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徐字考源與徐姓
一、徐字 徐州 徐國 徐氏
徐字
徐:[說文]安行也。從彳余聲。似魚切,五部。
淮川志之:似魚切者,古之切音法,同今之漢語拼音方案。是似
與魚的組合音,似魚徐。如用現(xiàn)代拼如同X—U—XU一樣。
[
康熙字典]唐韻似魚切。集韻韻會祥余切。正韻祥於切,叢序平聲。說文安行也。玉篇
威儀也。爾雅·釋訓其虛其徐,威儀
容止也。注雍容都雅之貌。
莊子·
應帝王其臥徐徐,其覺于于。音義徐徐,安穩(wěn)貌。又通作邪。詩·鄘風其虛其邪。箋邪,讀如徐。疏虛徐者,謙虛閑徐之義?!∮謴V韻緩也。廣雅遲也。
孟子子謂之姑徐徐云爾?!∮謴V韻州名。書·禹貢
海岱及淮惟徐州。爾雅·釋地濟東曰徐州。疏淮海間,其氣寬舒,稟性
安徐,故曰徐。釋名徐舒也。土氣舒緩也?!∮謬?,左傳·昭元年周有徐、奄。注二國皆嬴姓。又縣名,前漢·地理志
臨淮郡有
徐縣。又
爾雅·釋天
太歲在辰曰執(zhí)徐。 又姓。廣韻自
顓頊之后,
春秋時,
徐偃王假行
仁義,為
楚文王所滅,
其后氏焉,出東海,高平,東莞,
瑯邪,濮陽五望。
淮川志之:徐偃王假行仁義之描述,實為申謝徐偃王,而非泗淮徐偃王。后有專述。
徐偃王為周滅,為楚滅?此處相應之于《偃王志》。為楚滅,其義與清·徐時棟《偃王志》同。皆屬之于申謝徐偃王。
見《偃王志?卷一?記事第一?上》:
于是楚王孫厲謂楚子曰:“漢東諸侯三十六國,胥服徐矣,不伐,楚必事徐?!背釉唬骸百韧跤械?,好行仁義,不可伐?!蓖鯇O厲曰:“臣聞大之伐小,強之伐弱,猶石之
投卵也,
猶大魚之吞小魚也,猶虎之啖豚也,又何疑焉!且夫文不達德,武不
任力,亂莫大焉。”楚子曰:“善?!?
穆王三十五年,
楚人伐我。君曰:“吾聞之也,
君子不處
危邦,
賢者不顧榮祿。吾其去之。”去之彭城,民從之者數(shù)萬人,居之,是為徐山。
于后君乃之越,過
會稽之水,投玉
幾硯焉。遂老于甬東,既薨,是葬之隱學之山,
群臣謚之曰隱王。君將薨,嘆曰:“吾賴文德而不修武備,好行
仁義之道,而不知
詐人之心,以至于此。夫古之
王者,其有備乎”。
“其后氏焉”之語義,說明自此以后,國人乃以徐為氏。
淮川再志之:“春秋時”之語誤。非春秋時,乃西周穆王
之時。
誤緣是實乃春秋時徐被吳滅。此語出《廣韻》,全稱《
大宋
重修廣韻》,五卷,
北宋真宗
大中祥符元年
陳彭年、
丘雍等奉旨官修,歷今于世現(xiàn)存完整、廣為流傳且要之為要的韻書,截宋為止為韻之集大成?!捌浜笫涎伞闭Z與《后
唐書》觀點還有出入,后有專述。
淮川三志之:九州之說,歷來不一。有《
尚書·禹貢》九州、《爾雅·釋地》九州、《
周禮·夏官·
職方氏》九州之分別。常以《
周禮》九州為準,揚、荊、豫、青、兗、雍、幽、冀、并。常以《周禮》為準繩者,居然沒有徐州之說,嘆曰:一人一貌,一家一語;窮富有殊,異地兩聲。信乎?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一言以蔽之“難”!
總而言之,徐作貌以雍容而雅,作心態(tài)而謙虛,作行走也遲遲,作地勢而緩緩,為州、
為國、為氏也。
徐字在寫法上也有多種,“徐”是現(xiàn)在通行寫法,也有的寫成“俆”,徐作為古國出現(xiàn)時的寫法是邑旁加余或余加邑,即“余阝”。詳見徐國條。
甲骨文無徐之字,最早出在文獻中乃為周代商之后的第二年,周武王去世,其子成王年幼,由
叔父
周公輔佐。后見《
武庚
三監(jiān)之亂的徐氏》。
徐州
《左傳》襄公四年引述辛甲《
虞人之箴》說:“芒芒禹跡,畫為九州,經(jīng)啟九道?!敝葑挚雌湎笮?,四周是水流中間有島?!墩f文》
解州為水中可居者為州。大禹治水,水泄陸現(xiàn)。展山川之圖,可見河北河南河西,漢東漢西,淮南淮北,濟南
濟北。
古今一理。九州之說由來已久,徐州當為九州之一。九州之說歷來不一,列舉九州于此:
尚書·禹貢》
禹別九州,隨山浚川,
任土作貢。禹敷土,隨山
刊木,奠
高山大川。
“冀州”,“濟、河惟兗州”,……,海、岱及淮惟徐州?;础⒁势鋪V,蒙、羽其藝,大野既豬,東原厎平。厥土
赤埴墳,草木漸包。厥田惟上中,厥賦中中。厥貢惟土五色,
羽畎
夏翟,
嶧陽孤桐,泗濱浮磬,
淮夷
蠙珠暨魚。厥篚
玄纖、縞。浮于淮、泗,達于河。“淮、海惟揚州”……“荊及衡陽惟荊州”……“荊、河為豫州”……“華陽、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淮川志之:《尚書·禹貢》所記述的內(nèi)容是
有問題的,因堯、舜時代為
傳說而非筆記,時
文人借世人之嘴錄古人之事,筆之轉錄尚且有誤,何況異地
異時之人言語相傳?遺世之言,遺世之語,不可能詳備如此。
《爾雅·釋地》
兩
河間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雍)州,漢南曰荊州,江南曰楊州,濟河間曰兗州,濟東曰徐州,燕曰
幽州,齊曰
營州。──九州。
《周禮·夏官·職方氏》曰:“東南曰揚州”,“正南曰荊州”,“河南曰豫州”,“正東曰青州”,“河東曰兗州”,“正西曰雍州”,“東北曰幽州”,“河內(nèi)曰冀州”,“正北曰并州”。
除些之外,還有諸多書籍提到了九州,現(xiàn)列舉如下:
《
逸周書·職方解》與《周禮·夏官·職方氏》相同。
職方氏掌天下之圖,辯其
邦國、都鄙、
四夷、八蠻、七閩、
九貉、五戎、
六狄之人民,與其財用九谷六畜之數(shù),周知其
利害,乃辯九州
之國,使同
貫利。
東南曰揚州,其山鎮(zhèn)曰會稽,其澤藪曰
具區(qū),其川三江,其浸五湖,
其利金錫
竹箭,其民二男五女,其畜宜雞狗
鳥獸,其谷宜稻。
正南曰荊州,其山鎮(zhèn)曰衡山,其澤藪曰云夢,其川江漢,其浸潁湛,其利丹
銀齒革,其民一男二女,其畜宜鳥獸,其谷宜稻。
河南曰豫州,其山鎮(zhèn)曰
華山,其澤藪曰圃田,其川熒雒,其浸陂溠,其利林漆
絲枲,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六擾,其谷宜五種。
正東曰青州,其山鎮(zhèn)曰沂山,其澤藪曰望諸,其川淮泗,其浸沂沭,其利蒲魚,其年二男三女,其畜宜
雞犬,其谷宜稻麥。
河東曰兗州,其山鎮(zhèn)曰岱山,其澤藪曰大野,其川河,其浸廬濰,其利蒲魚,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六擾,其谷宜四種。
正西曰雍州,其山鎮(zhèn)曰岳山,其澤藪曰強蒲,其川涇汭,其浸渭洛,其利玉石,其民三男二女,其畜宜
牛馬,其谷宜黍稷。
東北曰幽州,其山鎮(zhèn)曰
醫(yī)無閭,其澤藪曰貕養(yǎng),其川河,其浸菑時,其利魚鹽,其民一男三女,其畜宜四擾,其谷宜三種。
河內(nèi)曰冀州,其山鎮(zhèn)曰化驗山,其澤藪曰揚紆,其川漳,其浸汾露,其利松柏,其民五男三女,其畜宜牛羊,其谷宜黍稷。
正北曰并州,其山鎮(zhèn)曰
恒山,其澤藪曰
昭余祁,其川
虖池,
嘔夷,其浸淶易,其利布帛,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五擾,其谷宜五種。
乃辯九服之國,方千里曰
王圻,其外方五百里為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為甸服,又其外方五百傳統(tǒng)為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我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為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為衛(wèi)服,又其外方五百里為蠻服,又其外方五百里為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為
鎮(zhèn)服,又其外方五百里為籓服。
《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曰:“何謂九州?河、漢之間為豫州,周也。
兩河之間為冀州,晉也。河、濟之間為兗州,衛(wèi)也。東方為
青州,齊也。泗上為徐州,魯也。東南為揚州,越也。南方為荊州,楚也。西方為雍州,秦也。北方為幽州,燕也。”
《
淮南子·地形訓》曰:“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
農(nóng)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
滔土,正西兗州曰
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臺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隱土,正東揚州曰申土?!?
述九州還有一分野說法,《
漢書·天文志》之“二十八星宿分野說”:角、亢、氐,兗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虛、危,青州。
營室、東壁,并州???、胃,徐州。昴、畢,冀州。
觜觿、參、
益州。東井、
輿鬼,雍州,柳、七星、張,三河。翼、軫,荊州。
《
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榮成氏》九州為夾、涻、競、籚、蓏(OU)、荊、揚、敘、虘(CUO)
榮成氏者:《路史》有庸成氏。庸成氏,庸成者,垣墉、
城郭也。
群玉之山,平阿無隘,四徹中繩庸成之所,守
先王之
冊府也。冊府所在,庸成是立。故號庸成氏云。
容成氏九州,中無徐州,有涻州與徐州近。涻,字形述法,涂也,
涂山氏也。
淮川志之:九州之法,與
九宮之法暗同,是源于九宮法,還是不謀而合?考無實據(jù)。實
上古九宮之法演化而來,九宮為
洛書九宮,是
古代哲學的一部分,井田制之法亦效仿此,當為
九疇?!?書經(jīng)·禹貢》九州稱徐州是海岱及淮惟徐州。岱,
泰岱,
泰山。海為東邊的黃海,誤以為東海之海,更深層誤以為
東海郡之海,實屬大謬;淮為淮河。“海岱及淮惟徐州”總體的意思就是:徐州為九州,地理范圍是北到泰山西到海,南面以東流淮河為界限的區(qū)域為徐州。
十二州之徐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五,縣六十二。治所
郯縣,在今山東郯城縣。
漢末移治
下邳,在今江蘇
邳縣東。
三國曹魏移治彭城,
即今
江蘇徐州。轄境相當于今江蘇
長江以北及山東南部地區(qū)。
“十二州”之說,
堯舜
氏族時代區(qū)劃載于《尚書·堯典》“肇十有二州”。西漢·谷永(前?—前4年)釋“肇十有二州”為“堯遭洪水,
天下分絕十二州”。東漢·班固(32—92年)《漢書》從其說。禹置“九州”前??墒牵瑬|漢·馬融(79—166年)認為“十二州”于禹治水后,由舜在禹置“九州”的基礎上,增置幽、并、營三州而成。
后世釋經(jīng)家多從馬融之說。顧頡剛(1893—1980年)以確鑿證據(jù)論《尚書·堯典》乃漢人作?!笆荨睂崒贊h人影射
漢武帝置
刺史部
十三州,
馬氏十二州名僅調(diào)和《禹貢》、《爾雅》、《職方》“九州”之名的矛盾而形成的混合物。今皆從顧說,否定“十二州”是堯舜時代的觀點。實應有十三個州,分別為:司隸州、青州、幽州、徐州、冀州、荊州、揚州、茺州、豫州、
涼州、益州、
交州、并州。州,漢代
監(jiān)察區(qū)名,又稱部。東漢全國設十三州,一州所轄郡、國數(shù)不等。
淮川志之:禹九州之徐州與漢十二州(十三州)之徐州是兩個概念,治在郯城,并不一定說郯城就是徐國,漢治在郯,
周治徐州在哪?商治呢?夏治呢?今有一語同此例:我們是中國人,中國的治
在北京,并不是說我們都是北京人,更不可說我們是北京猿人的后裔。徐州是一個廣闊的地域名稱,相當于一個面;而治只是一個
衙門,是一個點,一點
代面。形似則媚俗,夸張則欺世。我們徐氏的資料媚俗欺世的成分太多了。
徐國
甲骨文不見國
之字,斷殷商無“國”之說,更無“國”之定義與概念。就算以域作國為解,有國之屬也無城堡以圍城,無
護城
甲兵以衛(wèi)城,與地與方
無殊。四夷者為
四方,境內(nèi)者為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毙煲膊焕猓谥軙r期徐方、徐土之說仍沿用而存在,徐方、徐土、徐國見諸于
典籍。
《詩經(jīng)·
大雅·蕩之什·常武》:
赫赫明明。
王命
卿士,南仲
大祖,大師
皇父。整我
六師,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國。
王謂尹氏,命
程伯休父,左右陳行。戒
我?guī)熉?,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處?三事就緒。
赫赫業(yè)業(yè),有嚴
天子。王舒保作,匪紹匪游。徐方繹騷,震驚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驚。
王奮厥武,如震如怒。進厥
虎臣,闞如虓虎。鋪敦
淮濆,仍執(zhí)
丑虜。截彼淮浦,
王師之所。
王旅單□,如飛如翰。如江如漢,
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綿綿
翼翼。不測不克,濯征徐國。
王猶允塞,徐方既來。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
來庭。徐方不回,王曰還歸。
《逸周書·克殷解》及甲骨金文稱國皆為方?;创ㄖ局菏窌幸惶厥庵~“徐宅”,《魯頌·駉之什·閟宮》泰山巖巖,魯邦所詹。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至于海邦,淮夷來同。莫不率從,魯侯之功。保有鳧繹,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
蠻貊。及彼
南夷,莫不率從。莫敢不諾,魯侯是若。古代徐所居之地范指徐國,它姓少見,以宅前冠姓代表為國,實屬罕見;還有以一字徐代替,但此時的徐與徐州之徐,徐氏之徐難以分清,極易相混。
國,邦也,邦國互訓?;ビ柧褪窍嗷プ鳛榻忉?。國意不明就用邦解,邦意不明就用國解。邦國意思相同,但內(nèi)含與外延還是有區(qū)別的,有別就不能相等于,劃上一個全等符號。徐作為土可能就是邦的意思,但沒有史料記載徐為邦,只是徐土,雖有邦意,但是無邦之文,不可強引而充之。徐作為國,史料有載為徐國。疆有域,國有都,那么徐國在何地呢?目前有文字可查者有多全徐國描述。其一是《集韻》,徐,
地名邾下邑;其二是《春秋左傳正義·僖公三年·徐人取舒》其地下邳僮縣東南;其三是《春秋左傳注·
莊公二十六年·
齊人代徐》其地在泗縣西北五十里。
邾下邑之徐國,乃是邾婁國、邾的通假為徐,或邾下邑為古留國,古留當為留舒、
柳舒、留徐,后南遷變成群
舒國。
下邳郯地徐國,乃是蒲隧,隧者墜也,墜落也,是
蒲姑徐無氏國被
周公旦所滅,遷的余部。
同樣,
姑幕,姑者蒲姑也,幕者日落天暮如掛幕也,
蒲姑國余部遷。落姑,落如日降落。姑蔑,蔑者,為滅、為無、為以血涂染。北遷者今河北有余無水,
蒙古有余
無山,蒲如國亦如此,不再贅述。凡此東方北方諸如山東、河北、蒙古之余無氏襲遷者,源自于山西
上黨或從山東蒲姑再遷者皆為一體,不在此論。
淮泗徐國,后又呼其名徐調(diào)國。徐調(diào)
之名是漢
王莽所訂。漢·班固《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徐,故國,盈姓。至春秋時徐子章禹為楚所滅。莽曰徐調(diào)。
關于徐國之事以后有詳述。
徐氏
徐氏
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典籍是:《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四年》
殷民
六族,
條氏、徐氏、
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使帥其宗氏,輯其
分族,將其類丑,以法則周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
職事于魯,以昭周公之明德。之后的典籍徐氏一詞頻繁出現(xiàn),不再一一舉例。
二、徐姓
徐姓
姓,甲骨文作生。
許慎《說文解字·卷廿四》“女部”:“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蹲髠?middot;隱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班固《白虎通德論·卷九》:“姓者,生也,人稟天氣所以生者也”。姓作為女子所生,“遠禽獸,別婚姻”,“明血緣,別婚姻”的符號。當屬
母系氏族公社群體時期。
最古老的姓有:姬、姜、贏、姒、妊、姞、媯、姚等
八大姓。那么徐是屬于哪一個姓呢?徐屬于
贏姓。《左傳》以及《世本八種》“徐、奄皆嬴姓,——左傳昭公元年疏”
宋·歐陽修《二十四(五)史·新唐書·表第十五·下·宰相世系五·下》:“徐氏出自贏姓”。
漢·司馬遷《二十四(五)史·史記·
秦本紀·第五》:帝舜曰:“咨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皁游。爾
后嗣將大出?!蹦似拗π罩?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diào)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
賜姓
嬴氏。
漢·班固《漢書·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徐,故國,盈姓。至春秋時徐子章禹為楚所滅。莽曰徐調(diào)。盈贏通假。
“始食于贏”出自于《路史》:“大費能訓鳥獸,知其語言,以服
虞夏,始食于贏”。
《路史》47卷,(宋)
羅泌撰,前記9卷,后記14卷,國名記8卷,發(fā)揮6卷,余論10卷。路史即
大史,記述了上古以來有關歷史,地理,風俗,
氏族等方面的傳說和
史事,取材繁博龐雜,是神話歷史集大成之作,此書為雜史。
伯益于舜時賜姓為贏。女生
之姓贏姓自此始,贏姓的母系當為
姚姓。此禪讓時仍處于母系氏族公社群體社會時期。社會剛算步入文明,還在萌芽時期?!笆稀眲t是同姓的分支,“氏”、“支”同音,借“氏”為支,故有贏姓徐氏之說。
徐作為冠名之姓有三說:一說見前《康熙字典》徐偃王假行仁義,為楚文王所滅,其后氏焉。徐偃王為楚滅,其后氏焉。此說被廢。因此時的徐偃王乃申謝徐偃王,而非淮泗徐偃王。二說見《偃王志》徐之公族
子弟,暨其
子孫,散居四方,以國為氏,有徐氏,是為嬴之著姓?!顿韧踔尽纺思娂抑L以為傳,非史類,故此說亦不算為史據(jù)。三說見于宋·歐陽修《新唐書·表第十五·下·宰相世系五·下》:“宗十一世孫章禹,為吳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其二說與三說合。這里的氏意,乃為今意,
姓氏合為一體,子承父系,一人
一姓冠于
名前作姓解。
故在章禹
失國之前,仍作贏姓徐氏;章禹失國之后,國人紀念之,便引申以為冠名之氏。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姓氏,冠于
人名之前之用,姓氏也混為一體分辯不清了。
淮川志之:漢·班固《漢書》載:至春秋時徐子章禹為楚所滅。此句有誤,當為吳所滅。誤源可能還是受以前被楚滅所致。
第二部分 余、涂、舒、徐話起源
尋根問祖尋徐余涂三氏姓等宗姓原宗祖姓氏族及唐朝徐茂公等姓氏祖先的同宗共祖的后代。
2021-07-15
1
1053
尋根問祖尋徐余涂三氏姓等宗姓原宗祖姓氏族及唐朝徐茂公等姓氏祖先的同宗共祖的后代。
提交答案
1個回答