年,危地馬拉城也曾出現(xiàn)過一個類似天坑,而且距離最近出現(xiàn)的那個天坑還不遠。根據(jù)照片判斷,這兩個天坑的直徑約為60英尺(約合18米),深約300英尺(約合100米)。
通常情況下,當局會用大塊石頭和其他碎片將天坑填滿。隨著時間推移,在水的侵蝕和空氣的烘燥作用下,還會引起天坑向內傾斜。
以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溫特帕克天坑為例,它與危地馬拉天坑傾斜度相同,深度約為100英尺(約合30米)。但是,佛羅里達州有“陽光州”之美譽,光照充足,使得天坑在大約24小時內慢慢發(fā)生傾斜。
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地質學家道格-格烏澤(Doug Gouzie)說:“我認為危地馬拉城天坑四周并沒有如此快速地塌陷。”
類似危地馬拉的天坑
2010年5月31日,瀕臨加勒比海的中美洲國家危地馬拉在發(fā)生一樁駭人聽聞的怪事:其首都危地馬拉城出現(xiàn)一個巨大的深坑,深度達到100米!一幢3層建筑墜入坑中,造成至少造成1人死亡。
凡事有果必有因。在這臨近的幾日里,中美洲很不太平,5月27日,危地馬拉的帕卡亞火山開始爆發(fā),火山灰四處蔓延,受影響區(qū)域超過100平方公里,這是危地馬拉近12年來發(fā)生的規(guī)模最大的火山噴發(fā),造成數(shù)十人死傷和數(shù)百間房屋受損?! ?/p>
5月29日熱帶風暴“阿加莎”在危地馬拉和墨西哥交界處登陸,引發(fā)的洪水和山體滑坡造成百余人死亡,超過10萬人被迫轉移。
莫非它的形成與火山爆發(fā)或熱帶風暴有關聯(lián)?的確如此!首先,這里火山活動頻繁,城市的土壤就是由火山灰沉積而成,較為松散;其次,熱帶風暴帶來了大量降水,給城市排水系統(tǒng)帶來了巨大壓力;第三,城市地下排水管道破裂,沖蝕了上覆松散土層?! ?/p>
像危地馬拉城這樣的事例并不鮮見。同樣在這個城市,2007年2月23日凌晨也出現(xiàn)過一個巨大的塌陷坑,直徑70米、深度為100米。一對兄妹在這場災難中不幸遇難,二十多間房屋下陷,當局在事發(fā)后及時封鎖了周邊五百米范圍,疏散現(xiàn)場附近的居民近千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