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旗是和國外五月五日男孩節(jié)有關(guān),家中有男孩的,都會在這一天掛上鯉魚旗。而鯉魚旗其實源自中國端午節(jié)的鯉魚風(fēng)箏,也被稱為“鯉幟”。更深層次的是源于“鯉魚躍龍門”的傳說。鯉魚每年三、四月都要聚集在黃河中游的龍門處,如果能逆流而上,越過北山的瀑布,就能出人頭地,成為龍。這也就象征著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愿。
鯉魚旗是用布或綢做成的空心鯉魚,分為黑、紅和青藍三種顏色,黑代表父親、紅代表母親、青藍代表男孩,青藍旗的個數(shù)代表男孩人數(shù)。大家將鯉魚當(dāng)做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征,寄托了父母期望子孫成為勇敢堅強之人的愿望。
鯉魚旗的發(fā)展主要基于對鯉魚的精神崇拜,從我國來看鯉魚一直以來也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吉祥物,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孔子夫人生下男孩,恰巧有人送幾尾鯉魚來,孔子“嘉以為瑞”,于是為兒子取名鯉,表字伯魚。除了祥瑞這一象征意義,在歷史中,鯉魚還被賦予了很多其他的象征意義,別不友情、愛情?!对娊?jīng)·陳風(fēng)·衡門》有載“豈其取妻,必齊之姜;豈其食魚,必河之鯉”,將婚禮與鯉魚聯(lián)系起來,祝愿婚姻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