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網(wǎng)
登錄/注冊
置頂
關(guān)注問題
吉舜營
2021-07-14
林 評 事 英 烈 傳 梅州大埔林俊杰、林永濤、林茂盛綜述 林評事23世孫楊鴻鈞執(zhí)筆 林評事,名昉(林昉),字七五郎,1231年生,1277年陣亡。西河堂林氏莆田九牧堂長房林葦后裔。祖父:林斗煥,名成章,字文雅,宋時庠生,由莆田始遷汀州寧化石壁村。生四子:果、佐、回、儒。父親:林果,字清香,號顯榮,以進士第,官翰林院編修。生二子:評事、評宏。 林昉從小受良好家風熏陶,繼承其太始祖亙古第一忠臣比干愛國血脈,自幼愛讀忠臣英烈傳記。如比干、屈原、辛棄疾和岳飛等民族愛國英雄。立志忠于祖國,為國建功,學文習武,克遵繩祖。林昉身材魁偉,才貌超群,文武兼?zhèn)?。青少年時期聰明睿智,先后考中庠生、舉人、進士。始任東莞教諭,從七品。遷任江西石城令,正七品。升梅州知州,正六品。梅州到任后。正是國難當頭,元軍大舉進攻時刻,華夏民族紛紛舉家舉族逃往福建南部和兩廣地區(qū)。對于源源不斷涌入梅州山區(qū)的難民,林昉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深知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百姓受苦。想盡一切辦法護國濟民,做好安置工作,發(fā)給糧食、農(nóng)具、種子給他們暫時過日子和發(fā)展生產(chǎn)自救。這段時間林公把自己的俸祿捐獻出去,購買糧食救災和施粥。 林昉走遍了梅州的山山水水,安置了千萬家移民鄉(xiāng)親,為百姓操透了心,是百姓愛戴的父母官。在1273年林昉寫下奏折要求保家衛(wèi)國,奔赴戰(zhàn)場。左丞相陸秀夫看了奏折,知道林昉文武全才,一身正氣、赤膽忠心、受地方百姓擁護愛戴,是以后勤王的最佳人選,暫時安排京師大理寺評事,正七品京官。林昉進京后,除了做好高級法官的本職工作外,還參與了多項外事活動,幾次出使和番談判,立功授獎, 晉封奉直大夫,從五品文散官職。1274年形勢萬分危急,陸相令林昉安排京城老弱病大部分官員疏散到各地,留下小部分官員積極做好勤王的各項準備工作。1275年林昉奉令協(xié)助贛州知府文天祥勤王抗元,文天祥變賣殷實家產(chǎn),捐獻家資充當軍費,招募當?shù)貝蹏澜?,組織義軍3萬多人,朝廷任命文天祥為右丞相,林昉為勤王參軍。兩人率兵回到臨安,立即投入到血與火的勤王備戰(zhàn)中。 德佑二年1276年初,宋朝廷求和不成,宋恭帝投降。宋朝二王: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在金華和左丞相陸秀夫、右丞相文天祥、大將張世杰、參軍林昉等人會合。撤退至福建福州后,趙昰登基做皇帝,加封弟弟趙昺為衛(wèi)王。勤王的主要大臣有:陸秀夫左丞相、文天祥右丞相、張世杰大將、陳宜中將軍、林昉參軍,謝新參軍、韓先先鋒等人。趙昰做皇帝以后,元軍加緊了滅宋步伐,向福建進軍。此時宋朝在福州兵分二路,分散元軍注意力和向外擴大根據(jù)地。一路為陸路,由文相帶領(lǐng)林昉參軍、謝新參軍、韓先先鋒率義軍一邊護衛(wèi)衛(wèi)王趙昺,走汀州、梅州、惠州。二路為水路,由陸相、張世杰、陳宜中等人簇擁下,留在福州。不久福州淪陷,宋端宗身亡。文天祥、林昉即與陸秀夫、張世杰議立趙昺為帝。 在1277年1月陸路勤王義軍在文相帶領(lǐng)下,由汀州向?qū)幓M發(fā),林昉參軍到石壁老家,號召弟弟林評宏、長子林禎、三子林瑞、侄兒林八郎等林家子弟勤王。留下二子林祥及妻兒、侄兒留守和保衛(wèi)石壁家園。1277年2月光復梅州,任謝新參軍為梅州知州。在出征平遠八尺靠筀竹村浮崗寨戰(zhàn)斗中,御前將領(lǐng)韓先為保護趙昺皇帝,用自己的身體擋了一支毒箭而傷亡,英勇獻身。文相謚:“忠毅”,后安葬在梅西。林昉參軍跟隨文相奪取鎮(zhèn)平(今蕉嶺)、興寧、五華、大埔、豐順、惠州,戰(zhàn)績輝煌,三省邊區(qū)百姓踴躍投入勤王隊伍。在一片大好形勢下,曾任梅州知州的林昉參軍建議在梅州山區(qū)建立根據(jù)地。經(jīng)文相奏呈趙昺帝和楊太后獲準,同意林昉參軍的作戰(zhàn)方案。多年來林昉愛國愛民,忠君報國,積極勤王抗元,跟隨文相南征北戰(zhàn),立下赫赫戰(zhàn)功。得到朝廷的贊譽和器重。文相傳楊太后懿旨:表彰林昉愛國愛民忠心,晉封林昉參軍為參將。調(diào)派二萬義軍由林昉參將帶領(lǐng)前往大埔、豐順建立根據(jù)地。在1277年3月林昉參將帶領(lǐng)林家子弟兵和二萬義軍來到大埔舊寨村,受到大埔百姓熱情歡迎,在大埔三河安營扎寨,在舊寨村建宮殿,叫“王子殿”。征集船只,建造戰(zhàn)船,訓練水兵,儲備糧食。在大埔備戰(zhàn)告一段落后,林昉參將還派出林禎帶領(lǐng)五千義軍到豐順埔寨組織發(fā)動百姓,在桐子坑建城堡以屯兵堅守和互應。 1277年秋,元軍再次侵占梅州,從海陸兩路追擊宋帝昺和各路宋軍。林昉參將在大埔三河迎接文相,由林評宏和林八郎安排趙帝昺乘船隊往豐順方向撤退,到了留隍上岸到萬江古廟留宿,神明保佑宋帝平安脫險。屯兵在豐順埔寨的林禎帶領(lǐng)五千義軍一直在陸路保駕護航,向潮汕方向繼續(xù)撤退。林昉參將和林瑞留下二千義軍在大埔大麻一帶依山進行埋伏阻擊。元軍大部隊到大埔大麻后,也不敢輕舉妄動,先派幾千騎兵向前推進,當?shù)搅怂诬娐穹囟螘r受到宋軍弓箭射殺,死傷幾百騎,但也頑強奔跑過去了。此后元軍派出步兵向山上強攻,騎兵則繼續(xù)強行推進。山上的宋軍居高臨下向元軍點殺,向山上前進的元軍也向山上的宋軍用弓箭以牙還牙反撲,元軍人多勢眾,不斷接近宋軍,最后是短兵相接,拼長矛和大刀。林昉參將武藝高強,身先士卒和元軍拼殺,先后殺死十多個踴到靠前的元軍,由于寡不敵眾,最后林昉參將被元軍傷亡,宋軍死傷三百多人,元軍傷亡已五百多人。宋軍浴血奮戰(zhàn),兩軍殺得昏天黑地,你死我活。突然間元軍撤退,原來山凹里有宋軍的援軍趕到。在一天的時間元軍大部隊已從山邊過去了,又發(fā)現(xiàn)山凹里有宋軍的援軍趕到,只好鳴金叫山上的元軍撤退,減少更大的傷亡。為什么會有從天而降的援軍呢?原來文相料事如神,料到在大埔大麻阻擊戰(zhàn)的林昉參將,如果沒有援軍必將會全軍覆沒,指令在豐順埔寨的林禎守軍選派一千精兵火速趕往大埔大麻救急,元軍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救兵,只能是聞聲而退。此時戰(zhàn)場已經(jīng)平靜下來,林禎和林瑞兩兄弟伏在父親林昉參將身上,淚流滿面,痛苦不止,眾宋軍也圍在周圍為大宋英勇獻身的抗元民族英雄林昉參將流淚致敬。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大埔的山山水水為之動容,大麻的草草木木為之動情。宋軍即刻收拾戰(zhàn)場,把沒有死的元軍傷兵處理掉,把還生的宋軍傷兵救助,懷著悲痛的心情抬起英烈將領(lǐng)林昉等人先行撤退進山,待明日探明情況后再做安排。 天亮吃過飯后,林禎派50人的小分隊立即尋找船隊報告情況,林禎和林祥留下五百戰(zhàn)士留守大埔大麻,二千多人的后續(xù)部隊一直在陸地和元軍周旋,拖住元軍前進的步伐。先鋒隊找到文相報之林昉參將為大宋盡忠,大義超然,舍身報國。文相以彰其德,謚曰:“英烈”。并指派林評宏、林八郎等林家子弟兵回石壁告知和妥善辦好英烈林昉參將的后事。 當林評宏、林八郎等人回到石壁林家城,告知宗親不幸消息時,眾鄉(xiāng)親都為失去可敬親人而痛心,都為林昉參將的愛國愛民忠心而感動。
0條評論
取 消 確 定
相關(guān)問題互動
沈姓的祖先是誰?
鍾文懿
贊0
微信
QQ空間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